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一流的城市治理,既是科學化、智能化的,也是人性化的、精細化的。
建筑垃圾處置一直是城市發展建設中的頑疾,尤其是運輸建筑垃圾的渣土車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更是城市治理中的痛點和難點。但在深圳體悟實訓的時間里,我發現深圳的渣土車干凈整潔、行駛規范,完全顛覆了我對渣土車超高超載、沿街撒落、亂闖紅燈的“任性”印象。
通過對實訓單位華訊方舟天谷建設項目的調研和相關部門了解,發現近年來,深圳通過采取法治化、市場化手段,從建制、管理、治患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對渣土車實施了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并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新路徑。
排隊進入施工工地的渣土車
01.建章立制·進行廢物源頭減排
2019年12月,深圳市政府發布《建設工程建筑廢棄物排放限額標準》和《建設工程建筑廢棄物減排與綜合利用技術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提出建設工程建筑廢棄物排放限額指標,明確建筑廢棄物減排與綜合利用技術措施,從源頭控制建筑廢棄物的產出,以此減少渣土車數量和運輸頻次。
華訊方舟云谷項目
02.智慧加持·提升運輸車輛標準
自2018年起,深圳連續出臺相關規定,明確渣土運輸車輛標準,采用政府補償+補貼形式,將原先12000輛傳統渣土車整體更換為新型智能自卸車(渣土車)。
新型自卸車雖然相較于傳統渣土車運載量小,但在安全性、環保性以及運輸成本方面優勢明顯。新型車輛全部達到國五環保排放標準,標箱標載,加后蓋防遺灑,容積不超過12方。
車輛全部安裝GPS定位系統,前后部均安裝有攝像探頭,同時裝有右側盲區智能輔助提示系統、危險駕駛行為管控系統等,既能通過車輛網形式,實時與監管平臺相連接,實現全程監控,又可以通過智能系統有效預防交通事故。
如此,用“互聯網+渣土車智能管理系統”為“任性”渣土車帶上“緊箍咒”。
03.加強教育·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為了讓渣土車駕駛人充分熟悉線路交通情況,深圳推動各企業制作渣土車安全行駛路線指引圖,內容包括路線概況、隱患分布、注意事項等功能,事故多發路段、變道減速處、行駛注意事項等均得以在圖上展示。
為了讓每起交通事故警示作用直達每位駕駛人,解決以往學習弄虛作假的問題,深圳交警在官方微信賬號“深圳交警”上開設了專門針對渣土車駕駛人的“微課堂”模塊,涵蓋事故警示視頻和交通法規知識等內容,要求所有駕駛人每周在線學習,通過學習不斷提升安全駕駛能力。
行駛中的渣土車外觀整潔04.嚴格管理·形成協同治理閉環
深圳成立了由安監、交通、住建、城管、交警等相關部門組成的泥頭車(渣土車)整治辦公室,多部門聯動形成治理合力。
一輛車從出工地到處置場,需經過清水沖刷、人工檢查、電子錄像等多道程序,確保輪胎、車表面均無泥土,防止出現路面撒漏。由于深圳交警已將全市渣土車納入重點車輛監管系統,對其實現了戶籍化、精細化管理,車輛超速等違法行為可實現精準到人的非現場執法,也讓渣土車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而一旦發現問題,司機、建設單位,開發商將一并受罰,且處罰金額高昂。比如:
車輛帶泥上路罰款200元,遺灑污染路面每平米罰款200元;超速不僅扣分罰款,還將計入公司誠信檔案;超載被抓獲時,罰款最高達35000元。違法成本的提高,同樣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渣土車撒漏、超載行為的發生。
對出工地的渣土車進行沖洗
04.成立協會·加強行業自治自律
深圳市自卸車(渣土車)協會2012年1月成立,既是行業有序管理的風向標,又是綜合服務中心和溝通交流平臺。
深圳市實行渣土車運輸“兩牌兩證”制度,除法律規定的車輛號牌和司機車輛駕駛證外,還委托和監督自卸車(渣土車)協會頒發“檔案號牌”、對培訓合格的駕駛員核發“備案合格證”,以此作為企業具備運輸資格和車輛上路運輸的要件。
沒有“兩牌兩證”的泥頭車不允許上路,從而迫使“散兵游勇”和無資質泥頭車退出深圳運輸市場。協會成立以來,在制定了《深圳市自卸車協會沙石運輸企業會員單位自律公約》等行業規章、提升行業管理的同時,積極配合城市管理、交通等部門,組織完成了新型密閉式運輸車輛的更換,全面規范渣土車運輸秩序,高效自主解決行業難題,使渣土車行業邁上良性競爭的軌道。
一輛渣土車,也是一座城市治理水平的縮影。深圳的做法,給“任性”渣土車這一城市頑疾過程中開出了一劑“良方”,也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確實,治沉疴需用猛藥,渣土車的綜合治理,離不開政府部門協調聯動、常抓不懈,但同時也需要我們解放思想,站在時代發展前沿,充分利用法治化、市場化、智能化的手段零容忍、動真格,把違法違規行為“扼殺”在搖籃。
城市的治理既要善于用綜合手段打造城市“最強大腦”,也要懷有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和巧心。堅持問題導向,直擊“痛點”、消除“癢點”,如此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城市管理水平,我們的城市管理才會不失溫度。
七組 張玉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