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耿美艷)“這一年多來,孩子在學校不但吃的飽,而且吃的好,身體壯實起來,也漸漸的愿意跟人交流了?!鼻鄭u膠州市洋河鎮油坊小學陳佳慧姥姥感激的說,“政府的營養午餐政策,減輕了家里經濟負擔,解決了我們家一大筆開銷”。
像小佳慧姥姥這樣感慨的家長不計其數。小佳慧父母離異,由姥姥照顧她和弟弟,家庭收入微薄。入校時,小佳慧很瘦弱不喜歡與人交流,姥姥每天中午騎著三輪車接她和弟弟回家吃飯。2019年3月開始,膠州市政府實行農村中小學生營養午餐“補貼”后,解決了姥姥中午必須接送佳慧回家吃飯的后顧之憂。
據了解,為有效解決中小學生在校午餐問題,提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膠州市政府從2014年到2019年連續6年將全市中小學標準化食堂建設列為市辦實事項目,按照“一校一策”“能建必建”的原則,6年時間先后投資7250萬元,新建、改擴建95所城區和農村公辦中小學的103個食堂達標成為“青島市級學校標準化食堂”;自2017年,青島膠州市每年投入1200萬元,為全市47所農村中小學生每人每天免費提供一盒優質牛奶;2019年3月,又率先山東省實施農村義務教育段學生營養午餐工程,由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每年投入5100余萬元,在家長承擔1元午餐費的基礎上,按照小學每生每天8.5元、初中每生每天10.5元的標準,為全市47所農村中小學的3.1萬名學生配備“營養午餐”。
“1塊錢,能吃到土豆紅燒肉、宮保雞丁、肉丸子、鱈魚魚丸,每天換著來,比家里的花樣多?!鼻鄭u膠州市第十九中學七年級學生王子晗高興地說。
為了讓農村學生既要吃得飽、又要吃得好、更要吃的均衡,該市專門聘請專家參照有關營養標準,結合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和本地飲食習慣等情況,分別制定小學和初中營養午餐帶量食譜4套,供學校參照執行。
“每套食譜中,三菜一湯是要求,頓頓有肉成標配,學生每周都能吃上魚制品,真正做到了營養午餐有質有量,還專門成立了“膳食委員會”,聯合家長進行監管,讓學生吃得有滋有味?!蹦z州市里岔小學校長劉學友告訴記者。扎根農村38年的膠州市鋪集鎮鋪集小學、全國優秀教師李日華感慨地說:“營養午餐計劃覆蓋范圍之廣、財政投入之大、學生受惠之多,不但在膠州市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在山東省、全國也不多見?!?/p>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質量如何抓落實,這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為此,青島膠州市教育和體育局對學校食堂食材來源有明文規定,做到采購主副食品及相關產品100%索證索票,采購記錄詳細備查,原材料情況信息實時公示、公開等。記者在青島膠州洋河小學的食堂倉庫里看到,各種糧油米面被整齊擺放,來源都被清晰標注。
“‘營養午餐’是膠州‘鄉村振興計劃’的真實寫照,肩負著義務,也承擔著責任,不僅要讓孩子吃飽,還要吃好?!鼻鄭u膠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加波說,“食材安全,是校園食品安全的源頭,一旦食品出現任何問題,可以迅速追溯源頭核查。我們在實施過程中,嚴格落實大宗食材政府統一招標,嚴格規范食堂操作程序,加強安全檢查,做好專項資金監管,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到學生身上。”
說到學校的營養午餐,膠州市鋪集鎮鋪集小學三年級學生李欣然的父親李志話語里透著滿滿的幸福感,“我們夫妻中午不回家,以前孩子經常吃早晨的剩飯?,F在好了,有了營養午餐,每天只要1元錢,孩子就能天天吃到可口的飯菜了,這在我們自己家里也做不到。既緩解了上學壓力,我們白天也能安心務農務工了?!?/p>
“膠州正在全力打造開放之城、智造之城、高效之城、品質之城、幸福之城,將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彰顯民生溫度,增加人民福祉。”中共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畢維準告訴記者,“農村中小學生營養午餐工程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改善和提升了農村教育品質,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膠州市黨委政府必須持之以恒地做好。這也是基層黨委政府的一項農村‘脫貧幫扶’的最具體體現?!?/p>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