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鄉村振興”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大政治任務。推進鄉村振興,組織振興是基礎和保障。省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專門成立鄉村組織振興工作專班,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可同志、副省長凌文同志任組長,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牽頭,37個責任單位共同參與,著力構建黨建引領治理、推動鄉村善治的新格局,以黨組織建設帶動其他組織建設、以組織振興促進鄉村振興。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聚焦聚力:
一是健全鄉村組織體系,夯實鄉村振興組織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鄉村振興的直接組織者、實施者和推動者。工作中,我們緊緊抓住“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這條主線,以紀念“萊西會議”30周年為契機,深入挖掘新時期“萊西會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路徑。著眼“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創新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全面推行村黨組織評星定級,部署開展兩輪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集中整頓,持續深化過硬支部建設“百千萬計劃”,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素短板加快補齊,功能不斷強化。“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著眼“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部署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任職縣鄉資格聯審、縣級黨委備案管理、定期評估、動態調整、全員輪訓等制度,加強任職全周期管理;拓寬視野、廣納賢才,今年以來,從退役軍人、回鄉創業人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等群體中,擇優遴選2567名村黨組織書記,吸引1577名人才回鄉創業任職,為帶頭人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扎實推進抓黨建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行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目前,經省級審核的已達2萬多家,每個合作社平均增加村集體收入4.27萬元,社員戶均增收3900元;連續四年、財政每年安排7.46億元資金,扶持1492個村,探索集體經濟連片發展、整域提升的新模式新路徑。今年年底,全省將基本消除集體收入3萬元以下的薄弱村,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30%。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明顯增強,涌現出王傳喜、高淑貞、耿遵珠等一批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代表。
二是加強鄉村治理創新,優化鄉村振興實踐路徑。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鄉村治則國家安。我們堅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格局。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徑依賴,積極推進黨組織聯建,全省共成立聯合黨組織2011個,通過資源整合、產業聯合、治理融合,有效推動了優勢互補、發展共進。堅持創設載體平臺、凝聚組織合力,把黨組織、黨員和農民群眾擰成“一股繩”,形成各方齊心共促鄉村善治的生動局面。扎實推動黨的全面領導在農村基層落實落地,積極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支持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依法行使權力、開展工作,加強村民委員會規范化建設,開展村務公開和村規民約監督落實專項行動。強化村級運轉保障,建立財政補助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正常增長機制,2020年省財政安排資金達14.5億元。大力推進平安鄉村建設,鄉村網格化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地區重點監控目標覆蓋率達100%。
三是聚焦群眾美好生活需要,補齊鄉村振興民生短板。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出發點、落腳點,也是檢驗組織振興工作成效的試金石。我們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組織振興的重要任務,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服務群眾中引領群眾,增強組織力、凝聚向心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部署開展萬名干部“四進”攻堅行動,省市縣組建2500多個工作組,在基層一線抓防控、抓發展、抓民生。開展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新建改擴建鄉村幼兒園2980所,改造鄉村薄弱學校462萬平方米。健全農村衛生服務網絡,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省建設村衛生室5.3萬所,衛生服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健全貧困人口即時發現即時幫扶機制,對全省1.48萬戶、3.44萬人落實即時幫扶措施。建立農村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開展貧困“兩癌”患病婦女救助和孤兒健康關愛行動,部署實施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工程,全省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率達到52%,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實現愿進全進。
四是統籌資源力量,形成鄉村振興整體合力。把資源統籌起來、干部組織起來、各種力量凝聚起來,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我們堅持把強化組織領導擺在重要位置,推動資源力量向鄉村傾斜、在鄉村匯聚,把黨的組織優勢、組織資源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制定《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實施細則》《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實施細則》,建立健全縣級領導干部和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包村制度,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統籌全省干部資源,有針對性地選配基層領導經驗豐富、熟悉“三農”的干部,強化市、縣農業農村工作領導力量。推動干部下沉常態化,累計選派5萬余名第一書記扎根基層,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部署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工作,組建638支服務隊,服務3310個村(社區)鄉村振興,下派干部親民為民、務實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成效,得到農村黨員干部真心“點贊”,成為山東鄉村振興一張閃亮的“名片”。幫錢幫物,不如幫個好支部。今年9月份,統籌各級干部資源,組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隊,省市縣選派9078名干部,幫扶1810個重點村以及所在縣鄉,建強村級班子,推動組織振興。加強對基層干部關心關愛,健全完善正向激勵、考核評價、容錯糾錯、澄清保護四項機制,穩步提高鄉鎮、村干部待遇補貼。放寬年齡、學歷、任職年限等政策,面向村黨組織書記等本土人才招錄鄉鎮(街道)公務員,有效激發了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工作熱情。
在各級共同努力下,我省鄉村組織振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聚焦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全力攻堅、持續用力,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