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浪、搜狗開啟私有化進程后,昨天,被稱為“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收到來自公司三位創始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將公司私有化。
(圖片說明)來源:公司公告
此前,如涵相關負責人曾對中證君表示,不排除未來有考慮A股上市的打算。有接近如涵高層的相關人士表示,如涵之所以從美股退市,是因為相比美國市場,國內市場對直播、電商行業更加熟悉,也更認這個概念。
如涵正式啟動私有化
11月25日,如涵控股發布公告稱,收到來自公司三位創始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提案,提議以每股0.68美元價格將公司私有化。
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接到公司三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買方集團)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提議以每股0.68美元(或每股ADS 3.4美元,如涵控股每ADS相當于5股普通股)的現金,收購買方集團尚未持有的公司所有已發行的A類普通股,包括以美國存托股(ADS)為代表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
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了一個由獨立董事Cecilia Xiaocao Xu、Junhong Qi和Tina Ying Shi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以評估和審議該私有化提議。
公告顯示,三位創始人實際擁有公司已發行及發行在外股份總數的約42.7%及總投票權的87.8%,三位創始人擬以手頭現金及第三方股權及/或債務融資(如有需要)為交易提供資金,并表示:“如果需要的話,我們能夠及時獲得足夠的資金來完成交易?!?
如涵控股董事會提醒公司股東及其他考慮買賣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董事會剛剛收到該建議書,尚未就公司對該建議書的回應作出任何決定。另外,不能保證買方集團將來會提出任何最終報價,也不能保證任何與擬議交易有關的最終協議會得到執行,也不能保證這筆或任何其他交易會得到批準或完成。
(圖片說明)來源:公司官網
今年9月28日,新浪宣布已經與公司董事長兼CEO曹國偉掌控的New Wave控股集團達成私有化協議,New Wave將收購新浪所有已發行的價值約25.9億美元的普通股;9月29日晚,搜狗公司發布公告,稱已經就私有化交易達成最終協議,搜狗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私有化,成為騰訊全資子公司。
最快明年夏天完成私有化
一位接近如涵高層的相關人士表示,如涵這次順利的話,8個月左右,也就是到明年夏天左右完成私有化進程,三位創始人構成的買方團已在籌備資金。
該相關人士表示,如涵之所以從美股退市,是因為相比美國市場,國內市場對直播、電商行業更加熟悉,也更認這個概念。
(圖片說明)來源:公司官網
曾參與過幾年前某著名互聯網公司私有化進程的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律師、資本市場負責人朱莎告訴中證君,美股上市公司私有化的過程比較繁瑣,實控人發起私有化提案后,先向董事會提交,同時進行披露,董事會需組建特別委員會進行公平性評估(包括交易價格、條件、小股東利益等),然后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申請,證監會通過后,由股東大會進行審議表決,結果向市場公告,如果股東大會表決同意私有化方案,則完成合并收購及注銷等事項。
而且,私有化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條件沒有談攏、不符合投資者利益,或其他意外原因以失敗告終,或者公司發生重大負面事件而被強制退市。“從籌劃買方團到正式注銷,私有化進程一切順利的話一般在一年左右完成?!敝焐硎尽?
在朱莎看來,如涵很可能打算進軍A股。“從2019年設立的科創板、到如今的創業板注冊制推行,都允許同股不同權,也更加歡迎互聯網企業來A股上市,所以很多美股上市公司回來是很正常的事。”
“頭部效應”逐漸弱化
此前,11月23日晚,如涵控股發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服務收入1.1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4%,去年同期服務收入僅占總收入的24%;實現服務業務分部的經營利潤1200萬元。
如涵的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孫雷表示,自如涵控股平臺化轉型以來,平臺收入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公司簽約網紅在諸如小紅書、快手、B站、抖音以及微博等國內主流社交媒體平臺分布進一步多元化,拓寬了紅人多元化的變現渠道。
(圖片來源)來源:公司官網
“在平臺模式下,得益于我們在上述社交媒體平臺上搭建的網紅池的不斷擴大,以及持續探索挖掘的多元化KOL變現渠道,也讓平臺模式下的紅人潛力得到了放大。”孫雷表示。
財報顯示,公司簽約網紅數量由2019年9月30日的146個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180個,總粉絲數量由2019年9月30日的1.89億增加至2020年9月30日的2.95億。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8位頭部網紅產生的服務收入占總服務收入的28%,沒有單一網紅對總服務收入的貢獻超過10%。這一季度財報數據中首次增加了潛力網紅數量、服務收入。
2019年9月30日,潛力網紅115位,服務收入700萬;2020年9月30日,潛力網紅數達到127位,服務收入1540萬。此外,肩腰部網紅也成為平臺收入增加的主力軍,45位紅人貢獻了5640萬的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6.2%。(完)
來源:新華社
記者:高佳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