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內澇治理、老舊小區維修,到道路交通改造影響出行,這些群眾熱議的民生事項總能第一時間反饋到山東省東營市職能部門,其背后是東營市精心搭建多個平臺、走深走實網上群眾路線的扎實實踐。
網絡是“意見箱”,也是“正衣鏡”。東營針對全市發展規劃、重點項目、民生實事等,通過市政府門戶網站、重點新聞網站和移動客戶端,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做到集思廣益、開門決策。今年以來共收集意見建議2000多條,很多意見已被采納。
據悉,東營市網信辦有效利用網信部門網絡輿情提示單制度和共享機制,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網上有人看、網下有人辦,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對涉及民生類的重點輿情或共性問題,及時向有關縣區和部門移交辦理,并做好線上回應。今年以來共收集重點民生反映1000余條,均轉有關縣區或部門處置,推動整改問題180余項,幫助網民解難題、辦實事好事800余件。
為了發揮好網絡“助聽器”和“減壓閥”作用,東營市還建立健全與網民線下互動機制,定期召開由市委負責同志主持,邀請網絡媒體、自媒體參加的線下交流會,從網民的“牢騷”“吐槽”中了解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
“2018年以來,東營先后遭遇數個極端臺風,城市大范圍內澇,水務部門有何應對舉措?”有“網絡大V”在一次座談會上關切發問。東營市水務局主要負責同志隨后詳細解讀了城市內澇治理工作情況,并介紹了無內澇城市建設目標。據了解,今年東營市平穩度過汛期。
針對網民關心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東營市已組織網絡媒體、自媒體代表100余人次會同9個部門參加座談交流,不斷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及時查找問題和不足,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