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玩手機會得黃斑病甚至失明”?聽聽專家怎么說
疫情以來,人們看手機的時間大大增加,網課、電子游戲更是對青少年的視力健康帶來極大負擔。近日,一則網絡傳言稱“手機中的藍光會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甚至引發黃斑病、眼癌、失明……”因為“手機強光直射眼睛會造成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劇惡化,患上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于眼癌,現代醫學根本無法治療,最終會導致失明?!边@是真的嗎?以后還能不能開心玩手機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就此咨詢了相關專家。
△網絡傳言。
什么是藍光,會導致近視嗎?
首先,藍光是波長在380-500nm之間的可見光。藍光廣泛存在于自然光中,能穿透眼球的全部結構進入眼底,可以對眼睛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在LED燈、電子屏幕中也有大量分布。但并不是所有的藍光都會造成傷害,有害藍光泛指高能短波藍光HEV光線,波長在380-450nm之間,而有益藍光波長為450-500nm之間,具有調節生物節律的作用,可幫助促進睡眠、穩定情緒、增強記憶力等。
△光的波長越長,能量越低。
中消協指出,電子產品中的藍光并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
上海愛爾眼科醫院近視防控專家張河表示,只有達到足夠的時間和一定強度的藍光照射才有可能造成視網膜傷害,不過處在成長期的兒童視力更容易受傷害。
藍光會導致黃斑病嗎?
眼底疾病又被稱為“眼癌”,包括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糖尿病導致的眼底并發癥,以及高度近視眼引起的眼底并發癥,黃斑裂孔,黃斑前膜等,大多對視功能的損害較大。
長期的藍光照射會使視網膜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從而引起視網膜病變等多種眼科疾病。但目前醫學界認為,影響黃斑病變的主要因素是年齡,而不是藍光。
上海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主任李勇表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一種老年常見病,嚴重時可導致失明,可通過治療維持視力。長期黃斑病或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會導致黃斑裂孔、黃斑前膜,引發視力下降,看東西變形,需通過手術治療。建議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進行OCT檢查。
藍光主要來源于哪里?
自然光是藍光的最主要來源。
而白熾燈和鹵燈中沒有太多藍光,且不會閃頻,是對人眼最健康的光源。
普通LED燈、節能燈、日光燈中藍光含量雖不高,但每秒50hz的閃頻會導致視疲勞,使近視度數增加。
白光LED燈會發射出大量高能短波藍光,白光越白,藍光量越高。一般LED燈分為白光、暖白、暖色三大類,暖白LED燈中的藍光比例大大下降,只有0.5左右,對人眼來說幾乎是無害的藍光。建議在使用LED燈時,首選暖白、暖色的LED燈。
手機、平板、液晶屏幾乎都是LED屏,LED屏跟LED燈一樣會發出很多藍光,這類高效高能藍光對眼睛是有所傷害的。如果長期對著白光LED屏,其藍光可以傷害眼睛的黃斑區,如果關燈在很暗的房間里開著最亮的手機長期使用,得黃斑變性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越白亮、顏色越艷麗,高能藍光就越多。白色光源中幾乎都含有藍光,而暖色光源中藍光很少。建議把LED屏調整為暖色光源,這樣可以大量減少有害藍光。
張河還表示,不能依靠防藍光眼鏡來防近視,其鏡片無法過濾所有藍光。此外,手游發出的凈紫外光譜比LED屏發出的藍光危害更大,沉迷游戲的“吃雞”少年們一定要注意時間控制。
生活中要養成怎樣的用眼習慣?
1.避免長時間連續觀看電子屏幕,兒童、青少年一次觀看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成人觀看1小時,休息5-10分鐘。
2.不要關燈玩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時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
3.選購LED燈時,建議首選暖白、暖色LED燈。
4.把電子屏幕調整為暖色光源,可以大量減少有害藍光。
5.正午不要直視太陽,否則藍光直接入眼,可導致視網膜損傷。
6.多接觸大自然,增加戶外運動,減少用眼和在室內的時間,每周不低于14小時的戶外運動,即每天至少2小時戶外運動,尤其要讓兒童、青少年處于發育中的眼睛有遠眺的機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