12月15日,青島政策通平臺二期正式上線運行。相對于政策通平臺一期主要通過政策匯集,實現政策信息一站式查詢,此次政策通平臺二期通過借鑒工業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千人千面理念,建立了十大類百余項的動態智能化政策標簽體系,最終實現根據訪問者的訂制需求形成千人千面的交互界面,解碼企業和個人需求。
一個小小的平臺,承載的不只是提升政策到達率、知曉率的功能,更是青島再造惠企政策落實流程、倒逼公共政策落地落實的城市智慧。
互聯網+政務大數據”破解涉企政策痛點
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高善武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大數據和用戶案例分析檢視平臺運行,我們發現企業在涉企政策方面反映的信息交互不暢問題,主要存在四個痛點、堵點、斷點。概括起來就是企業對政策“不知道、沒聽說;聽說了、找不到;找到了、看不懂;報上去了、沒兌現”,其中第一、三、四項斷點堵點,企業反映最突出。為此,我們明確平臺二期功能迭代開發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就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和流程再造,打通穿透政策落實落地的痛點、堵點和斷點。
相對于政策通平臺一期主要通過政策匯集,實現政策信息一站式查詢,此次政策通平臺二期通過借鑒工業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千人千面理念,在固化政策一口制定、一口發布、一口解讀的全流程管理機制基礎上,建立了十大類百余項的動態智能化政策標簽體系,最終實現根據訪問者的訂制需求形成千人千面的交互界面,解碼企業和個人需求。
據介紹,青島政策通平臺二期是將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融媒體等技術,以用戶需求為突破點,智能采集、整理、分類提取政策核心關鍵信息,突出模式創新、內容創新、服務創新和功能創新,以流程再造為突破口,建立起多部門聯合協作的涵蓋政策梳理、政策分類、政策發布、政策解讀、政策服務、政策落地辦理流程管理與監督等關鍵環節的閉環式公共政策落實機制。
企業通過在首頁點擊選擇不同的標簽,可形成個性化的訂制政策內容。企業還可把自己想要的標簽提交給平臺,平臺將按照個性化標簽的訪問量和訂制情況,進行動態智能調整,最終根據訪問者的訂制需求形成千人千面的交互界面,實現所想即所得。
近70%企業通過“青島政策通”獲取政策
政策看得見、優惠摸得著,讓企業感到暖心,也提振了加勁發展的信心。“青島政策通平臺接地氣、務實、流程便捷”,成為社會各方評價的高頻詞。在近期開展的疫情期間惠企政策落實情況調研中,近70%的企業通過“青島政策通”等政策服務平臺(APP)獲取政策。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略部長朱桂霞表示,今年疫情期間企業剛復工的時候,口罩比較難買,我們企業通過咱們青島的這個政策通平臺上提交了需求,立馬得到了反饋,政府出面幫我們企業買到了一批很便宜的口罩。并且通過青島政策通平臺,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的申報工作。
對于企業而言,政策的麻煩之處在于企業如何選擇適合企業的優惠政策,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展申報工作。聚納達(青島)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禹寧認為,在青島政策通平臺二期,
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很多政策,省去了企業很多的人力去政府對接政策的時間。而且這個青島政策通平臺二期能夠根據企業目前的狀態推薦一些政策,不僅有針對性,還更加便捷?!皩τ谡邥r間上來講,至少可以為我們企業省去差不多一周的時間。”
就目前來看,青島政策內容發布和申報等便民功能得到了企業的充分肯定。對于“青島政策通”的期待,朱桂霞希望政策兌現時間方面能夠給出明確的時間表。“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初申報專精特新企業成功,共有十萬元的獎金,第一期上半年已兌現三萬元,第二期還有沒有時間表。” 朱桂霞說,希望政府能夠給出明確時間表,以方便企業內部做好財務規劃。
事實上,如同高善武局長說的那樣,“青島政策通平臺二期工作永遠在路上,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發現新問題,我們會根據廣大市民和企業的需求,進行動態的優化及調整?!?/p>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