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剩一個月,A股的IPO募資金額已經超過4200億元,創下近十年新高。剛剛過去的11月份,共有21家公司IPO(按上市日統計,下同),首發募集資金287億元。在IPO募資提速的同時,新股上市后的市場表現也十分搶眼。11月多數注冊制新股首日漲幅超過200%,創造了良好的賺錢效應。
從去年科創板成立,到今年新三板精選層改革和創業板注冊制試點先后登場,資本市場改革步伐加速,A股迎來IPO大年。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來共有342家上市公司實現了A股IPO。上述公司合計募資總額約4238.72億元,2020年成為自2010年以來A股市場IPO融資總額最高的一年。
得益于注冊制試點的擴大,今年IPO項目審核節奏明顯加快。根據Wind數據,1—11月,證監會共審核594個IPO項目,其中563個順利通過,整體IPO過會率為94.78%。而去年同期,僅有252個首發項目上會審核,整體過會率為88.49%。
雖然今年A股IPO融資規模在不斷擴大,但整體來看,新上市的公司之間融資規模分化較大。以剛剛過去的11月份為例,全月有17家公司融資規模小于10億元,3家公司介于10億元至20億元之間,1家公司融資規模超過100億元。
在新股發行火熱的同時,A股二級市場整體保持平穩運行,股指逐步抬高,呈現出一二級市場同步發展的良好態勢。11月,注冊制新股表現非常驚艷。最新于11月27日上市的瑞豐新材首日大漲240%,11月18日上市的會通股份大漲373%。利揚芯片、豪森股份等新股首日漲幅也接近300%。
開源證券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鉅表示,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改革成果豐碩,IPO發行上市效率顯著提高,注冊制改革帶來打新制度性紅利,打新基金平均收益率超40%。在注冊制高效的審核效率以及提高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例的大背景下,預計2021年IPO融資規模仍將維持高位,打新紅利有望延續。
隨著IPO加速發行,券商投行的股權承銷規模也水漲船高。從承銷募資規模來看,頭部券商的地位仍無可撼動。今年1—11月,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4家券商承銷的IPO募資規模合計就超過2000億元。國泰君安位居第五,承銷規模也達到215億元。此外,華泰證券、國金證券和招商證券今年1—11月承銷的IPO募資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
IPO承銷也為券商帶來豐厚回報。Wind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共有58家券商在IPO承銷保薦業務上獲得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8家;承銷保薦總收入合計201.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一倍有余。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今年以來IPO承銷保薦收入分別達21.15億元、20.07億元、18.71億元。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的業績也不俗,1—11月IPO承銷保薦收入均超過1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國金證券IPO承銷保薦收入合計9.4億元,排名迅速上升,位列業內第七。
來源:上海證券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