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美麗化工”的海灣新路

    12月1日,在廣東舉行的“2020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海灣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李明榮獲“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

    這些年,李明和海灣集團獲譽無數。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集團的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元。今年8月,海灣集團更是從全行業2.5萬余家規模以上企業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十三五”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標桿。

    在啟動搬遷改造與創新發展相結合的“二次創業”后,海灣集團蛻變為了一個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新海灣”,也在發展中蹚出了一條傳統產業不傳統發展的新路。

    重構發展曲線

    “在全國石化行業中,海灣集團是為數不多的抓住搬遷機遇、實現轉型升級的國有企業?!?019年年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調研海灣集團時說。

    2010年,青島市全面啟動老城區改造和企業退城入園,這是海灣集團戰略轉型發展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為海灣集團重構生命曲線提供了一個無比重要的支點。

    “技術國際化、裝備大型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現代化”的“四化”發展理念,“規劃建設一體化、安全環保一體化、公用工程一體化、倉儲物流一體化、智能管理一體化”的“五個一體化”發展戰略,以及黃島董家口和平度新河“一南一北”兩個園區的支撐,讓海灣集團的發展,實現了加速度。

    在具體工藝路線設計與裝備選擇上,海灣集團確立了“20年不落后”的目標定位,先后引進英國英力士、日本氯工程、德國TGE、美國德希尼布石偉、意大利KT、美國貝吉爾等一批國際領先的工藝技術與裝備,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

    在董家口基地,作為城區轉移搬遷的重點項目,集團旗下青島海灣化學有限公司果敢地淘汰傳統電石法聚氯乙烯產能,取而代之以乙烯法。截至2020年9月,基地已形成燒堿56.5萬噸/年、聚氯乙烯80萬噸/年、苯乙烯50萬噸/年、偏硅酸鈉16萬噸/年以及3萬噸+2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和相應倉儲能力。

    與此同時,在北距董家口近200千米的另外一個化工園區——平度新河基地,集團旗下城區一批老國有企業也通過搬遷改造浴火重生。原有純堿80萬噸/年、水泥40萬噸/年和尿素30萬噸/年產能全部退出,建設了一批新的精細化工項目。目前園區內擁有化工中間體8.5萬噸/年、染料3.15萬噸/年、高端硅膠4萬噸/年、硅酸鈉13.6萬噸/年、硫酸鉀8萬噸/年、氯化鈣10萬噸/年、小蘇打8萬噸/年以及8.5萬噸/年固廢處置和1.65萬噸/年醫廢處置能力。

    一組組數據指標驗證了“四化”理念落地帶來的海灣質變。董家口園區PVC項目全面投產可達100萬噸/年,成為國內乙烯法PVC第一大產能裝置,PVC噸VCM消耗處于行業領先水平;PVC產品替代國際進口品牌,進入醫用、家裝等高端應用領域,并獲得工信部綠色產品認定。50萬噸/年苯乙烯裝置,2018年1月一次試車成功,產品純度可達99.95%,優級品率保持100%。苯、乙烯消耗、裝備技術、安全性能及自動化程度均居國內領先水平。燒堿裝置直流電耗達到行業領先水平。16萬噸/年偏硅酸鈉裝置為國內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50%以上,海灣集團成為可溶性硅酸鹽產品國家和行業標準起草單位,是行業內唯一獲得“中國石化行業知名品牌”企業。

    歷經近10年的傾力打造,海灣集團主要產品工藝已從國內中游躍升為世界先進水平;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不到搬遷前的1/4;員工數量從搬遷前的1萬多人精簡至3500人,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近10倍?! ?/p>

    打造“美麗化工”

    在李明看來,海灣集團要做百年企業,要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企業,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美麗化工”。

    “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3R原則是檢驗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在海灣集團,達標排放不是目的,廢物資源化才是最終追求。

    海灣集團在搬遷設計中便注入“廢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的清潔生產理念,從源頭入手,構建了綠色生產方式。投產后仍然持續不斷改進優化,通過實施一系列技術改造項目,將原材料及廢棄物“吃干榨盡”,富余能量全部轉換再利用,有效解決了廢水、廢渣的排放問題,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

    董家口園區的海灣化學,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廢水、廢氣、廢渣處理和循環利用設備,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能源消耗及“三廢”排放,全部實現清潔生產;將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熱并入管網充分利用,以及應用循環水氣化低溫乙烯工藝,降低蒸汽消耗,每年可節約用熱量20多萬噸,降低生產成本2500多萬元,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每年可節約資金逾720萬元。

    即將開工建設的甘油法7.5萬噸/年環氧氯丙烷項目為海灣集團產業鏈延伸的新項目,主要原料可在園區內實現自給供應,其副產物可回收利用,形成閉路循環。

    新河產業園區的海灣精化,通過膜裝置與MVR裝置的優化組合,形成了一條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污水通過膜裝置處理后產生的淡水用于裝置回用,污水則進入MVR裝置蒸發再回用。     海灣精化“2000噸/日高鹽、高COD膜處理及中水回用系統”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工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重點行業節水示范)”。

    青島堿業的硫酸鉀聯產氯化鈣小蘇打項目,真正實現了綠色循環的“零排放”,填補了行業空白,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清潔生產應用示范項目”。

    2017年,海灣化學獲評全國石化行業“綠色工廠”,全國氯堿企業僅有2家獲此殊榮;2019年,海灣精細化工也獲評全國石化行業“綠色工廠”,成為染料業的標桿企業。

    建設“智慧企業”

    隨著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智慧企業”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標配。

    搬遷伊始,海灣集團就遵循“四化”理念,確立了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信息化建設架構。通過設置中央控制室,采用DCS系統、SIS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系統、消防報警系統以及PIMS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等,對生產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監控和集中存儲,提升生產過程控制的智能化水平;通過引進LIM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搭建快速、高效的質量檢測數據共享平臺;通過建設智能化立體倉庫、自動化包裝線以及開發智能巡檢系統等,優化生產管理流程,實現高效的集約化管理。

    以董家口園區為例,目前其廠區內已全部實現DCS自動化控制,配有SIS系統、LIM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智能巡檢系統等,擁有儀表設備近萬臺、火災報警點位2000多個,可實現無人值守的“黑燈工廠”操作模式。

    2017年起,海灣集團以開發部署SAP ERP系統為龍頭,自上而下搭建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管控體系,實現了ERP系統與DCS系統、SIS系統、LIMS系統、OA辦公系統、智能巡檢系統、實時數據庫系統等系統的互聯互通,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內部各系統間的“信息孤島”問題;通過對生產經營數據進行收集、記錄、分析、篩選、挖掘,實現企業內部數據的實時共享,成為各級管理層高效決策的“智慧大腦”。

    數據的實時共享,實現了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控制流的高度統一。生產活動可以直接產生財務數據,而資金流又可以監控物流,為企業決策層隨時掌握企業運營質量、指導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科學精準的依據。

    互聯網開放、共享和協同的特征,正在帶來制造業的深刻變革。隨著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依托數據賦能,海灣集團也在加快推進“智慧企業”建設。

    “未來3-5年,海灣集團將繼續借助港口、園區的優勢,瞄準高端化工,延伸產業鏈,著力項目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2022年預計可完成銷售收入200億元,實現規模倍增目標。到‘十四五’末,年銷售收入有望達到300億元,實現新的跨越?!崩蠲鲌孕?,“未來,海灣集團一定會發展成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效益顯著,在國內外同行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重大影響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p>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宋鑫陶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