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文旅部門及旅游企業的大數據顯示,在各地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前提下,人們旅游休閑消費熱情“爆棚”,創造出一個名副其實的“超長黃金周”。
文旅活動精彩紛呈
從旅游大數據來看,紅色旅游、夜間旅游、鄉村郊野旅游是最大的亮點。
驢媽媽旅游網8日發布報告介紹,在山水名勝、歷史人文、主題樂園等出游主題熱度不減同時,這個“黃金周”,夜間旅游、紅色旅游游客人次增幅最大。尤其是假期前兩日,紅色旅游相關咨詢和預訂量較今年端午節假期增長超出3倍,其中,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等深受游客喜愛。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滬上納入假日監測統計的8家紅色主題類景區(點)在國慶前7日累計接待15萬人次游客,人們通過參觀這些景區景點厚植家國情懷?!?/p>
驢媽媽平臺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國內夜間旅游產品預訂量同比上漲27%,其中上海黃浦江夜游、廣州珠江夜游、重慶兩江夜游等人氣最高。美團研究院也預測,夜間經濟在這個“黃金周”消費中將占據重要地位。
隨著鄉村振興推進,更多居民愛上周邊游、近郊游,鄉村民宿消費“走俏”。飛豬平臺數據顯示,假期期間該平臺上鄉村民宿訂單量同比增長68%。馬蜂窩數據顯示,國內民宿客單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2.97%,“當地游”的客單價也較去年同期上漲31%。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統計,假期前5天,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各景區點接待游客22.78萬人次,同比增長290%。
文明理性出游方式蔚然成風
驢媽媽旅游網數據顯示,10月3日和4日,國內周邊游進入高峰期,且相較于往年熱度更高,錯峰出行游客明顯增加。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即便在作為游客返程高峰期的7日,滬上150多家主要景區(點)共接待游客104萬人次,同比增長25%,折射更多市民游客錯峰出游。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何建民分析,與往年假期游客前往景區有明顯的“潮汐”特征不同,今年假期更多居民通過錯峰方式出游,這也是眾多景區接待量恢復程度較高甚至實現同比增長的原因。
“預約旅游”已蔚然成風。在攜程平臺上,國內已有超過1萬家景區提供預約預訂服務,越來越多的景區通過信息化手段來保障游客的參觀體驗。另據《5A景區數字文旅發展水平調研報告》,我國5A級景區在線預約比例已達94%。
更多游客“寓學于游”。驢媽媽旅游網平臺上預訂景區電子導覽、含人工講解套餐等產品人次較去年國慶假期增長35%。驢媽媽董事長王小松分析,隨著我國居民旅游休閑消費升級,游客不僅希望住得舒適、吃得地道,也希望深度了解目的地的歷史文化,人們正在享受更美好的“詩和遠方”。
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