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大數據賦能產業躍升 開啟青島“智變”之路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宋佳)與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數據已成為新時代舉足輕重的新型生產要素,其應用及影響無遠弗屆。對企業來說,能否抓住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與產業數字化轉型新機遇,是決定能否實現“躍遷”的重要一環。

    在近日舉辦的2020青島市大數據秋季論壇上,業內專家就如何加速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如何讓數據要素的分配更加“有數”、如何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等議題展開探討。

    數據成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

    當前,大數據正在對人類生活、社會生產、城市治理產生深遠的影響。數據顯示,2019年,以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的平臺類運營技術服務達到2.2萬億元,為一批大數據平臺和獨角獸企業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今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明確提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個要素領域改革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首次與其他傳統要素相并列。

    “這意味著,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數據和其他要素一起參與到價值創造的過程中,并形成了新的生產力,對推動我國經濟轉向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鼻鄭u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秘書長任保東告訴記者。

    國家層面的支持是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大數據產業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有越來越多企業已經嘗到了由大數據分析預測帶來的甜頭?!邦A測是大數據的核心價值。比如,以前企業在做決策時大多是從因果分析的角度進行經驗預判,現在有了大數據技術后,通過一定的算法或模型,企業可通過大批量的數據關聯性分析來做趨勢預測研判,這樣企業就無需一定要通過深入研究找到原因才能判斷下一步該怎么做,既提高了預測的精準度,也提高了決策的效率?!比伪|對記者解釋道。

    此外,如何實現數據的匯聚整合、協議共享、交易流通等也是目前掣肘大數據發展的難點。對不少行業而言,當務之急就是思考如何有效獲取和挖掘用好數據價值,開發數據增值產品和服務,這已經成為企業再發展的重要新動能。

    青島薩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武保權告訴記者,在政府和企業中存在著海量數據。企業之間通過項目和業務的交流也能帶動數據的流動??缃缛诤?、探索新場景等形式能將數據發揮出更大價值,政府數據、社會數據及行業數據也隨之產生倍增作用,企業也將獲得更大發展。

    賦能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升級

    “智”聯萬物,“數”聯未來。近年來,青島市大數據產業的融合發展也正從慢熱駛向快車道。為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青島市出臺《數字青島發展規劃(2019-2022年)》,提出了數字青島建設的五項基本原則、五大主攻方向、九項主要任務、十三項重點行動計劃,確定了未來四年發展的總目標——打造“數字山東”引領核心區、“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區;在《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中,青島市從加強要素資源供給、集聚數字經濟人才、激發數字經濟活力等方面提出了17條具體的政策措施;在《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大數據服務指導意見(試行)》中,鼓勵政府向社會購買大數據采集等服務,以此釋放青島大數據產業市場主體活力。在今年5月發布的中國大數據發展報告中顯示,青島大數據發展指數排名正式躋身全國前十強,相比于2018年上升6個位次。

    任保東認為,青島市大數據產業發展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一方面,青島可以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利用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機遇,加大力度開放市場給本地、外地的大數據企業,吸引更多大數據企業落地發展,支撐和推動制造業等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通過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形成產業新模式和新動能。比如,傳統制造業可通過大數據賦能轉型為制造服務業,為青島發展現代服務業增添生力軍。

    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制造業的做大做強是筑牢實體經濟的必由之路。作為長江以北第3個GDP過萬億的城市,青島的資源稟賦可圈可點。從產業結構來看,以制造業而遐邇聞名的青島擁有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涵蓋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36個,孕育出的海爾、海信、青啤、澳柯瑪等一批制造業龍頭企業走向世界。

    對于青島來說,深挖大數據的資源價值,亦是一把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基于大數據技術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產業鏈中的工廠、設備、生產線及供應商、產品和用戶之間的壁壘,實現跨設備、跨廠區、甚至是跨地區的互聯互通,推動制造產業體系智能化、數字化升級。

    任保東以國內某企業集團向記者舉例:近年來,該企業集團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品品種與系列齊全的裝備供應商,轉換思路成為全場景智慧賦能商。與以往不同的是,企業不止是售賣設備的產品供應商,還在大數據的支撐下,以數字化彌補物流、備件等制造業發展短板,降低客戶產品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形成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不僅提高了售后服務效率,還開拓了新的服務市場領域。

    讓數據要素分配更加“有數”

    安全與發展是數據要素的一體兩面。在2020青島市大數據秋季論壇上,工信部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應邀對《GB∕T36073-2018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貫標工作進行宣講。記者了解到,DCMM是我國首個數據管理領域的國家標準,目的是加強企業自身數據資源的利用和安全保護,進一步規范我國數據資源的管理。

    增強企業自身對保護數據安全的意識和管理是基礎一環,數據的保護還與數據的產權性質密切相關。任保東認為,數據與土地、資本或者勞動力等其它生產要素不同,目前數據的確權問題還亟待解決,“數據究竟屬于誰”尚缺少法律法規依據,與數據確權、定價相關的行業標準和市場準則等體系急需建立。

    讓數據要素的分配更加“有數”,還需打通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鴻溝?!爱斍白钔怀龅囊粋€問題是,數據需求方無法和數據提供方實現精準匹配。因此,要想從社會層面上充分發揮大數據價值,最重要的是需要打通數據供給側和需求側之間的壁壘,搭建起數據供需信息交流的平臺。”任保東補充道。

    在論壇現場,公布了入選“2020年度青島市數字經濟試點園區”“2020年度青島市大數據示范型企業、高成長型企業”的獲獎單位。記者獲悉,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此前組織開展申報評選工作,最終認定青島國際創新園等6家2020年度青島市數字經濟試點園區、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2020年度青島市大數據示范型企業和建投數據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等20家2020年度青島市大數據高成長型企業。首批“數字經濟創新交流示范基地”同時公布,海爾卡奧斯等8家示范基地獲此殊榮。

    青島薩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入圍此次大數據示范型企業之一,武保權告訴記者:“資源和人才的創新集聚不僅搭建起政企間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還打通了企業之間資源共享和宣傳的渠道。未來,園區和企業將充分發揮大數據示范引領作用,對于促進大數據企業在青島集聚發展,加速推動青島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p>

    “此次評選也是為政府和企業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搭建數據供需平臺的一個重要環節”,任保東告訴記者,下一步,青島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將抓緊數字化發展機遇,做好政企間的橋梁和紐帶,推動形成大數據發展合力,助力企業提升數據管理能力,挖掘數據價值。使大數據產業成為推動青島市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數字青島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青島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