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
前不久,信用中國網站發布城市信用排名,在全國261個地級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前十名山東就有3個城市上榜,且威海位列第一。
城市信用排名中,前十名山東有3個城市上榜
10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我國營商環境評價領域的首部國家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秷蟾妗穮R集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探索創新形成的典型經驗做法,并匯編成“一省一案例——改革集萃篇”。其中,山東省以《“一業一證”改革、全面減權放權授權》為案例,入編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成果的“白皮書”,成為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
11月1日,全國工商聯召開2020中國(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論壇,發布了“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主要結論。山東再次入選營商環境最好的十個省份。
一個地方營商環境的變化,是這個地方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這個地方思想解放、政務生態、創新創業環境等綜合競爭力的直接體現。
山東求“變”心切,而且三年來發生的變化也看得見,摸得著。
但是,盡管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腳步已經提速,但與既定目標相比,山東肩上的擔子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開足馬力的山東,駛上了創新求變的“快車道”
三年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孕育、集聚迸發,引發了產業分工重大調整,重塑著全國各地區的競爭格局。
山東經濟總量全國第三,但與廣東、江蘇差距逐步拉大;高新技術產業不如江蘇、浙江,甚至不如河南;大數據、信息產業不如貴州、杭州。環視周邊,向北,京津冀協調發展勢頭強勁;向南,長江經濟帶生機勃勃;向西,中原經濟區異軍突起。放眼開放,山東參與國際合作的區位優勢越來越少,與日韓地方經貿合作不確定性增加,對外合作的海上大通道優勢發揮不出來。加之,山東整體產業結構過重,高新產業不足,傳統產能占工業比重70%左右,重化工業占傳統產業比重70%左右,導致了山東面臨經濟總量雖大但發展質量不高的困境。
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發展形勢逼人,競爭態勢逼人,希望山東重塑輝煌的呼聲逼人。
改變,刻不容緩。
2018年初,時代“拍了拍”山東的肩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落戶山東。
被時代喚醒的山東,自此開足馬力,駛上了創新求變的“快車道”。
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
把“流程再造攻堅行動”提到了任務清單前列
“走在前列,全面開創”,這是山東發展的目標、方向。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這是山東改革的思路、方式。
兩年多來,山東拿出破釜沉舟、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新舊動能轉換中的難點、堵點、痛點,持續深化改革,破解體制機制約束,全力打造“少高優強”的一流營商環境。
2019年7月,山東省黨政代表團“北上南下”,虛心“取經”。這是山東省黨政代表團第二次集體“出動”。
這一次的外出考察學習,讓山東找準了發展滯后的癥結,同時也更加堅定了發展思路——學習先進省市的成功經驗,核心在制度創新。
黨政代表團成員深刻領會到,推進制度創新,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流程再造。流程再造是改進機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所在,是方便企業和廣大群眾辦事的重要舉措,涉及觀念、能力、作風、規矩等方方面面。
2020年“重點工作攻堅年”,山東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前進路上的最大障礙是體制機制束縛,破難攻堅最硬核的舉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于是,山東迅速發起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并把“流程再造攻堅行動”提到了任務清單前列。
今年以來,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給世界經濟和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巨大沖擊,但是山東卻成為跨國公司的投資熱土。8月底,山東舉行與世界500強連線系列活動,與歐洲、東盟、美國、韓國等進行了50多個重點項目線上集中簽約,項目總投資額達到40多億美元,涉及醫養健康、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重點行業。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設外資企業2003家,增長17.5%。推進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應用,截至9月底,累計注冊企業3.3萬家,服務外貿企業17萬家。聚焦企業“急難愁盼”,上線運行“山東省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截至10月中旬,共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2041個。
10月24日下午,山東49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省長李干杰在講話中強調,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項目早建成、早達產、早見效,讓廣大企業家在我們“好客山東”放心投資、安心發展、舒心生活。
將改革進行到底
短短三年,山東以頭拱地、往前沖的精神,以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奮力追趕。
但不容忽視的是,2019年3月3日開播的大型融媒問政節目《問政山東》,截至2020年10月底共播出節目72期。節目聚焦山東“放管服”改革、“一次辦好”服務、融資環境優化等領域,曝光了“國企連年虧損改革多年沒動靜 ”“千萬政府欠款追討無果”“用氣最高限價難落實”“項目落地 招商引資獎勵遲遲不兌現”等多方面突出問題。
這些問題,恰恰暴露出在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過程中,有些領導干部還存在思想解放不夠、觀念變革不深、敢領風氣之先的魄力不足等問題。
2019年8月30日上午9點,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儀式在濟南舉行
對此,山東強化政策落地,激發內生活力,陸續出臺《關于持續深化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關于建立健全失信政府機構相關人員責任追究機制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開發區改革、財稅制度改革,高度重視“新官不理舊賬”等政務失信問題,全面發力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近日,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31省GDP全部出爐。廣東、江蘇、山東三省穩居前三位。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山東省生產總值52186.01億元,同比增長1.9%,比上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前三季度山東經濟運行向常態化方向發展,呈現出全面恢復、穩步回升、逐漸向好的特點,好于上半年、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好于預期。
不過,與廣東、江蘇相比,在經濟發展的賽道上,山東與其二者的差距仍在拉大。而排在身后的浙江,則依靠新經濟產業對山東形成了強勢趕超。
盡管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腳步已經提速,但與既定目標相比,山東肩上的擔子仍然是任重而道遠。目前,山東大而不強、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加大,質量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仍需進一步激發,發展潛力還需要進一步挖掘,領導干部還要進一步破除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
奮起直追,仍是山東要面對的客觀現實。
山金智庫首席頂層設計專家曾迪琰認為,山東當前正處于調整結構、轉換動能、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創新驅動和驅動創新對于山東來說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迫切,客觀認識、科學分析、強化頂層設計已擺在了突出的位置。
省委書記劉家義在今年的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上,展示了“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再大的風雪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再大的困難改變不了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征程,再大的壓力動搖不了我們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p>
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據山東省發改委介紹,下一步,山東將加快轉型蝶變、崛起趕超,縱深推進“三個堅決”,努力培育優良產業生態,做大做優做強“十強”產業集群,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著力優化制度供給,聚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力爭“四新”經濟占比達到3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這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只有與時俱進,方能跟上時代發展潮流;只有持續深化改革,才能在新時代中尋求新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