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通訊員 王作巖 劉藝璇
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進城的跨河大橋,名叫“城陽大橋”。
這里的“城陽”,指的是向東1500多公里的青島市城陽區。除了“城陽大橋”,成縣還有“青島路”“青島產業園”等一批帶有鮮明青島元素、城陽印記的地理標識。
隴南成縣“城陽大橋”
相隔山與海,共用一個名,折射出的是城陽和成縣兩地群眾跨地域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認同,流露出的是27萬成縣人民與青島市、城陽區在東西扶貧協作道路上結下的深情厚誼。
在過去的三年多里,青島市和城陽區堅持“脫貧時限有止境,東西協作無止境”的工作思路,不斷推動東西扶貧協作由單向交流到雙向互動深化,由政府層面到社會層面縱深拓展。據統計,青島市和城陽區累計幫扶成縣1.4678億元,其中青島市幫扶資金9541萬元,城陽區5137萬元。
東西部扶貧協作,讓城陽和成縣凝聚了跨越千里的親情,成為了最為親密的兄弟、最為親密的戰友。城陽與成縣,攜手并進、協同發展,在人才支援、資金扶持、產業合作、特色農產品銷售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驕人成績,充分演繹了先富帶后富的生動實踐,打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城陽樣板”。
真情實意幫扶投入——
援助成縣資金每年平均增長10%
9月14日,城陽區考察團抵達成縣,開啟為期數日的實地調研。一路上,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來走親戚的!”
做好扶貧協作工作的前提,是摸清真實的貧困狀況,而扎實的實地走訪調研,則是對癥下藥拔窮根的關鍵。
城陽-成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
在過去的三年多里,城陽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先后4次帶隊赴成縣對接推進東西部協作工作,城陽成縣雙方領導共開展對接互訪14次,召開聯席會議14次。在對接交流中,城陽區確立了“應成縣所需、盡城陽所能”,用真情、傾真心、盡實力幫扶的總原則;提出了依托成縣資源、人力優勢,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動員城陽各方面廣泛參與,把東西協作領域向旅游、教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領域拓展的總體思路。
通過這種高頻次黨政互訪、干部交流,雙方之間很快建立起精誠團結、密切配合的協作關系。城陽區結合成縣脫貧工作實際,加大政府援助力度,慷慨解囊,拿出大筆“真金白銀”支持成縣補短板、強弱項。
二郎鄉是成縣一個貧困片區鄉鎮。得益于城陽區東西協作幫扶,當地農產品加工產業和人居環境改造都有了很大提升。
“加工土蜂蜜是我們的主要產業,去年我們收到40萬元的扶貧資金,全部用在了生產線改造和產品加工包裝升級,去年一年我們的合作社就增收60多萬元?!倍舌l鄉黨委副書記梁文軒介紹說,以前合作社產的土蜂蜜量少價低,只能在當地銷售,通過扶貧資金注入,合作社對產品進行了品牌包裝并打通了電商銷售渠道,現在不僅可以銷售到全國,價格也比原來翻了一番。
去年,城陽區對口幫扶二郎鄉的河套街道捐贈了80萬元,二郎鄉借機集中開展人居環境治理、推進拆危治亂工作。坑洼不平的路面變得平坦干凈,老舊的民居也粉刷一新,一批危房荒院得到了改造,既美化凈化了村容戶貌,又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
村民正在采摘萬壽菊
武壩村村民82歲的岳永彩就是受益者之一。老人和小外甥女相依為命,養了一輩子蜂,一年從頭忙到尾收入也不過三千元,多年來一直住在老房子里,一下雨屋頂就漏雨,屋外則是一地泥?!皼]想到老了還能住上新房,你看看我家現在多好,房頂重新做了墻也刷了,外面的路也都是水泥的了,還送了新家具?!闭f起家里的變化,老人一個勁地道謝。
2018年7月10日,成縣遭遇暴洪災害,全縣17個鄉鎮大面積受災,城陽區挺身而出,捐助200萬元救災資金,用于成縣基礎設施恢復。2019年,城陽區援助成縣近千萬元,今年以來,城陽區已援助成縣1170萬元,主要用于就業幫扶、技能培訓等……目前,城陽區已對成縣形成市、區、街道三級立體式財政援助資金支持體系,實施扶貧協作項目77個,涵蓋產業協作、人才培訓、教育醫療、勞務協作等多個領域。
產業扶貧是根本之策——
扶貧資金50%以上用于產業扶貧
9月17日,當記者來到成縣萬壽菊種植及葉黃素產業園項目基地時,施工人員正在加緊建設鮮花發酵池。
“為了推廣萬壽菊種植,城陽區和成縣專門拿出一部分扶貧資金用于農戶的種植補貼,普通戶每畝地補貼500元,貧困戶種植補貼800元。前段時間收獲季,平均畝產達到三千公斤,每畝地平均收入三千元左右。”青島佳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賢軍介紹說,目前訂單萬壽菊種植規模已達2萬畝,涉及17個鄉鎮,帶動農戶7164戶以上,其中貧困戶3174戶,育苗及種植期間解決富余勞動力2400余人,實現了當年種植當年見效.
利和萃取隴南萃取項目廠房建成外觀
這是城陽與成縣東西協作扶貧結下的碩果。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城陽區緊緊抓住產業合作這個牛鼻子,先后組織50余家企業赴協作地進行產業合作對接,在成縣建設了城陽產業園區,開工建設及投入使用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3.1億元,目前已實際投資0.98億元。
除產業扶貧外,城陽區還充分發揮市場輻射帶動作用,開拓消費協作有效途徑:在青峰社區、區政府機關餐廳設立“隴貨安貨入青”農特產品體驗店、銷售點;在城陽市民節、青島世界韓商合作大會、等活動設立協作地區特色農副產品展銷專場;在城陽融媒體開設消費協作公益廣告專欄、動員職工、社會組織等社會各界采購協作地產品。數據顯示,近年來青島市和城陽區各界累計采購銷售成縣特色農產品金額達6305.8萬元。
全區動員參與協作——
結成“對子”同奔小康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成縣勞動力外出就業受阻。可2月21日傍晚6點,30名成縣務工人員,卻乘坐飛機順利抵達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靶那楹芗?,這是我第二年來青島了。本來以為有疫情工作不行了,沒想到企業還包機票把我們接過來,這樣的待遇哪里找啊!”來自成縣的簡友富高興地說。
簡友富以前在成縣當地打零工,現在青島國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壓模工作。初來時他不懂技術,公司專門對他進行了培訓,兩年的時間他已經成為熟練工。簡友富告訴記者,他把媳婦也帶到了青島,兩個人一起上下班,住宿有宿舍、吃飯有餐補,年收入近十萬元,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因為手頭寬裕了不少,去年過年回家,簡友富還給家里添置了新的洗衣機和電冰箱。周圍的親戚朋友紛紛前來打聽想要去青島工作,簡友富就熱心地為企業當起了介紹人。
自建立扶貧協作關系以來,城陽、成縣兩地立足人力資源供需矛盾的現實,積極搭建勞務輸轉平臺,優先為有意愿轉移就業的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開通了貧困群眾就業“直通車”,搭建起就業“連心橋”。
利和萃取隴南萃取車間
2018年,“城陽區-成縣東西勞務協作現場招聘會”在成縣舉辦,4800余名求職者參加了現場招聘,600余人向城陽區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提報了求職需求,達成就業意向180余人,有11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城陽就業。2019年,城陽區吸納甘肅貧困人口來青穩定務工就業人員150人,省內就地就近就業426人,其他地區就業33人,培訓貧困人口231人。今年以來,針對成縣勞動力就業受阻、城陽企業用工緊缺的矛盾,城陽區加強協作調度,率先啟動勞務協作,先后組織陸續四批成縣務工人員抵達城陽區務工,其中建檔立卡人員74人,就地就近就業499人,新增到其他協作地區就業3人。
企業深度參與勞務協作,是城陽全區總動員參與東西扶貧的縮影。城陽區不斷探索“組團式”幫扶,推動幫扶重心下移、橫向拓展,實現精準對接、互利共贏。目前,城陽區8個經濟強鎮實現了全覆蓋結對幫扶,12個村社區、11家企業、2家社會組織、21所學校、2家醫院與成縣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通過各類結對渠道,城陽區社會各界踴躍相助,共捐款捐物達1490萬元。
這些幫扶對子,實打實開展行動,通過一個又一個項目和活動助力成縣脫貧攻堅:城陽累計選派10批次26名醫療專家赴成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菩提樹愛心慈善協會先后5次深入成縣黃陳鎮、雞峰鎮和二郎鎮,為學校學生捐贈校服、教學設施、慰問困難學生;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徐立強在成縣開展了生態保護公益科普講座,協助當地成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還自籌資金4萬多元推動兩地志愿交流……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接下來,“陽光城陽”和“陽光成縣”,將一如既往攜手并肩,一路同行。城陽區將一如既往在深化脫貧幫扶、產業合作、消費扶貧、勞務協作、人才交流、文旅協作等方面加強對成縣的支持和幫助。兩地協作將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繼續向前推進,努力打造合作、共贏、共享的新時代東西扶貧協作新典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