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財訊熱搜榜TOP10】運用新華睿思大數據平臺,從各媒體信源數據抓取最近24小時財經新聞、事件、話題傳播熱度排行。
1、農業農村部:農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10月2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農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萬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增速連續10年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由2015年的2.73:1縮小到2019年的2.64:1。今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297元,實際增長1.6%,第四季度增速將繼續提高,小康之年農民將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2、螞蟻IPO定價68.8元 認購火爆一度系統擁堵
10月27日,螞蟻集團H股正式開啟認購,綜合多家銀行、券商數據,螞蟻集團IPO孖展暫錄超過2000億港元,其中匯豐銀行已接獲超過500億港元螞蟻集團IPO貸款申請,大華繼顯借出280億港元。
有富途證券客戶表示,參與螞蟻集團打新時,富途頁面多次顯示“系統繁忙”。成功打開頁面后,網頁又提示“認購高峰,正在排隊”。多個富途證券客戶截圖顯示,排隊人數超過1萬人才能進入認購頁面。
3、逾千家公司發布三季報 多個行業復蘇明顯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10月27日,A股已有1133家公司披露三季報。其中,710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了半年報(包括增長加速和虧損收窄),占比63%;683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60%;更有110家公司業績觸底反彈,由半年報凈利潤同比下降,轉為三季報凈利潤同比增長。記者注意到,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長及業績觸底反彈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化工、電子、電氣設備、汽車等行業。
4、工信部通報侵害用戶權益APP:易車等在列
10月27日,工信部發布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快狗打車、易車、永安行、脈脈、百果園、良品鋪子等App在列。
工信部表示,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件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上述App應在11月2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
5、三季度國內黃金消費量環比增近三成
中國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國內黃金產量繼續恢復,環比增長6.21%。
黃金消費方面,隨著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以及婚慶市場的快速復蘇,黃金消費明顯回暖,三季度黃金消費量實現環比增長28.71%。黃金首飾加工零售企業抓住金價上漲及消費復蘇機遇,加緊研發輕量化、高附加值產品,黃金首飾消費量降幅已大幅收窄。
6、我國食品添加劑相關企業達19萬家
近日,山東青島某蔬菜批發市場被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再次引發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擔憂。食品添加劑本身并沒有問題,但是亂用和濫用會引發惡劣的后果。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我國共有19萬家食品添加劑相關企業,廣東省以3萬家排名第一,山東、江蘇分列二三位。近年來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逐年攀升,2019年新注冊企業3.2萬家,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企業3.9萬家,同比增長56%,其中三季度新增1.6萬家。此外,全行業44%的企業注冊資本低于100萬。
7、三星會長李健熙去世
10月25號,韓國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在首爾三星醫院去世,享年78歲。作為韓國首富,李健熙的個人巨額遺產繼承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據韓聯社報道,李健熙名下的三星集團旗下企業股份總市值超過18.2萬億韓元,約合1078億元人民幣。根據韓國的遺產繼承稅規定,當繼承的遺產價值超過30億韓元時,遺產稅支付比例將高達50%以上。韓媒推測,這筆遺產的繼承稅將高達10.6萬億韓元,約合592億元人民幣。如何繼承這筆遺產將對三星集團未來的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8、看好“雙十一”提振效應 基金加倉消費股
國慶長假后,A股短暫拉升后轉入震蕩調整。盡管不少基金經理預判四季度市場可能維持震蕩走勢,但隨著“雙十一”臨近,部分消費類標的仍然頗有吸引力。上周,偏股型基金持股平均倉位明顯提升,消費板塊再獲青睞。
歷年“雙十一”前,消費主題基金水平發揮也比較穩健。Choice數據顯示,過去5年來,除了2018年外,在“雙十一”前的5個交易日,有統計的消費主題基金平均
凈值漲幅均為正(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且上漲基金所占比例均超過九成,2015年、2017年更是悉數上漲。
9、產能置換難度加大 水泥價格持續走強
近期全國水泥價格普遍出現持續上漲的態勢。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10月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已累計上漲超過2.8%,中南地區也開始逐步走強。江蘇、廣西、福建、河北、河南等地企業已紛紛發出漲價通知。
業內人士表示,水泥價格上漲一方面和旺季期間下游需求量提升有關,另一方面也和近期行業面臨環保限產政策及產能置換難度加大有關。
10、警惕!市場上已出現假冒數字人民幣錢包
在10月25日,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主題為“數字貨幣、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的分論壇上發出警報:“我們已經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假冒的數字人民幣錢包。所以和紙鈔時代一樣,人民銀行依然面臨著防偽和防假的問題,在紙鈔時代防偽和防假成本高,在數字人民幣時代,我們要降低防偽的成本,這就需要我們統籌建設數字人民幣的錢包生態,以便于老百姓識別。同時,另外一方面也要由運營機構開發自己的特色功能,提供更豐富的支付和金融產品?!?/p>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