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顯示,山東芯片產業在全國的排名在第十左右,這和山東經濟總量居全國三甲的位次不大匹配。
▲ 盡管青島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方面呼聲很大,目前還難有拿得出手的數據和企業個例
在芯思想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陸城市集成電路競爭力排行榜前10強中,長三角地區占有五席,分別是上海、無錫、合肥、南京、蘇州;珠三角地區只有深圳一個城市入圍;環渤海地區也只有北京一個城市入選;中西部地區則有三個城市入選,分別是成都、西安、武漢。
在青島正在學習的兩座城市中,上海提出推動集成電路全產業鏈自主創新發展,提升產業規模和能級,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和創新源,規劃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為2000億元。根據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經超過1700億元,其中設計業715億元,制造業389億元,封測業382億元,設備材料業218億元。
深圳的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位列珠三角地區首位,規劃到2023年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2000億元,其中設計業銷售收入突破1600億元。深圳市2019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超過1200億元,其中設計業達1100億元。
在工業方面剛剛“網紅”了一把的蘇州持續大力推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通過近十年的培育,目前已匯聚了全國氮化鎵材料生長及氮化鎵器件產業領域80%的國家重點人才計劃,確立了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國家隊地位”。目前蘇州市積極布局第三代半導體中下游環節,引進了英諾賽科、華功半導體、能訊高能、能華半導體等一批企業,率先構建氮化鎵產業完整生態鏈,并將技術產業化。
而在GDP規模方面與青島旗鼓相當的城市中,無錫當屬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計劃到2020年底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1200億元。2018年和2019年無錫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相信隨著華虹半導體無錫基地12英寸生產線和宜興中環領先大硅片項目的順利投產,1200億元的產業規模目標應該非常輕松達成。
青島目前在集成電路產業規模方面并沒有精準的數據,這也意味著盡管青島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方面呼聲很大,目前還難有拿得出手的數據和企業個例。華為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銳、韋爾股份、北京智芯微、華大半導體、中興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北京矽成、格科微構成的民間版“十大芯片企業”也基本上和青島沒什么關系。
▲ 大量的芯片生產都要靠國內企業來完成
這也是山東省芯片產業發展的縮影。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7月份,國內共生產芯片1389.5億塊,同比增長了12.7%??紤]到上半年疫情影響,整個半導體業并不景氣,這個增長率已經非常可觀。這其中,4個省市生產出來的芯片就高達1040.1億塊,占比高達75%。排名第一的是江蘇,截至7月份生產芯片440.66億塊,占所有產量的31.71%,接近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第二名是甘肅,產量是244.63億塊,占比約為17.61%。第三名是廣東,產量為199.6億塊,份額約為14.36%。第四名是上海,產量155.22億塊,占比約為11.17%。
相關數據顯示,山東芯片產業在全國的排名在第十左右。這和山東經濟總量居全國三甲的位次不大匹配。更何況山東是制造業大省,這也意味著山東的制造業還是相對比較傳統。從這點來看,山東尤其青島需要在芯片產業領域加把勁。
《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顯示,2019年國內芯片自給率僅為30%左右,2025年中國芯片自給率提升到70%,這意味著大量的芯片生產都要靠國內企業來完成。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產芯片正處于加速發展階段,芯片產業在政策扶持下有很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芯片產業十分復雜,包含芯片設計、制造、封裝、銷售等諸多環節。目前,能夠打通芯片產業全流程的廠商屈指可數,大多只具備某一環節的能力,這也意味著芯片行業依然具備著產業整合創新的空間。
大仲馬說:“誰若是有一剎那的膽怯,也許就放走了幸運在這一剎那間對他伸出來的香餌?!闭驹陲L口,看看周遭,“香餌”已經不多。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