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刷新A股市值排行 螞蟻集團今日“打新”

    螞蟻集團(簡稱“螞蟻”)今日迎來“打新”。據此前公布的發行價測算,螞蟻總市值達2.1萬億元,刷新A股上市公司的最大市值。招股說明書披露數據顯示,目前,螞蟻集團旗下共有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創新業務及其他三大業務,數字金融業務以63.4%的占比成為螞蟻最大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螞蟻“去金融化”動作頻頻,以螞蟻鏈為代表的創新業務板塊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網下申購倍數達284倍 “打新”競爭激烈  

    根據螞蟻集團披露的上市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螞蟻集團A股股票代碼為“688688”,申購時間為10月29日,繳款日期為11月2日。多位機構人士預測,考慮到目前機構認購踴躍、市場情緒熱烈,螞蟻“打新”會比預想的更加競爭激烈。  

    10月26日,上交所公告顯示,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的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港股的發行價也于同日公布,為80港元,刨除匯率影響后與A股基本持平?! ?/p>

    發行方案顯示,螞蟻將在A股發行不超過16.7億股的新股,其中初始戰略配售股票數13.4億股,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打新”股票數3.34億股(綠鞋機制前)。按照每股發行價格計算,綠鞋前A股募資總規模為1150億元,其中面向A股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打新”規模超過220億元?! ?/p>

    僧多粥少之下,螞蟻A股詢價數量也同樣高出科創板平均值一倍左右。根據10月26日的上交所公告,螞蟻的初步詢價擬申購總量超760億股,網下整體申購倍數達到284倍?! ?/p>

    數字金融貢獻收入63.4% 微貸業務占比高  

    招股書更新了螞蟻集團最新營收數據。2020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1.91億元,同比增長42.56%。支付寶App月度活躍用戶從2020年6月的7.11億增長至2020年9月的7.31億。而從收入結構看,三大業務之一的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業務(微貸科技、理財科技、保險科技平臺)已成為螞蟻最大的營收來源,占比為63.4%,遠超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業務板塊的35.9%。  

    在其數字金融業務中,微貸業務營收增速尤為明顯。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微貸科技平臺營收285.86億元,占總業務構成的39.4%,超過營收260億元、占比35.9%的支付業務。微貸科技主要布局四大板塊: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借唄主體),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花唄主體),螞蟻智信(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重慶萬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今年8月取得牌照后,螞蟻消費金融公司也應運而生,金融版圖持續擴大。  

    另一方面,螞蟻“去金融化”也醞釀已久,業務科技“含量”持續提升。招股說明書顯示,螞蟻擁有的技術人員占比達64%,覆蓋所有業務線;目前已在全球40個國家或地區擁有專利或專利申請,共計26279項;在區塊鏈領域,累計專利授權數212件,連續4年專利申請全球第一;今年5月,螞蟻集團自研數據庫Ocean Base在國際權威TPC-C測試中,也同樣順利衛冕世界第一?! ?/p>

    恒大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創新業務板塊是目前螞蟻集團轉型的方向,主要以技術開發為金融機構、政府機關等合作伙伴提供綜合性的技術解決方案,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費是創新業務板塊主要的收入來源,未來有望成為業務的新增長點?! ?/p>

    不過,螞蟻的創新業務貢獻營收占比當前仍然較低。招股說明書顯示,螞蟻創新業務板塊2017-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貢獻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0.79%、0.87%、0.77%及0.75%,均不足1%?! ?/p>

    “目前來看,螞蟻集團的小額信貸、消費金融等業務在其總收入占比中仍然較高??萍脊臼俏浵伡瘓F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未來科技板塊收入能提升到什么程度,還有待觀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p>

    在專家看來,科技公司“去金融化”的動作,除了為上市鋪路外,更重要的是為了貼近監管要求、回歸科技服務主業。董希淼指出,在當前監管環境下,直接to C的業務受到牌照、法律等諸多約束,轉向to B端,便可更好尋求產融結合。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車寧也表示,技術及與技術相關的場景、流量等屬于互聯網頭部企業的比較優勢,而轉向科技、經營場景也符合國家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要求?! ?/p>

    此前,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路演中稱,螞蟻和金融機構不是競爭關系,而是合作共贏。螞蟻集團跟金融機構的合作不只是銷售渠道的合作,而是提供數據洞察、智能化的風控和技術服務,以及基于客戶洞察進行產品的創新。

    來源:新華社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