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歐盟步步緊逼 歐美數字競爭日趨激烈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周武英)多年來,美國科技巨頭始終處于反壟斷調查和處罰的風口浪尖之上。近日,歐盟和美國等又步步緊逼,尋求加大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力度,且態度更為強硬。分析人士認為,各國在數字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或將使歐美乃至全球貿易前景更趨復雜?! ?/p>

    反壟斷頻頻發力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外媒關于歐盟加緊對科技巨頭監管方面的消息十分頻密?! ?/p>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11日報道,歐盟內部市場委員布雷頓稱,歐盟委員會正在研究推動進一步強化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工作。歐盟正在制定一份針對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的監管“黑名單”,涉及多達20家巨頭,美國的臉譜、谷歌、蘋果、亞馬遜等都將“入圍”,這些巨頭將面臨更嚴格的新監管措施,其中包括被要求與競爭對手共享數據、在收集信息方面更加透明等。  

    多家外媒10月15日報道,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可能縮小對亞馬遜的調查范圍,以加快對其訴訟進程,盡快限制美國科技巨頭在歐洲的市場力量。  路透社報道稱,當地時間15日,法國與荷蘭相關官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呼吁歐盟盡快成立新機構,專門監管谷歌和臉譜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以遏制其市場壟斷地位?! ?/p>

    早在9月20日,眾多媒體就披露了歐盟計劃尋求一些“新手段”對付美國科技巨頭的消息。以往,歐盟對美國科技巨頭的“懲罰”主要通過大量的反壟斷、避稅等調查。此次媒體披露的各種“新手段”包括,如果科技巨頭的市場主導地位被認為威脅到客戶和較小競爭對手的利益,則歐盟有權迫使其分拆或出售部分歐洲業務。布雷頓表示,擬議中的措施還包括將大型科技集團完全排除在歐洲單一市場之外?! ?/p>

    一系列行動顯示,歐盟委員會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的立場正越來越強硬?! ?/p>

    其他一些國家也在對美國科技巨頭提出要求。據報道,澳大利亞數字經濟嚴重落后,美國科技巨頭乘虛而入,對澳傳統媒體造成沖擊。澳大利亞官員曾表示,希望臉譜和谷歌能夠與澳新聞媒體分享其收入所得。日本反壟斷監管機構近日也對亞馬遜日本公司進行調查,發現其對供應商存在多項不當要求?! ?/p>

    除反壟斷調查外,不少國家已經認識到“數字稅”在當下數字時代的重要性。谷歌、蘋果等高科技巨頭為減少稅項支出,選擇在愛爾蘭等稅率偏低的國家注冊,招致法國、意大利等稅率較高國家的強烈不滿。從全球看,已經有30多個國家通過了征收數字稅的相關法案,這其中針對的大部分互聯網科技巨頭來自美國。法國方面10月18日表示,自今年12月起,法國將恢復對美國高科技企業等征收數字服務稅。根據法國2019年7月通過的相關法案,法國將對上述企業征收3%的數字服務稅?! ?/p>

    對于美國科技巨頭來說,壓力還不止于外部。10月7日,美國國會公布了一份針對蘋果、亞馬遜、谷歌和臉譜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報告,認定它們在關鍵業務領域擁有“壟斷權”,濫用了其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報告將作為美國制定相關法案的重要基礎。同時,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反壟斷部門也在加緊準備針對科技巨頭提起的訴訟。  

    劍指科技巨頭“軟肋”  

    從調查到分拆到業務出售到征收新稅,被瞄準的正是這些美國科技巨頭的“軟肋”?! ?/p>

    保護市場競爭性是一個常見因素。這些科技巨頭被指其反競爭行為阻礙了創新,減少了消費者的選擇,因此其權力需受到限制,需接受適當的監管?! ?/p>

    例如,臉譜被指在社交網絡市場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收購,旨在消除潛在競爭對手,保持壟斷地位;谷歌被指在推介自己的購物搜索引擎時,損害了較小競爭對手的利益,破壞了良性競爭。  

    內容審核也是這些科技巨頭被調查的一個常見原因。歐盟數字政策和反壟斷負責人瑪格麗特·維斯塔格曾表示,多年來,美國和歐洲使用的規則使社交媒體網絡等平臺不會因有爭議或欺騙性的內容而被起訴,但這種情況導致科技公司在控制用戶內容方面行動遲緩。內容審核已“迫在眉睫”?! ?/p>

    另外,美國科技巨頭收入巨大,但稅負較輕,造成不同利益方的利益失衡,這也是誘發其被調查的一大主因。以蘋果公司為例,“蘋果稅”為蘋果公司帶來大量收益。歐盟國家的反壟斷調查機構已宣布對蘋果旗下的蘋果支付和應用商店服務展開反壟斷調查?! ?/p>

    據歐盟委員會估算,科技公司的平均實際稅率僅9.5%,遠低于傳統企業約23%的平均水平。英國一家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過去10年,谷歌、蘋果等美國六大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圍成功規避稅款超過1000億美元。  

    數據隱私受到侵犯和“數據優勢”帶來的市場支配力也是令各國頻繁對美國科技巨頭施壓的原因之一。  

    歐洲制定了許多條款和協議來保護其用戶數據,但臉譜等科技巨頭卻屢屢在用戶隱私上“犯規”,歐洲和美國簽署的數據隱私保護條款也因缺乏明確的界定而出現爭議。  

    此外,“數據優勢”帶來的高度市場支配力,使科技巨頭能夠在平臺上設定規則,并且單方面為數據的訪問和使用設定條件。  

    博弈難以停息  

    過去10年,歐盟委員會對美國科技巨頭展開大量的反壟斷調查,開出多筆罰單,累計罰款金額超過300億美元。谷歌2015年被處以41.4億歐元罰款,2017年至2019年間又被合計罰款93億歐元。蘋果、高通、亞馬遜、臉譜和英特爾等也都被歐盟調查并處罰。例如,今年3月,蘋果在法國反壟斷案件中被罰款11億歐元;9月,臉譜因將歐盟用戶的相關數據傳輸到美國,將面臨愛爾蘭的28億美元罰單?! ?/p>

    面對調查和罰款,科技巨頭有時不得不緊急整改或表示妥協,如蘋果近來暫停收取“蘋果稅”,谷歌可能作出讓步以緩解歐盟對其收購Fitbit的反壟斷擔憂等。但是,美國科技巨頭依舊在電子商務和通信等關鍵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并在市場上“收割”驚人收入?! ?/p>

    在數字領域競爭中處于弱勢的歐盟、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已經認識到數字轉型的緊迫性,近兩年加大了對數字領域的投資。另一方面,由于實力對比難以在短期內扭轉,歐盟等對美國科技巨頭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  

    然而,反壟斷也并非易事。歐盟今年年底有望推出的數字服務法案,將通過修改規定使原先存在的反壟斷障礙得以消除,這使得歐盟和美國科技巨頭間本已尖銳的矛盾有進一步升級的風險。分析人士也指出歐盟委員會面臨的一些困難,例如如何界定哪些類型的數據可以分享以及誰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p>

    科技巨頭也未放棄抵抗。反壟斷調查和罰款僅傷及科技巨頭的皮毛,但被強制分享數據、分拆、出售甚至排除在市場之外則可能傷筋動骨。谷歌、臉譜、亞馬遜和蘋果等對于歐盟和美國監管機構的判定或予以反駁并拒絕,或表示收到罰單后將提起訴訟。例如,亞馬遜就認為美國國會的調查報告是“在自由市場上的誤導性干預”?! ?/p>

    盡管美國也對美科技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但出發點主要是保護國內市場的競爭性,保護美國消費者的利益。對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嚴格監管和“數字稅”等,美國更多的是表示不滿,甚至準備以加征關稅等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予以反擊。今年6月,美國突然宣布退出與法國等136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字稅協議,同時對數字稅展開調查,目的是威脅歐洲多國停止對美企收取數字稅?! ?/p>

    有分析認為,如果歐盟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強監管措施落地,勢必加大歐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使歐美乃至全球貿易前景更趨復雜。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