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國際財經一周大事回顧(10月11日~10月17日)

    10月12日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兩名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以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與形式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歐洲中央銀行啟動針對數字歐元的公共咨詢,旨在廣泛聽取公眾對數字歐元項目的意見,評估其需求。

    10月13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世界貿易組織發布歐盟訴美國大型民用飛機補貼案貿易報復水平仲裁報告。仲裁結果顯示,歐盟有權每年對不超過39.9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實施加征關稅等貿易報復措施。

    世界銀行宣布,世行執行董事會已批準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20億美元資金,用于資助其購買和分發新冠疫苗、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和治療等。

    10月14日

    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舉行視頻會議,同意將最貧困國家債務暫緩償付期再延長6個月至2021年6月底。

    10月15日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0月10日的一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環比上升5.3萬至89.8萬,扭轉了此前1個多月持續下滑的態勢。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由于中國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新冠疫情、支持經濟復蘇,今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正增長,成為全球經濟的積極推動力。

    10月16日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由于歐盟峰會排除了與英國達成類似于歐盟與加拿大全面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英國將做好無法與歐盟達成協議的準備。

    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大幅增加財政支出應對新冠疫情影響,2020財年(截至今年9月30日)美國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13萬億美元,遠高于上一財年的9844億美元。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