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以2位諾獎獲得者和20多位院士專家主導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之后,今天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教授為核心的一批大咖今天陸續登場,圍繞健康管理、科技健康、數字化健康等內容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第四軍醫大學原校長、國家消化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樊代明演講的主題是“后疫情背景下的健康產業”,他認為健康產業首先要注重健康管理,要做好主動健康,愉悅的心情是良好的生活方式之一。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曼徹斯特大學先進激光工程中心主任李琳院士介紹了他們團隊研發的基于微球透鏡的超分辨率光學顯微鏡,打破光學衍射極限,實現50納米及25納米直接光學分辨率。并成功用來直接觀測75納米病毒,不需要熒光標記。這個顯微鏡已經成功商業化 (英國 LIG Nanowise 公司)銷售到美國,日本,中國,南韓,俄羅斯。同時分享了他們團隊的石墨烯納米孔超濾膜誰過濾器,可以濾掉病毒及納米顆粒,提供高質量飲用,或排放水,保護環境及人民飲水健康。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青島大學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院長董蒨教授圍繞“醫研企合作創新,促進精準外科發展和醫學科技進步”,介紹了他們和海信醫療合作研發推動的數字化影像等新技術在精準醫療中的突破。上海交大附屬九院骨外科主任郝永強教授圍繞“3D打印在骨科等領域的成功應用,引領個性化醫療發展”做了精彩分享。上海交大九院是我國最早開展3D打印數字化骨科應用的醫療機構,如今技術工藝非常成熟,并在全國廣泛推廣。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制造與質量工程研究所所長曹其新教授圍繞“遙操作技術在手術機器人中應用研究”做了精彩演講。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西部高等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春明教授率先提出“計算醫學”的概念,借助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超算和高超算領域的綜合實力與技術,促進計算醫學與醫療健康的交叉結合,建立了基于高維組學數據的新技術體系。
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廣西大學君武學者武新章和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特聘專家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廖洪恩兩位教授、香港大學胡勇教授等專家和企業家就數字化健康和智慧健康、健康管理做了精彩發言。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曹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