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藍洽會”20年: 青島與全球智匯互聯“成年禮”

    今天,中國青島藍色經濟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藍洽會”)迎來第20個年頭。伴隨著青島經濟崛起、見證著海歸創新創業群體壯大,“藍洽會”已成為有特色、高層次、國際化、影響大的集聚海外高端人才活動品牌,中國北方城市集聚海內外人才智力和技術交流合作的知名平臺。

    20年間,青島產業發展對人才的滋養、海歸精英對青島機遇的把握、海歸英才對青島產業的貢獻,描摹出青島與海外人才智匯互聯的最美“成年禮”。

    “成年禮”意味著責任和意義,是一種擔當、一種承擔。

    20歲的“藍洽會”,伴隨著青島這座城市萌芽成長,充滿了夢想和期盼;20歲的“藍洽會”,在全球人才智匯互聯中,經歷了磨練與收獲;20歲的“藍洽會”,將承擔起為城市發展引才輸智、錨定方向、尋獲動力的責任,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的“合伙人”。 

    20年,聚焦青島,放眼世界

    海納百川的城市品格,鑄就“開放包容”的人才思路。

    2001年,正值“五一”前夕,來自世界五大洲26個國家的126位海外留學人員和山東留學回國人員,帶著200多項高新技術項目,同山東部分高校、科研單位、大中型企業及省直部門2600余人匯集青島,出席“中國山東海外百名博士創新周”活動。這是新世紀我國舉辦的首次大規模的留學人員為國服務活動,對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拉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正是在城市集聚海外智力和投資的契機中,“藍洽會”萌芽并成長。


    20年間,大會經歷了“海外人才周”“海洽會”的變遷。2011年,大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青島藍色經濟國際人才暨產學研合作洽談會”。如今,“藍洽會”已成為高端人才認識青島、走進青島的一張名片。近年來,這張名片吸引3500多名海外留學人才報名參會,直接吸引800多名高層次人才“留下來”創新創業,其中,創辦高科技企業300余家。

    20年間,“藍洽會”作為青島市委、市政府以“融合國際人才智力、促進藍色經濟發展”為目標搭建的引進國際高端人才智力交流合作平臺,經過20年的培育、實踐,已經成為中國北方城市集聚海內外人才智力和技術交流合作的知名平臺,是海內外人才關注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了解青島人才項目需求、產業發展方向的重要窗口。

    20年間,海內外精英在青島留下了智匯互聯的鏗鏘足音,或驚喜,或贊許,或留戀,或溫暖,展示著一座城市對人才的包容和寬厚。

    ——青島理工新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在“藍洽會”上與來自加拿大的許燕青博士簽定合作協議。公司研發部部長郭一令表示:“許博士帶來的給水排水處理工藝,適合目前中國水環境,完全能滿足現在社會對中小型污水處理工藝的需求,而且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也很低?!?/p>

    ——墨西哥專家佩德羅通過“藍洽會”,將海洋能源開發、煉化的合作項目落戶青島,該技術從地下采集混合物后,通過二次分離油可以利用起來,固體能用于建筑,水可以實現零排放,填補了海洋清潔能源技術空白。

    ——來自荷蘭的黃茳博士說:“我這次是帶著海洋生物醫藥食品所需的蛋白質(酶)項目參會,受到了青島很多孵化器、風投公司和企業的青睞,我對來青島創業的前景充滿信心?!?/p>

    ——美國華商科學家協會會長張雷稱:“我們在‘藍洽會’上達成了10多個合作意向,包括與青島大學、海爾集團研發中心在海外人才資源開發合作上進行了深度對接?!?/p>

    ——外國專家大衛·威廉博士在“藍洽會”與賽普克科技公司簽約后,中英云仿真計算中心加速落地青島,為青島機械制造、航空航天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貢獻智能。 

    20年,精心筑巢,深耕沃土

    2019年,曾經客串過《生活大爆炸》的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喬治·斯穆特亮相“藍洽會”,作了《健康創新遇見未來》的精彩演講,給島城的物理迷們帶來不小的驚喜。

    借助“藍洽會”等高端引才平臺,全球頂尖人才頻頻光顧: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教授選擇來青創新創業,實現了青島諾獎人才引進“零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海內外院士入駐青島國際院士港、青島院士智谷,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創新驅動力。

    這背后,得益于青島不斷優化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真誠地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不斷提升青島市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軟實力。

    2012年,“青島英才211計劃”涵蓋了重點產業、科技創新以及文化、教育、衛生、社會管理等16個領域,實現了人才政策全要素集中,加快百萬人才集聚島城。2013年,啟動實施了青島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計劃,分別給予入選人才100萬元項目研發補助和30萬元安家補貼。2014年,設立編制“蓄水池”,解決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引進編制短缺問題。2015年,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建設省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出臺《關于打造“國際海洋人才港”的實施意見》,在安家、創業、科技、培育、保障等5個方面提出核心政策30條,并配套出臺了13個實施細則。2017年,實施了頂尖人才引進培養工程,給予新培養、新引進的頂尖人才500萬元生活補貼、頂尖團隊最高1億元的項目資助。2018年,制定出臺了《關于實施新舊動能轉換五大工程的意見》,這項被譽為青島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創新突破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涵蓋了引才、育才、助才、成才、留才等各個方面,確定了五年集聚100萬人才的目標,為實現人才驅動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全市已建成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國際院士港、博士創業園等為主體的全鏈條、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業孵化平臺體系。其中,中德生態園、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國際郵輪母港、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等功能區以職員化為主的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充分激發了人才干事創業活力。


    2015年,青島市開始面向在青工作的高層次人才發放“人才服務綠卡”。2017年,對原有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和人才服務綠卡制度進行了完善創新,在出入境和居留、戶籍、工商、稅務、科研、住房等方面推出17條人才服務政策,進一步擴大了高層次人才服務范圍。2019年,青島市在設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專窗的基礎上,編制《青島市高層次人才服務指南》,涵蓋出入境與居留、戶籍、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37個服務事項,內容豐富、渠道暢達,充分體現青島市對高層次人才的人文關懷。

    這樣一張張“成績單”的背后,是五湖四海的企業家紛至沓來,走近青島、牽手青島,構建青島的“英才圖鑒”:截至2019年底,青島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08萬人,其中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從歐美等發達國家高等學府學成歸來的近4萬名海歸紛紛筑巢青島,在這片蔚藍色的海岸構建起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棲息地”。由國家外國專家局批準舉辦的“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結果揭曉,青島市連續8次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之一。

    20年,抓住機遇,共啟未來

    進入新時代,海納百川的青島對人才工作的重視程度絲毫未減,反而越來越深。

    “藍洽會”的2020年“成年禮”,又有何與眾不同?

    青島正按照習總書記的深情厚托,搶抓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歷史機遇,對標深圳,全面推進15個攻勢,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本屆藍洽會是青島處在新時代、站在新起點,面向海內外舉辦的一場求賢聚智的盛會。

    盡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球各地人們的事業規劃和生活步伐,更是令多場國際重磅展會“風雨飄搖”,但并沒有影響“藍洽會”引才聚才的步伐和節奏。

    這緣于青島市人社局近年全面對標深圳招才引智工作,搭建起四個平臺,在“雙招雙引”中發起青島招才引智的新攻勢,打造了永不落幕的中國青島“藍洽會”。

    ——青島市人才服務中心以“青島人才網”為平臺,將中國青島“藍洽會”服務平臺改版升級后正式運營,全新的“藍洽會”服務平臺搭載了海外人才及項目報名通道、海外人才項目信息發布、青島人才及項目需求信息發布等三個子平臺,形成線上線下服務同心圓,使人才、科技項目供需雙方實現即時對接,實現“藍洽會”服務的全方位覆蓋,全天候延伸,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國青島“藍洽會”服務平臺。

    ——青島市整合用人主體、行業協會、同鄉會和境外青島商會、獵頭公司等市場資源,相繼在美、英、法、德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6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工作站現已覆蓋紐約、洛杉磯、法蘭克福、倫敦等海外高層次人才聚集的知名城市。

    ——青島市搭建供需兩端資源市場化對接業務平臺,舉辦首屆中國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創新產品交易會,創立引領青島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展會品牌。

    ——青島市通過“青島人才網”等網絡平臺組織了一系列海外人才推介招聘活動,引進了一大批海外高層次專家和人才。

    與往年不同,走過20年光輝歷程的藍洽會今年站上了新時代的發展潮頭,它站在新時代的風口上,有更重的使命擔當,站得更高也就看得更遠,用更廣闊的視野和胸襟擁抱全球人才,擁抱未來。

    舉禮成人再高飛。讓我們歡聚“藍洽會”成年禮,不負韶光再出發。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