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王一鳴: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和風險挑戰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題:鞏固我國經濟穩定轉好的基本趨勢——訪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當前,海外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低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經濟運行面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如何科學研判當前經濟運行態勢?怎樣推動經濟穩定復蘇?新華社記者近日采訪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

    中國經濟恢復好于預期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經濟多個指標增速出現年內的首次轉正,釋放經濟復蘇的積極信號。

    “應該說,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王一鳴說,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下滑態勢在較短時間得到扭轉,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明顯好于預期。

    為何說“好于預期”?長期跟蹤經濟形勢的王一鳴,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出口數據超出預期。1至8月出口按人民幣計價增速轉正,同時中國出口商品在主要市場的占比不降反升,體現出外貿企業強大的抗沖擊能力和競爭力。

    工業和服務業恢復加快。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個月加快0.8個百分點,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實現增長的行業超過七成。8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4%,增速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

    消費和投資繼續改善。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居民外岀消費活動增加,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汽車消費增速大幅加快,成為支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前8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接近轉正。

    市場主體預期較為穩定。資本市場表現領先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人民幣匯率走勢更為穩健,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不斷提高。

    “總體看,我國經濟運行呈現穩定轉好態勢,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蓖跻圾Q說。

    鞏固經濟穩定轉好基本趨勢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從國內經濟看,復蘇進程中的不平衡現象值得關注。

    “供給恢復快于需求,工業恢復快于服務業,投資恢復快于消費,大企業恢復快于中小企業,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冷熱不均,就業和中小企業仍面臨較多困難,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仍面臨壓力。”王一鳴說。

    從外部環境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他分析,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疫情長尾特征更趨明顯,主要經濟體衰退程度超出預期,外部需求大幅萎縮,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國發展面臨多年來少有的復雜局面。

    “要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和風險挑戰,增強發展信心,鞏固我國經濟穩定轉好的基本趨勢?!蓖跻圾Q說。

    在他看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進展,需求改善對工業的帶動作用在增強。比如,8月份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降幅明顯收窄,PPI降幅也連續3個月收窄。前期,服務業受疫情防控限制性措施的影響更大,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服務業與工業恢復不同步的現象也會逐步改變。

    “如果沒有大的外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三季度、四季度經濟增速會高于二季度。”王一鳴認為,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守住保企業、穩就業的底線,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更加注重依靠改革激發市場潛能,推動經濟穩定復蘇。

    暢通經濟循環增強內生動力

    當前,我國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提出新發展格局,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我國統籌發展和安全,應對變局的主動戰略性調整?!蓖跻圾Q說。

    有外界擔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否意味著中國將發展重心向內轉?

    “這是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誤讀。”王一鳴鮮明指出,現在對“雙循環”的討論較多地聚焦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問題上。但事實上,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他具體解釋說,中國早已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體系,經濟發展離不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配合,產業技術進步也離不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我們絕不會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開放為前提構建新發展格局。

    “所以說,‘雙循環’重點不在‘內’‘外’,而在循環,核心是要通過深化改革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彼f,當前,國民經濟循環還有梗阻,主要表現在微觀層面的產品、技術和供應鏈的循環,中觀層面產業、城鄉循環,宏觀層面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循環等。

    要打通堵點,改革要有針對性。王一鳴分析,這就需要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促進國內規則規制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要更加積極主動推進深化改革,提高國民經濟循環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