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作為中國區塊鏈發展的關鍵節點,被認為是“區塊鏈中國日”。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塊鏈,中央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年以來,中國區塊鏈政策、研究、應用步伐走上了快車道,尤其區塊鏈應用落地穩步推進。深圳市稅務局聯合騰訊區塊鏈持續深入探索“區塊鏈+稅務”場景,通過區塊鏈賦能稅務信息化,便利稅務服務,為企業降本提效、優化營商環境。
區塊鏈電子發票一年新增2300萬張
一年以來,深圳市稅務局和騰訊區塊鏈不斷探索“區塊鏈+稅務”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升級區塊鏈電子發票落地場景和應用模式,并在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的稅務信息化方面,上線“稅務-產業”聯盟鏈等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
截至10月中旬,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已開出3300萬張,覆蓋百余個行業,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增2300萬張。在今年疫情期間,區塊鏈電子發票及時落地不動產銷售、醫療、學校等新場景,“非接觸”特點也大大降低了病毒傳播的風險。同期還上線了免開發、免對接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極速版,為企業解決“發票荒”問題。區塊鏈電子發票以按需開票不收費、過程監控無死角、數據服務無盲區等特性在兩年多的實踐中體現了其特有優勢。
深圳四大政務信息平臺亮相
以區塊鏈電子發票為基礎,深圳市稅務局和騰訊區塊鏈持續拓展區塊鏈技術在稅務信息化領域的應用,陸續上線了解決融資服務、個稅信息核驗、破產事務辦理、跨部門數據共享等功能的四大政務平臺——“‘稅務-產業’聯盟鏈”、“自然人信息共享智慧平臺”、“區塊鏈破產事務辦理聯動云平臺”,“深圳四部門信息情報交換平臺”。
今年5月深圳市稅務局聯合騰訊、平安、欣旺達、中裝建設等四家企業上線的“‘稅務-產業’聯盟鏈”,使用跨鏈技術,打通稅務鏈、金融鏈、產業鏈的數據通道,使企業、金融機構、稅務機關共享聯盟鏈上的信息和能力,形成協同,從而降本提效。例如,企業在聯盟鏈上申請融資貸款,金融機構在聯盟鏈上可以同時取得稅務部門提供的發票申報信息和企業提供的生產采購信息、物流信息進行審核,使得納稅貢獻和納稅信用成為融資憑據,縮短貸款審批時間,還避免了放貸風險。
截至今年10月,“稅務-產業”聯盟鏈有近萬家企業入駐,涵蓋新能源、電子、智能硬件、建筑、裝飾等產業鏈上下游行業。
下一步深圳稅務鏈還將在聯盟鏈基礎上推出稅收數字錢包,納稅人可在鏈上歸集、查詢、展示和利用納稅數據。
個稅扣除項填報是否準確涉及人社局、住建局、教育局等多個部門,信息核驗工作存在協調難、處理慢、易泄露、不統一、難度大等問題。深圳市稅務局聯合騰訊區塊鏈共建“自然人信息共享智慧平臺”,支持11個政府部門共同參與,通過涉稅數據深度交換和共享,實現多部門間的個稅專項扣除數據核驗。
此外,在自然人信息共享智慧平臺上,區塊鏈人才補貼信息核驗應用也已上線。此舉是為了保證對深圳市符合條件的境外高層次人才的高效技術服務。申請人只需要網上填寫,線上自動完成審核,實現數據秒級實時校驗比對和反饋結果。既保證個人收入等敏感數據不被濫用和篡改,同時提高了數據交換效率和準確性。
破產企業的良性退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深圳市稅局聯合多部門成立了“區塊鏈破產事務辦理聯動云平臺”,這是全國首個運用區塊鏈技術優化破產事務辦理的平臺。
破產申請涉及參與方眾多,環節繁瑣,需要反復溝通協調,耗費人力物力。如核查債權人準確名稱、地址,調查經營場所和溝通渠道,以涉及50名債權人的破產程序為例,僅郵遞費、文件的打印裝訂費用便以萬計,相關差旅支出更是數額龐大。在新的平臺,破產管理人可在線發出債權申報通知、接收債權申報結果等一系列工作,還可以通過該平臺實時查看各個事項的辦理進度。
截至2020年10月22日,平臺已登記企業信息192家,辦理債權申報事項183戶,告知、聯系和表決事項超過17項。顯著提升了破產事務涉稅辦理質效。
“深圳四部門信息情報交換平臺”是深圳市稅務局聯合深圳市公安局、深圳海關、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運用區塊鏈技術助力提升部門聯合辦案能力和效率的信息交換平臺。
目前,區塊鏈技術作為提升稅收治理能力的新型技術手段,其價值已逐步顯現,讓可信數據上鏈流轉并產生價值,給誠信企業降本提效;通過政府部門間的數據信息共享,提高工作協同效率,提升政府部門的數據治理能力,改善企業營商環境。循序漸進將核心應用向區塊鏈應用遷移,仍將是下一個“區塊鏈中國日”到來之前,區塊鏈+稅務探索的主要方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