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1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復,成為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國家戰略。隨后,《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等文件陸續出臺,十強產業發展規劃明晰。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個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綠色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等五個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三年轉換圖破壁,新動能開辟新局面,山東經濟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正在發生脫胎換骨的系統重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之年。這一年,山東努力跑出新舊動能轉換的“加速度”,“三年初見成效”的質量和底色更加堅實與厚重,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9月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重磅推出“十強產業巡禮”專題報道,采用視頻訪談、短視頻、圖文報道、圖解新聞等多種報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山東十強產業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新突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視頻記者 張一帆 辛振東
特銳德嶗山工業園(圖片來源:特銳德微信公眾號)
當前,全國新能源汽車產能最大的城市在哪?答案是山東青島。
那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公司在哪?答案依然是山東青島。
目前,青島新能源汽車建成年產近50萬輛,擁有一汽解放、一汽大眾等4家整車企業,以及國軒電池、特銳德電氣等200多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形成了乘用車、商用車、SUV、新能源汽車等全系列產品體系。位于青島萊西市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不做“樁”而做“網”的引領者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銳德”)獨具慧眼,將目標瞄準了新能源汽車充電網。
在今年8月舉行的“2020正和島創變者年會”上,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提到,到了互聯網的下半場,“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將是繼房地產后中國最大的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將引領全世界第四次工業革命。
“能源革命和電動汽車有什么關系?”于德翔認為,隨著大規模電動汽車的發展,十年之內,我國可再生能源比例將由去年的29%提高到39%、49%甚至超過50%。如果超過50%,則意味著中國的能源結構將實現優化調整,由過去以石化能源結構為主,轉化為以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結構為主。
特銳德電動汽車群充電場站(圖片來源:特銳德微信公眾號)
推動能源革命的路上,特銳德沒有選擇做充電樁,而是放長戰略眼光,集中主力創辦了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公司特來電,讓充電網成為能源革命的連接者,成為我國電動汽車規模發展的基礎支撐。
于德翔介紹說,“充電樁帶動充電網、充電網帶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這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閉環。但是,能把數據網、能源網、物聯網和設備網這四層網糅合成一起的充電網,全中國、全世界我們是第一家做的?!?/p>
經過6年創業,特銳德旗下控股公司特來電成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生態運營公司,其充電樁數量、電量、流量、專業人才、技術專利等均行業領先。特來電還給自己確立了一個偉大使命,通過建設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充電網,實現新能源的車一定要充新能源的電,讓尾氣和霧霾遠離人類,成為新能源革命的引領者。
“創新一直是特銳德始終堅持的發展理念,用創新團隊的技術前瞻性和對未來行業發展的把控,建立‘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創新戰略體系,引領行業發展。”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堅信,“不是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開發什么,而是我們創新什么,市場就需要什么?!?/p>
濰柴氫燃料電池客車。(攝影:滿倩倩)
立足山東特色優勢乘“氫”而上
氫燃料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在混合動力、純電動之外的第三條重要技術路徑。
今年6月,全國氫能產業第一個省級系統規劃在山東推出?!渡綎|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提出,山東要通過10年左右努力,實現全省氫能產業從小到大、從弱變強的突破性發展,打造“中國氫谷”“東方氫島”兩大品牌,培育壯大“魯氫經濟帶”(青島-濰坊-淄博-濟南-聊城-濟寧),建成集氫能創新研發、裝備制造、產品應用、商業運營于一體的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區,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地。
青島、濟南緊隨其后,分別發布《青島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征求意見稿)》和《濟南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青島提出要在未來10年發展成為國際化氫能城市,打造國內重要的氫能產業基地,實現“東方氫島”的總體發展目標。2022年前,要建成10座以上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等600輛以上,在青島港試點燃料電池機械和港口集卡。濟南提出到2022年前要建設成為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使氫能產業成為帶動濟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建設加氫站6座以上,氫能產業年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
踏遍“氫”山人未老,山東風景獨好。眼下,濰柴集團具有強大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和集成能力,面向全球整合行業領先資源,已在氫燃料電池業務邁向全球一流商業化進程中走出了關鍵一步。青島院士港與同濟大學、清華大學、湖南大學組建同清湖智能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發起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百千萬”示范工程。淄博安澤特氣在氫氣提純、儲運方面技術成熟,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在固態金屬儲氫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山東東岳集團的質子交換膜壽命和成本已具備競爭優勢,即將與億華通合作共建氫能產業園,打造自主可控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鏈,預計2021年推出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氫燃料發動機。
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將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市場和新的就業機會,為山東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青島LNG接收站(圖片來源:山東省能源局微信公眾號)
優化能源結構,釋放綠色新動能
新舊動能轉換,說到底是一場涉及思想觀念、生產方式、體制機制、工作模式等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變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破除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才能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由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現實狀況,多年來,山東形成了資源型、重化型產業結構。
加快能源行業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2018年10月31日,山東省能源局揭牌成立,全省能源行業改革發展挺進“主陣地”,實施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能源深度開發利用“雙輪驅動”,著力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快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步伐,著力探索培育能源生產和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2019年,山東省能源工作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相繼規劃編制了核能、氫能、海上風電、采煤塌陷地綜合治理等專項規劃,突出攻堅突破可再生能源、核電、天然氣、外電入魯“四大板塊”,堅持重大項目示范引領帶動。
2020年,全省能源行業聚焦落實好各項重點工作攻堅任務,集中優勢、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在轉變內生動力上拿出新招實招,將來之不易的“勢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動能”,努力在開啟新征程的關鍵節點謀好篇、布好局。2020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500個項目,僅新能源項目就占了37個。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續增加,而煤炭生產和消費在持續減少?!笆濉币詠?,山東已累計關退礦井89處,化解煤炭產能4079萬噸。今年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煤炭行業轉型升級,計劃全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621萬噸。
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山東省新能源產業正煥發勃勃生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