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繼往開來再出發,學思踐悟勇探索。
8月31日,青島市第四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正式開啟了全方位體悟的“深圳時間”。講好體悟實訓故事,就要求所有隊員多融入、多體驗、多思考、多總結、多交流,將在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收集起來,形成一個個生動的深圳故事,這也是最直接體悟深圳精神、深圳經驗的具體體現。
下面讓小編帶你一起走近體悟實訓隊員眼中的深圳,聽他們講述深圳故事。
2020年9月15日 晴
因撰寫調研報告的緣故,我與深圳圖書館結了緣。
起先,我是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深圳中心圖書館的——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人,能到圖書館看書嗎?要辦圖書卡嗎?能找到我要查詢的資料嗎?能借回公寓讀嗎?
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掃碼、關注小程序、填寫證件號碼,3分鐘后,電子讀書證辦理妥當,順利進入圖書館,并且一次可借出5本圖書1個月,不需繳納押金。
圖書館工作人員還暖心提示,完善個人信息升級讀書證可以借10本書,還書可以在任何社區自助圖書館和讀書亭還,不必專門到圖書館來。
進入圖書館,一副《“圖書館之城”分布圖》進入我的視野,上面介紹到,深圳目前擁有公共圖書館653家,其中市級公共圖書館3家,區級公共圖書館9家,街道及以下圖書館641家,另外還布點自助圖書館(含書香亭)296個。2018年進館讀者達到2954萬人次,文獻外借1370萬冊。
為盡快找到資料,我使用了線上搜索功能,9家市級圖書館藏書在該系統上都能找到,而且文獻介紹、借書說明非常詳細,在哪個圖書館的幾樓、哪排書架的第幾層都標示得明明白白。
廣泛覆蓋與精準投放,貼心服務與智慧便捷,深圳公共文化服務為何如此 “優秀”?
據了解,深圳全民閱讀工作起步較早,2000年起就開始密集舉辦相關活動,逐步形成了從政府到民間、從企業到社會、多層次、多主體的閱讀組織網絡,把開展全民閱讀作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基礎工作,使閱讀文化在全社會生根開花。
在全國首創讀書月,迄今已成功舉辦16屆;加強閱讀主陣地建設,全力打造“圖書館之城”和“10分鐘閱讀圈”;推動閱讀載體創新,打造了國內第一家“全民閱讀網”,推出掌上書城APP;率先實現閱讀立法,2016年《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開始實施,為全民閱讀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19年首次發布的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中,深圳在城市閱讀指數、個人閱讀指數和公共閱讀服務指數3個榜單中均位居榜首。
金庸曾評價道:“對一個城市的認同開始于,也著眼于對這個城市的文化認同,深圳,正在成為因讀書而受人尊重的城市。”我們不光要相信資本的力量,也要相信文化的力量,不僅要學習深圳的硬實力,也要學習深圳的長遠眼光。
目前青島市在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中排行第四,在城市個人閱讀指數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位置比較靠前,但在城市公共閱讀服務指數排行榜中卻并未上榜,這表明我市在公共閱讀服務方面所做的工作與群眾需求差距較大。
回溯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歷程,城市強大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創意能力、創造能力與閱讀密切相關,無數大膽的設想和創意都來源于持續閱讀與勤學善學,支撐這座城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奇跡和文化奇跡。
我們應當以閱讀驅動創新文化,重視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育,鼓勵廣大市民發散思維、勇于創新,充分釋放城市的創造力;應當以閱讀提升市民素養,讓閱讀作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和終身學習、提升素養的有效工具,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增添動力;應當以閱讀完善公共文化體系,優化閱讀資源配置,解決區域差異和群體差異,不斷增加人們在這座城市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八組 徐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