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中國海洋大學的校門已有一個多月,同在經濟學專業就讀的雙胞胎姐妹花周溢心、周溢意已適應了大學生活的節奏。長相幾乎一模一樣的她們也習慣了同學、老師投來的關注目光。海大微信公眾號推出她們的報道后反響火爆,學生們紛紛留言第一次遇見姐妹花的場景。
專業只在江蘇錄取2人
巧合的是姐妹花如愿
高考志愿錄取的查詢總是緊張和驚喜并存。在一家人查到錄取結果后,雙胞胎姐妹周溢心、周溢意和爸媽相擁而泣。今年,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專業在江蘇省只招兩人,姐妹倆能成功考入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和幸運。
錄取前的數個不眠夜,她們經歷著難捱的思想掙扎,很擔心讀大學的時候兩人會分隔兩地。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遇事有商有量,早已習慣了兩個人彼此陪伴的生活,這種感情的聯系很神奇,也很難被獨生子女體會。 ”周溢心說。
“我的妹妹正像我的一片靈魂的外化,你就是來自另一個我內心深處的聲音?!敝芤缧脑诮o妹妹的信里緩緩寫下這句話。十八年來,姐妹倆同吃同住,同班同行。“雖然我們天天都在一起,但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周溢心笑著說。她們的世界里有著只有彼此才明白的默契,妹妹叫姐姐 “阿法法”,姐姐叫妹妹“斯班奇”。用兒童喜劇《小頑童》里的角色稱呼彼此,在這個回憶和模仿的過程中,姐妹倆都感覺自身變成了很可愛的人。
從小到大只分開過一次
高三備考姐姐力助妹妹
一直以來,姐妹倆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距離對方不到五米的范圍內干著同樣的事。在每一個晨曦朝陽、午后黃昏、暗夜黎明相互陪伴。高三時,姐姐周溢心到南京參加化學競賽集訓,那是兩個人分開時間最長的一次。陌生的城市,高強度的訓練壓力,一時讓周溢心難以接受。一個人坐在開往他鄉的大巴車里,她在腦海里不斷浮現著和家人生活的片段,忍不住流下了眼淚?;蛟S是雙胞胎的心靈感應,周溢心突然收到了妹妹發來的語音。周溢意也在家里思念著姐姐,她把新學的歌曲錄成語音發給姐姐,希望姐姐在外地學習不要感到孤單。
高三備考這一年,姐妹倆一直是同桌,對方有任何難過的情緒,彼此都能立刻感受到。每天晚上,姐妹倆會一起總結當天的學習情況;考試前,她們會互相提醒易錯的細節。 “高三備考期間,姐姐在學習上給了我很大幫助,每當我有不懂的地方,姐姐都會和我分享筆記,耐心給我講解。齊頭并進是我們的目標之一! ”談及高三,周溢意非常感謝姐姐的陪伴。一路走來,兩人相互鼓勵、相互督促,默默堅持著。
雖然朝夕相處性格卻有不同
“其實我們也會有鬧別扭的時候。 ”妹妹周溢意說。 “但是,我們找到了很好的解決辦法。 ”姐姐周溢心馬上補充,姐妹倆相視一笑。
雖然每天朝夕相處,但姐妹倆有著不同的性格。姐姐周溢心思考問題更理性,遇事總能很清楚地權衡利弊,對待事情很有責任感。而妹妹周溢意更感性,遇事更愿意跟隨自己的內心,勇敢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兩人產生矛盾的時候,姐妹倆會停下手上的事情,開始一場理性的辯論,分別站在正反方陳述理由。
“因為我們很在意對方的感受,也很尊重彼此的看法。討論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分歧總能在有商有量的氛圍中化解?!敝芤缫庋a充道。無論是生活上的照應,還是心路歷程的陪伴,姐妹倆很感謝命運的奇妙安排。 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郭菁荔 通訊員 肖鵬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對話/
喜歡觀星 爭取保研
記者:對你們雙胞胎來說,向往的生活如何定義?
周溢心:做兩個人都喜歡的事,就是我們眼中向往的生活。有趣的人都是熱愛生活的人。我們喜歡觀星,在放學路上我們時常會打開手機上下載的星空應用,對著天空逐個認識和欣賞這些燦爛的星星。觀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廣袤的天宇接納了每一粒微小的塵埃,也給予它們發光的機會。那閃耀的星河就如同我們渴望經歷的人生,遼闊而絢麗。我們也喜歡收集紀念幣,包括建黨70周年紀念幣、生肖紀念幣等,喜歡紀念幣上那些有象征性和紀念意義的圖案。
記者:你們愛好廣泛,是受誰的影響?
周溢心:我們喜歡的很多東西都是來自于幾位恩師的影響。老師們都是很可愛的人,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中,我們逐漸找到了心之所向。曉立老師是我們初中時的語文老師,他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學生三年,引領學生三十年的人生。在他的課上,我們既提升了文學素養,也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逐漸培養起獨立思考和健全的三觀。初三的班主任姚老師,愛好運動,最喜歡打乒乓球,他常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初三尤其要注意身體,適當的鍛煉可以提供充沛的精力投入學習。盡管初三復習時要面對高強度的練習,我們還是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宋老師是我們高中時的“男神”,講課嚴謹通透,板書優美工整,在宋老師鼓勵下我們學習書法。
記者:對于大學生活有何規劃?
周溢意:老師告訴我們,學院2016級也有一對雙胞胎學姐,她們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在班級分別擔任班長和團支書,實踐能力出色,我們倆也想向她們靠近。
如今我們已相約制定了周密的時間規劃表。將每一項課堂學習訓練和課外提升任務的時間都進行了量化設計,我們要將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精確到分鐘利用起來。我們的目標是努力爭取保送研究生資格,積極實踐,學會照顧自己。
責任編輯:單蓓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