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提速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攻堅行動見成效

    10月26日,記者從青島市口岸辦獲悉,2020年7月底至9月底,我市深入開展了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大干60天攻堅行動,全力推動通關便利化舉措落地見效。截至9月份,青島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進一步下降為41.9小時和2.25小時,較2020年6月份壓縮14.4%和42.6%,較對標年2017年壓縮57%和90%。

    實施流程再造持續壓縮通關時間

    優化流程加快驗放速度??诎?、海關、商務部門與各區、市密切協同,組織520余家口岸企業參加了6場便利化政策解讀會,鼓勵企業適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模式;青島海關進一步完善容錯機制,推動進出口提前申報比例由35%和44%升至42%和65%以上,較常規模式下壓縮通關時間約60%。實施進口礦產品“先放后檢”“分步檢測”等措施,2020年前三季度快速驗放進口礦產品3731批、總重2億噸。創新實施原油無儲罐裝卸國際中轉業務、保稅鐵礦“入區檢驗、出區核銷”、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等模式,前三季度青島海關進口鐵礦砂、糧食、肉類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7%、11%、64%,青島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儲肉進口口岸。

    創新監管提升通關效能。在全國首創實施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監管模式,開展業務102.8萬噸,吸引英、俄、美、巴西等原油巨頭在山東投資,布局建設“原油超市”。在全國首建啟用原產地證書虛擬審簽中心,審簽時長由半個工作日縮短至1小時以內。在全國首批實施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突破以單一企業或合同為單元的傳統監管模式,全面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企業占用資金近3000萬元。實施保稅混礦“隨卸隨混”監管模式,每票節約通關時間5小時以上,監管保稅混礦1091萬噸、10.25億美元,助推青島港由接卸港向物流港、貿易港轉型升級。

    公布時限提高作業效率。全鏈條梳理海運集裝箱進出口作業流程和時限,制作“一圖看懂”宣傳冊并向社會公布,提請社會各界對口岸作業效率進行監督。海事、港航和港口創新性推行“套泊熱接”作業模式,船舶靠離時間壓縮65%以上,半年節省船東運營費用3134萬元。試點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作業新模式,集裝箱在港區內不落地,避免重復吊裝、搬倒和堆存,累計完成“直提”“直裝”1.06萬個集裝箱,為企業節約成本800多萬元。

    規范口岸收費不斷降低通關成本

    督促公示形成經營自覺。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開發運行了企業自主更新收費公示系統,實施口岸服務收費動態管理,目前已有近200家口岸重點企業登陸平臺更新收費目錄。市發展改革委梳理港口收費項目,編制了《青島市進出口環節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收費目錄清單》,并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公布。借助專業機構力量,委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青島海運口岸集裝箱貨物跨境貿易便利度進行評價,公布了進出口環節收費項目成本,為廣大外貿企業經營提供參考。

    落實政策持續降費讓利。認真落實疫情期間港口收費調整部署,自2020年3月1日起,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收費降低20%,港口建設費階段性免收。山東港口青島港通過“云港通”平臺、微信公眾號進行公告,迅速清退已收費用,同時,出臺實施了《關于促進外貿增長的16條措施》,主動向社會作出讓利承諾,僅減免集裝箱庫場使用費一項近4000萬元,預計疫情防控期間降費讓利近1億元。深入落實海關查驗無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試點,2020年以來免除外貿企業費用4715萬元,進一步降低進出口環節通關成本。

    加強提示強化價格執法。市場監管部門制訂了《口岸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政策匯編(2.0版)》和口岸收費檢查“十步走”工作明細,編發了《致全市口岸經營服務單位及有關行業協會的提醒信》,向口岸服務企業定向發送收費政策提醒短信7.8萬余條,出動執法人員2738人次、檢查口岸服務企業1041家,針對口岸收費價格違法立案12起,督促退還多收費用864.67萬元。另外,開展“服務企業、剖析政策”宣講活動,向船東協會、物流協會和重點口岸服務企業等37家單位宣介有關價格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著力營造公正、公開、透明的口岸市場秩序。

    打造智慧口岸著力提升科技賦能

    加快口岸物流信息交換共享。充分發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大數據平臺優勢,在全面推進海運集裝箱提貨單、設備交接單電子化流轉的同時,協調省電子口岸研發運行了進口集裝箱拼箱線上換單功能,率先在全國實現進口集裝箱分撥提貨單電子化流轉,滿足了不同業務類型的電子化需求,業務辦理由至少跑三次變成最多跑一次,整體通關時效提升80%。目前,青島海運口岸進口集裝箱換單、押箱業務線上辦理占比已達90%以上。

    “互聯網+”支持復工復產。深化“一次辦好”“零跑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自動化碼頭107號、108號泊位臨時靠泊外貿船舶電子會簽審批,前三季度累計辦理自動化碼頭臨時靠泊530余艘次,支持新建碼頭泊位提前釋放產能。山東港口青島港依托“云港通”平臺,全力推廣“零見面”線上服務,線上繳費比例由原來的10%提升至80%以上,外貿進口集裝箱線上化受理占比達到70%,充分發揮疫情期間“零接觸”服務優勢。

    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我市將聚焦進出口環節的堵點、難點、痛點,進一步強化改革創新,持續提質增效,深入落實通關便利化改革舉措,加快推進口岸物流信息化建設,持續規范口岸經營服務收費,切實提升廣大企業獲得感,推動青島口岸營商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倚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