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戰疫故事,堅定使命擔當。12月3日,由青島市衛健委和青島科技大學主辦的“聆聽戰疫故事 堅定使命擔當”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青科大專場宣講報告會于嶗山校區第二報告廳順利舉行。學校300余名學生代表現場聆聽了報告,這也是駐青高校舉辦的首場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為主題的宣講報告會。
報告會由五位抗疫醫護人員主講,其中3位是援鄂醫療隊隊員,有1位是阻擊病毒的疾控勇士,1位是對口支援貴州省安順市苗寨進行健康扶貧的中醫師。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敢于拋下小我,選擇民族大義,毅然決然奔赴前線,保家衛國,展示出醫者仁心、敬佑生命、無私奉獻的醫道精神。
姜莉——白衣執甲守江城
“去時堅強,歸時落淚?!鼻鄭u市市立醫院的主管護師姜莉以《白衣執甲守江城》為題,重溫了作為青島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成員馳援武漢的抗疫故事。“最難忘的是,患者流淚說謝謝時的情景。最感動的是,我們不同地方的人,為了同一件事而集聚在一起,到了同一個地方,共同努力直至勝利!”
張婧菲——戰疫路上,不悔初心
“姜法春主任是我們心目中的戰士!”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張婧菲以第三者的視角講述了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防控指揮部姜法春主任的故事,姜法春主任從事一個特殊的行業——疾病預防控制。他們是最早接觸病毒的人,收集、采樣、化驗、消殺,全程與病毒親密接觸,甲流、SARS,包括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都是由疾控戰士來完成。人們看到的永遠是他們的背影,因為他們用身軀將病毒阻擋在大門之外,他們是名副其實的“隱形戰士”。
李昂——基層廣闊,大有可為
2020年,在抗疫的同時,有一項重要工作一直在持續推進,就是健康扶貧攻堅行動。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師李昂作為對口支援醫生來到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補郎苗族鄉衛生院,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在一無所有、環境及其艱苦的情況下,使中醫科開診并運行,診療2000余人次,治療人群涉及3個縣5個鄉鎮及街道的21個村。不但讓中草藥走進了苗寨,更用中醫藥技術解除了苗鄉的病痛,他說“青春需要奮斗,基層大有可為”,鼓勵大家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楊玉玲——危難中的擔當
2020年的春節前夕,她的丈夫做了肝膿腫手術,她向醫院請了假,帶著老人孩子回到威海老家,一方面為丈夫養病,一方面準備過個團圓年。她剛把車停在老家門口,就接到了醫院的電話:“疫情形勢緊急,需要征調你回醫院工作”。她有很多理由拒絕,但她當即把兩個孩子放在老家,又調轉車頭回了青島,參與抗疫。她是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師,國家重癥患者救治醫療隊、青大附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楊玉玲醫生。
徐德祥——戰疫在黃岡
1月24日農歷大年三十他將年幼的兒子塞到妻子懷中,主動請戰,奔赴戰場。起草科室集體請戰書,表達了“若有戰,召必回”的決心,成為青島市第二批援鄂醫療人員,并擔任前線臨時黨支部書記和“隊長”。他說:“共產黨員就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再苦再累我都不怕,我就想為大家做點事。”
報告會中,5位來自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的宣講人,以聲動人,以情感人,帶領在座師生重溫了那段投身祖國、共克時艱的抗疫歲月,從申請援鄂的勇敢堅定、到接踵而來的“人生第一次”、再到治愈患者的喜悅,從支醫苗寨的無畏艱苦、到順利開診運行中醫科、再到取得扶貧攻堅實效……多個感人故事令人熱淚盈眶。他們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一件件鮮活的事跡、一句句鏗鏘的話語,感動、鼓舞著全場師生,一個小時的報告會,會場相繼響起近30次掌聲,同學們沉浸其中,深受感染,有不少同學眼眶濕潤,還有人不停在筆記本上記錄著,大家用不同的方式為抗疫先鋒點贊打call。
此次抗疫精神宣講報告會,不僅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更是一次生動深刻的思政大課。青島科技大學將持續發力,切實深刻領會在重大疫情防控這一特殊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會環境、交流空間、育人重點及教育路徑發生的重要變化、面臨的現實挑戰,創新教育載體,開拓教育空間,把好教育規律,提升教育實效,著力發揮好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大力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用好抗疫故事“鮮活教材”,讓偉大抗疫精神入腦入心,引導新時代廣大學生成為偉大抗疫精神的闡釋者、傳承者、踐行者。(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崔現香 通訊員 李雯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