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中小學國外“朋友圈”已擴至370多所學校“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舉行

    “12月9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青島市教育局、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島舉行。大會主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教育對外開放和中外人文交流的中國擔當”,旨在搭建基礎教育國際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平臺,提升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人文素養與教育創新能力,推動開創基礎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創新發展。

    會上,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教育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理事高書國做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從戰略追趕到戰略自信》的專家講座,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楊曉春做《秉持人文交流理念推進基礎教育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專家講座。青島第二中學校長孫先亮在校長報告環節講述《塑造兼具國際視野和中華文化素養的未來人》。上海金茂學??傂iL、青島西海岸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校長、青島西海岸新區太行山路小學校長在會上做了報告。

    數字:

    青島有來華留學生9000余人

    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介紹,當前,青島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488所(含本科及高職院校26所,中等職業學校50所,普通高中73所,初中254所,小學720所,幼兒園2352所,特殊教育學校13所),在校生近180萬人,教職工近16萬人。

    中外人文交流成為推動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結合青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區、“上合組織地方經貿示范區”和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大勢,青島市教育局與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簽署協議共建“青島市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實驗區”,開展多渠道、寬領域、高水平的中外人文交流與合作。

    經過努力,青島教育國際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中外人文教育交流的平臺、模式、機制更加豐富多元,青島教育國際化研討會、中美基礎教育論壇、青島友好城市國際教育研討會、中日小大使、中國—新西蘭未來青少年領袖峰會、中德對話論壇2019年會議等系類活動陸續開展,中外中高職銜接、國外專業課程標準引進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陸續落地實施,為青島基礎教育創新發展和對外開放搭建了有效平臺,青島教育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擴大,“留學青島”品牌更加閃亮。截至到今年6月份,青島市有各類來華留學生9000余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9所,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2100名中小學生在國際學校就讀,1700余名外籍學生在公辦中小學就讀。青島市中小學校與國外締結友好學校近370個,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58個,涵蓋職業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各個層面和類型,青島中外人文交流形式、交流規模、交流渠道實現大幅度提升和拓展。

    課堂:

    網上同步授課四國合作藝術節

    青島西海岸新區太行山路小學肖煥盛介紹,學校以中外人文交流辦學特色引領學校發展,先后與俄羅斯普希金俄語學院、俄羅斯彼爾姆市第二中學、俄羅斯彼爾姆奧運足球后備學校、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第四中學、韓國群山市龜巖小學、韓國大田加午小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市普爾特尼文法學校等建立友好關系,開闊孩子們的國際視野,增強他們的自信。學校與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等友好學校完成了數百人次的互訪交流。俄羅斯彼爾姆市第二中學師生先后五次訪問,兩校學生同上創意制作課、共同體驗中國書法文化、進行足球友誼賽等。

    目前,依托“互聯網+”,太行山路小學與俄羅斯4所學校分別開設國際“同步課堂”,開展俄語、英語、對外漢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俄羅斯文化等課程學習。國外的老師給太行山路小學的孩子上俄語、英語課,中國老師為中外孩子教授“十二生肖”“中國傳統節日”“中國美食”等獨具中國元素的文化。同步課堂上,不僅雙方學生同上一堂課,雙方校長還可以隨時見面商定教育合作事項,老師們也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共同評課,討論制定提升課堂學習質量的措施。學校依托“同步課堂”開展了對外漢語教學、節日聯合慶祝、藝術比賽等多種文化藝術活動。

    每年的12月份,太行山路小學和英國、日本、俄羅斯的多所學校在“歐亞之聲”藝術節上表演文藝節目。這場跨國文化盛會使用漢語、俄語、英語、日語四國語言,多所學校以連線直播形式參與演出。通過這樣的國際連線,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進行異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雙語:

    小學生用外語辯論說國際大事

    世界互聯互通,沒有語言的通暢,就不能有共通的思維方式,就不可能有思想的交流以及深度的情感與文化的融通。第二外語課程在青島的許多學校都有開展。比如太行山路小學在三年級開設了日語課,在四年級開設了俄語、模擬聯合國課程。一場日語模聯的辯論圍繞“共建流行性疾病的全球化應對系統”展開,同學們用日語聲情并茂地呼吁世界各國團結起來,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在西海岸新區實驗初級中學,“雙語”文化無處不在。學校立足于學科、英語雙重課程標準,整合英語教學內容和英語語言學習,創造性開發英語校本教材,開設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組建并持續開展英語社團活動,成立世界名著賞析、西方美食社等社團,培訓雙語小記者。如推薦經典英語原版電影,讓學生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會話交流;“云朗讀”是孩子和家長們最喜歡的配音活動,生動的配音作品經常出現在家長的朋友圈;雙語小記者作為志愿者,成功地完成了在青島舉辦的首屆國際信息化大會的采訪任務。在每年舉辦的英語節中,英文演講、英語歌曲演唱、英語課本劇表演等活動精彩紛呈,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又培養了學生多元化的文化趣味和思維方式。

    ■深讀一點

    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

    未來公民須具備這四種能力

    在報告中,青島二中校長孫先亮總結了兼具國際視野和中華文化素養的未來公民需要具備的素質。一是國際交流能力。未來學生語言要求是:比較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或者幾門世界通用的語言。知道如何更有效表達、溝通,如何才能贏得尊重,如何從性格等方面尋求更有效的交往等。二是國際文化理解能力。未來公民融入世界的前提,即是對世界各國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世界各國共生共存的基礎。三是國際文明素養。未來學生不僅能展現自己的文明素質,應當保持自己獨特的文明規范——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禮儀準則和規范。了解各國的文明禮儀要求,更要在相互尊重中求同存異,實現共贏。四是國際思維品質。塑造國際化的思維素養,即從世界領域而非一國范圍,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資源,培養創新和創造力技能。與世界各國學生一起開展創新實踐活動可以打通與世界的聯系。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趙黎


    中國教育新聞網   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校長大會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   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校長大會舉行

    百度新聞   青島中小學國外“朋友圈”已擴至370多所學校

    搜狐   青島中小學國外“朋友圈”已擴至370多所學校

    云南網   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校長大會舉行

    青島日報 370個外國學校加入青島教育“朋友圈”

    青島晚報   青島中小學國外“朋友圈”已擴至370多所學?!?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舉行

    青島早報 近370個外國學校加入青島中小學“朋友圈”

    青島新聞網   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島舉行

    觀海新聞APP   青島有各類來華留學生9000余人,370所外國學校加入青島中小學“朋友圈”

    青島觀APP    “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舉行

    青報教育在線   名校長齊聚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經驗”成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的新樣板

    青島教育局   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島舉行

    半島新聞    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舉行

    半島網   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舉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