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李滄區以示范區創建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

    李滄區圍繞“創建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這一主線,以建設促規范,以規范促實效,多舉并措、創新思路、精準發力,將政府工作全方位納入法治軌道,推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工作不斷優化升級。

    優化流程助推政府服務效能化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開展審批服務“零跑腿”。通過采取“網上預審+出件快遞、網上預審+雙向快遞、網上預審+現場勘查收取材料+出件快遞、小分隊上門服務”等方式,100%打通行政許可“零跑腿”路徑,2019年實際“零跑腿”辦件比例達到68%,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主動靠前服務,大力開展“零跑腿”不見面審批,已有1.7萬群眾辦事享受到不來大廳就能辦成事的便利。

    二是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持續完善權責清單系統和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2017以來共進行10批行政權力事項調整,梳理完善政務服務事項清單2387件、認領政府部門權責清單2465件。

    三是推進“互聯網+”模式,2019年率先建立政務服務應用支撐系統,21184戶市場主體通過“全網絡、無紙化、零見面”方式申請注冊登記。通過開發“李滄區企業開辦信息(銀行)查詢系統”,率先在全市實現了企業1個工作日開辦的目標。

    規范程序實現決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定《李滄區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制度》、《李滄區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制度》、《李滄區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制度》、《李滄區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李滄區重大行政決策集體研究制度》等相關制度,督促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定程序。制發《李滄區重大行政決策過程記錄指南》,明確決策承辦單位在開展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以及決策執行等過程中需保存的工作材料。

    二是加強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建立完善規范性文件登記制度,嚴格審查程序,及時開展涉及機構改革、“市場化、法治化”等方面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工作,確保法制統一。累計清理規范性文件11件,提請備案區級規范性文件11件,審查11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均達到100%。

    三是嚴把合同審查關,做好法律風險防控。制定《李滄區機關單位合同管理暫行規定》等六項制度辦法,明確合同承辦單位與承辦人主要職責、合同層級審批制度、合同風險預警報告制度、合同爭議處理辦法、合同審查程序規定等,從合同訂立、到合同履行,從合同審查到爭議處理,全方位規范政府民事行為。為進一步提高合同審查效率,我區于2016年全面開通網上合同審查系統,實行網上報審、網上審查、網上備案,實現3日內反饋審查意見,緊急合同當日反饋意見,每年審查合同約8000余件。

    四是推進街道合法性審查試點工作。在浮山、李村、九水街道率先開展試點工作,通過引入律師專業服務、建立一對一指導聯系名單、組織專題培訓等方式,協助街道司法所開展合法性審查工作,防范化解法律風險。

    健全機制促進行政執法規范化

    一是落實落細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重新制定《李滄區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并組織全區22個行政執法主體制定完善行政執法“三項制度”。

    二是加強執法監督。通過事前指導與案件評查相結合的方式,每年開展案件集中評查2次,實現各執法環節均有審查審核。

    三是搭建平臺,確保行政執法透明化運行。規范開展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權力事項網上運行工作,將李滄區22個執法單位全部納入行政執法平臺的管理。設置行政執法公示政務公開專欄,將各執法單位的執法權責清單、執法人員信息、執法流程等內容向社會公示。在區綜合執法局探索建立大數據平臺,實現執法全過程記錄實時上傳。

    四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結合機構改革重新梳理行政執法主體并進行行政執法證件管理平臺信息更新,全面施行互聯網執法人員培訓考試模式,采用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提升行政執法人員素養。

    拓寬渠道提高矛盾化解成功率

    一是行政復議及應訴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建立庭前報送制度、典型案例通報制度、出庭情況季度通報制度等,督促各行政機關負責人及時出庭應訴,出庭應訴率達100%。采取集體研究、流程監督、定期回訪、實地調研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提高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的工作質量,截止8月,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23件,受理20件,辦結15件,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定紛止爭的作用。

    二是全面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人民調解工作機制。2017年在全市范圍率先啟動“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率先上線法律顧問在線管理系統,相關平臺建設經驗在全市進行推廣。2019年率先實現全區11個規范化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全覆蓋”。

    三是多渠道化解矛盾糾紛。積極推進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試點工作,截至目前,李滄公證處共受理訴前調解274件,調解成功105件,調解成功率和效率遠高于駐法院其他調解組織。

    點面結合實現普法宣傳教育精準化

    一是挖掘法治元素,實施精準普法。在李滄普法宣講團的建設上,成立了26人憲法宣講團、87人普法講師團、70人社區法律顧問團和59人法治副校長隊伍,開展多樣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在虎山花苑社區創新打造了“楓橋經驗”李滄樣式“有事來商量”綜合服務中心,在上流佳苑社區依托社區市民活動中心,打造融合民主法治園地、法治大講堂、網絡普法中心、法治圖書角和法治安全體驗中心的5個法治宣傳陣地。

    二是打造“誰執法誰普法”亮點品牌,打造區綜合執法局“三步走”執法方式、區教體局“特色法治品牌校園”等執法普法品牌,以15個重點部門作為示范引領,帶動全區各執法單位樹立“我執法我普法”的工作理念。

    三是多維普法,提升法治思維法治能力?!捌呶濉逼辗ㄒ巹潓嵤┢陂g,組織各項網上學法考法、各類法治專題培訓和法治講座300余次,參加人員達35000人次,切實推進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陳心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