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激勵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責任感,鼓舞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主戰場,12月11日,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科技局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
王寶維,年夫順,劉韶慶,孫運波,辛永寧,張旭明,陳錄城,崔洪芝,譚蘭,魏志強等10人,都是來自全市科技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優秀典型。他們中有的矢志不渝自主創新,有的扎根基層和科普一線,有的嚴謹治學甘為人梯,有的逆行抗疫,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愛崗敬業,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樂于奉獻,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他們在科學研究、學術創新、科技服務、科學技術普及以及抗擊疫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市科協介紹,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自5月份啟動,經過廣泛動員、組織推薦、網絡評選、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環節,共遴選出10名“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0名“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選。他們來自全市各行業,是我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他們長期投身科技事業,為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具有突出的先進性、代表性和影響力。
參加發布儀式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表示:“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們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己任,用責任、毅力與擔當,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創新奉獻的故事,大家要以“最美科技工作者”為榜樣,學習最美,爭當最美,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長征,為青島城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宋佳
【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按照姓氏筆劃排序)
·王寶維: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從事科研工作已有38年,長期從事水禽品種選育及營養與保健工作,兼任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兼水禽營養與養殖研究室主任、中國家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畜牧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青島市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在五龍鵝品種選育研究方面,育成了國內外著名的五龍鵝蛋用系,連續多年被農業部推介為主導品種;在肥肝鵝品系選育與配套技術研究方面,選育的"青農灰鵝"通過了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生產性能測定。制定我國首個肉鵝營養需要量標準。在鵝源草酸青霉產果膠酶工藝及應用技術研究方面,系統研究了果膠酶的工藝、產品功能和機理。在水禽副產品加工利用方面,研究出鴨鵝甘油二酯、硫酸軟骨素、鵝肝油等新型產品的相關工藝和技術,為我國水禽副產品綜合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
·年夫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國電科第四十一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
從事微波毫米波與太赫茲矢量網絡分析儀基礎研究和產品研發工作30年,研制了中國首臺矢量網絡分析儀,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矢量網絡分析儀設計制造技術的國家。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出發,提出了從毫米波頻段向太赫茲頻段逐步推進的毫米波與太赫茲測量技術發展戰略規劃,構建了從核心器件、部件到儀器整機和測試系統的自主可控產業鏈,研制了4種測量儀器和3種測量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青島市科技獎1項,擁有發明專利36項,國家標準2項,發表學術論文和論著32篇。獲全國勞動模范、中央企業勞動模范、第一屆全國杰出工程師鼓勵獎、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先進個人、總裝預先研究先進個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
·劉韶慶: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高速動車組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博士,正高級工程師
主導了高速列車基礎創新平臺能力建設和國際創新合作開拓,參與了CRH380A和"復興號"等高速列車研制。推動國家高速動車組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從無到有建成體系完善、涵蓋技術研究、仿真、試驗能力的國家級研發平臺。助力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獲得國家批復并落戶青島。先后組織建成中泰、中英、中德等多個海外聯合研發中心,構建常態化國際學術會議交流機制,組織工業設計、健康監測領域國際會議落戶青島持續召開。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工信部、山東省及青島市課題10余項,獲2項山東省、青島市科學進步獎。獲聘中國中車首席技術專家,獲中車"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國資委"中央企業青年先鋒"、"茅以升鐵道工程師"、"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榮譽。
·孫運波: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青島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從事急、危重和疑難病人救治37年,醫術精湛、醫德卓群,多次參加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診治。2003年抗擊"非典"表現突出被評為青島市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2008年擔任山東省首批抗震援川醫療隊總隊長,獲山東省抗震救災二等功;2018年,擔任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醫療專家組組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任青島市醫療專家組組長,接診山東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連續奮戰在救治一線實現危重癥患者0死亡。獲青島市衛生健康委2020年第一季度"青島好醫生"。先后擔任中國醫師學會危重癥專科分會全國常務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侯任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會名醫聯盟副主席、山東省重癥感染醫師協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重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先后獲中國醫師獎、青島市勞動模范,享受青島市拔尖人才和政府特殊津貼。
·辛永寧: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兼任本部消化內二科副主任
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課題10余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10項獎項。共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SCI收錄論文50余篇,著作6部,參與編寫《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科普版》。任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衰竭學組委員、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攻關協作組全國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多次作為青島市專家組成員參與會診,并擔任青島市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醫療主管馳援武漢52天,在武漢成立醫療管理團隊,建章立制、排兵布陣,使管理制度和流程48小時內落地實施。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支援鄂醫療隊中取得了收治病人過百并且病區病人無死亡的優異戰績。
·張旭明:青島市應急管理協會會長、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39年間,她通過科技創新、動能轉換,使一家瀕臨破產的老國有企業起死回生,緊緊圍繞海洋強國、應急安全等國家戰略,發展為基于特種繩纜的高端裝備和應急安全兩大版塊為主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海麗雅集團擁有專利1600多項,參與制定5項國家標準,是中國專利申請50強企業,有"中國繩王"之美譽,其生產的特種繩纜與應急安全裝備,廣泛應用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火星探月、深海科考實時傳輸等重點項目。國內首創"體驗式"應急安全培訓模式,全國建設應急安全場館近40個,為近80萬人開展應急安全培訓,有效提升了全民安全意識及應急安全處置能力。張旭明個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二等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個人、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稱號。
·陳錄城: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青島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
通過構建開放的平臺創新體系,讓卡奧斯COSMOPlat成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得到了全球廣泛認可,被譽為工業互聯網"國家名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化平臺從"人、機、料、法、環"全要素全流程全產業鏈賦能企業,實現疫情物資精準供需對接、助力企業復工增產。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輕工業企業信息化科技人才獎、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輕工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青島市勞動模范、青島市優秀企業家、青島市企業管理先進個人等榮譽。
·崔洪芝:山東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始終工作在教學和科研一線,守初心、擔使命,立德樹人、科研報國,腳踏實地做科研,詮釋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平凡中的偉大。確立了學院“以教學為中心,以內涵建設為主線,以科研為重點,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教學支持科研,科研反哺教學,實現提升高度、拓展寬度、延伸長度”的立體式發展發展思路,推動學院跨越式發展。帶領團隊致力于耐磨蝕、抗熱震材料及表面強化技術開發與工程化應用,實現了系列化、標準化,為提升我國海工、能源、交通等領域工程裝備的服役安全性做出了突出貢獻。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先后入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獲評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三八紅旗手。
·譚蘭:青島市市立醫院副總院長、腦科中心主任
主要致力于阿爾茲海默癥和癲癇的發病機制、診治新策略研究及其轉化、精準醫學研究,領導團隊建立癡呆和記憶障礙診療中心、癲癇診療中心、腦血管病防治中心。在阿爾茲海默病臨床診治及臨床研究方面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制、相關的風險因素及保護因素方面的研究做了開創性的工作,聯合國際國內10余位行內頂級專家制定了國際上第一個阿爾茨海默病預防指南。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國內專業領域及公眾層面的到了推廣應用,社會效益顯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獲得中華醫學獎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0余篇,其中SCI收錄文章 270余篇,累計影響因子1209分。現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全國委員,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中國醫師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魏志強: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超算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交叉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究,圍繞智能計算、智能交互與智能信息系統等研究方向,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首位),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顯著。建成國際首個超算互聯網絡,建設國之重器-超算大科學裝置群,有效提升了海洋環境智能預測預報和海洋新藥研發等計算保障能力。累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國家86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25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00余篇,獲專利及軟著30余項。為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為全國政協、省委省府和市委市府等撰寫各類重要調研報告60余萬字。2020年獲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和省委省政府"勇于創新獎"表彰,入選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
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選名單(按照姓氏筆劃排序)
于芝濤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王友清 山東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王倫世 青島田野飄香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級農藝師
王慶洲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總經理
王志遠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教授
劉佳音 青島袁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新正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陳四清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
胡海波 青島市中醫醫院(市海慈醫院)副主任醫師
徐奎棟 中科院海洋所黨委委員、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
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