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天油品吞吐量超越1億噸
“非常時期”的“青島港速度”
記者 葛均艷
288天!油品板塊2020年吞吐量超越1億噸,就在剛剛過去的10月15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將這份成績單公布于眾。在今年這一“非常時期”,青島港用“提前10天超越億噸”、“同比增長10.2%”、“連續四年超越億噸”等破紀錄的數字,再次證實了這一提振士氣的“青島港速度”。
新業態發力提供旺盛產能
一場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企業都面臨發展路徑收窄的境況?!胺浅r期”的青島港直面疫情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在原有傳統業態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業務范圍,充分發揮航運、貿易、金融、物流以及臨港產業等要素的集聚效應,積極拓展新業態,實現效益增長的多點支撐,為特殊時期的企業發展夯實基礎。
作為企業發展年度大事,3月5日,隨著2萬噸保稅混兌調和原油通過董濰長輸管道送達東營地方煉廠,中國山東自貿區成立后第一個油品政策正式落地,青島港由此成為國內首個具有保稅原油混兌調和功能的沿海港口。借此,青島港開始向混兌調和領域不斷滲透,這也使得青島港的服務范圍、服務領域大大拓展。
實際上,近幾年來,青島港不斷將業務向原油現貨貿易、管道運輸等多領域輻射,與此同時,一個個新業態相繼落地,并在與傳統業務的碰撞與融合中,獲得蓬勃的生命力。其中,在全國首創的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方面,已經完成保稅原油混兌作業120萬噸。在開展跨大關區期貨原油船舶接卸中轉業務方面,已完成期貨原油接卸228萬噸。在外貿原油國際中轉、保稅原油復出口新業務方面,累計為當地貢獻6.88億美元外貿進出口貿易額。此外,還成功啟動青島地區外錨地大型船舶供油業務試點,完成船供油205萬噸,增幅超30%。
市場細分“原油超市”規模持續擴容
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加,作為“原油超市”的青島港,在日常防疫的同時,加強復工復產力度,一方面強化市場攻關能力,實現省內24家客戶592萬方長租罐使用協議簽訂和省外地區50萬方年度長租罐合同簽訂。另一方面,加大“倉儲能力”,完成了董家口港區42萬方保稅罐擴容,深入開展保稅現貨直銷業務,同時,提前啟用董家口中石化商儲庫,新增貨源106.4萬噸。
此外,“原油超市”還不斷優化生產流程,降低個性服務綜合費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端到端”全程物流服務,就在今年年初,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三期工程投產試運營,該管線打通了從黃海之濱到渤海灣畔的原油產業鏈“黃金通道”。實現了原油從碼頭到工廠的“門到門”運輸。
借力這條暢通的“供貨”渠道,山東神馳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煉廠直接受益,使得“原油超市”與煉化企業更加緊密地融為一體,為液體散貨處理及配套服務板塊轉型升級,提量增收奠定堅實基礎。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截至目前,管道直通服務煉廠達到11家,累計為地煉客戶節約成本20億元。
模式探索為“超速”發展提供內驅力
作為記錄的保持者和打破者,青島港在此“非常時期”取得的非常業績,都來自于企業內部高速運轉的“內驅力”,而此內驅力則是建立在企業在轉型期間的生產組織優化的探索。 今年以來,青島港努力強化突船疏港專題攻關,實現深水航槽直航、兩頭潮夜航、霧天靠泊28艘,推進了原油“先放后檢”政策落地實施。
同時,黃島-董家口“轉水+管輸”作業模式也發揮了巨大作用,截至目前已經完成“兩港過駁”13艘次,管輸增量112.5萬噸。青島港還建立“統一計劃、分級實施”集約聯動生產指揮體系,常態化堅持“每環節節約1分鐘”,壓縮船舶備卸時間,實現卸船作業增壓提速,創出“大型油輪平均卸速9068噸/小時”“董濰管道晝夜管輸11.3萬方”最高紀錄。
憑借強大的企業內驅力,在新業態持續發力的前提下,山東港口青島港不斷的擴大“原油超市”規模,用“速度”搶占業績,在非常時期,為行業再次“立標”。對于青島港來說,記錄從來都是用來打破的,哪怕是在“非常時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