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 (記者 范鎮 通訊員 梁軍 劉磊)作為青島國際海洋周的重要活動內容,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于9月23日上午順利閉幕。論壇圍繞“開放融通,智享未來”主題,共舉行了“一主、四分、一賽、一展”七大板塊活動,目前,論壇和大賽活動板塊全部結束,東亞海洋博覽會將持續到27日。論壇期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聚焦。本次活動堅持國際化辦會、專業化組織、務實推動成果落地,打造高端、開放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平臺“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本次論壇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國際合作空間實現新拓展,在中日韓及東盟(10+3)的基礎上,參會范圍擴大到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場參展企業數量達到770家。邀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UNESCOIOC)、中國—東盟中心、國際海藻協會、亞太應用海藻學學會等國際組織和行業協會機構負責人參加論壇。
在往屆“共商共建”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升華,各板塊活動主題均圍繞“共享”理念展開,讓東亞海洋領域交流合作成果共同享有,讓“一帶一路”建設成果惠及各方。進一步強化平臺與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深度合作。泰國前副總理、印尼海洋事務統籌部部長、柬埔寨環境部副部長、緬甸自然資源和環保部副部長等8位國外高級官員以線上參會形式向大會致辭。中國及東亞其他國家院士、國內外知名學者參會。
與騰訊科技戰略合作,主論壇和分論壇外賓全部以線上形式參會,進行線上致辭和主題演講。東亞海洋博覽會線下免費向市民開放,創新“線上展廳”,打造線上數字平臺,開發了展會云直播、展商云對接兩項在線互動功能,實現“足不出戶,暢游展會”,打造全時服務、互惠共享的“云端藍海盛會”。
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開幕式
打造吸金引智的“共鳴器”
論壇緊緊圍繞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建設規劃,聚焦海洋經濟、港口貿易、海洋科技、生態環保、人文旅游等領域,分別設置國際健康海洋高端論壇、東亞海洋文化和旅游發展論壇、東亞港口聯盟大會、國際海藻和健康產業論壇四個分論壇和東亞海洋博覽會,國家級科研院所和龍頭涉海企業,深度參與籌備并積極參會參展。首次新增全球海洋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搭建了集會議、展覽、賽事于一體的高端平臺,突出涉海創新要素集聚,將論壇打造成吸引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的“共鳴器”。
運用平臺思維、生態思維,將招商引資工作與論壇舉辦相結合,積極開展招商推介服務工作。從參會參展的770家企業中梳理出了167個重點產業項目,作為招商服務重點。同時,篩選了16家與新區具有合作潛力的涉海重點企業,進行重點服務對接。
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開幕式,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宣布論壇開幕
重大項目簽約成果“豐碩”
據悉,本次論壇共發布了5份權威報告。主論壇和分論壇分別發布了《東亞海洋合作研究報告(2020)》《東亞國家海洋環境保護與治理行動報告布》《2020東亞海洋城市文旅發展指數》《東亞港口高質量發展報告》《海藻生物產業發展報告》《巖藻多糖的功能與應用》等5份重量級研究報告。
開幕式上舉行了“雙招雙引”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項目涵蓋了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海洋環保、金融貿易等新興產業領域,總投資451億元的海上鉆井平臺、海藻黃素提取等12個海洋產業項目、高濃度超微氣泡發生裝置的研發及應用等12個高層次人才創新項目簽約落地。東亞港口聯盟大會簽署了青島國際航運服務中心與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島通信中心、海爾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國際海洋產權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三組合作協議。
中國一流海洋產業“國際展廳”
2020東亞海洋博覽會
2020東亞海洋博覽會以創辦“中國一流的海洋全產業鏈國家級展會”為目標,搭建了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海洋經濟交流合作高端平臺,打造集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成果交易、招商引資等平臺功能于一體的“海洋產業國際會展客廳”。
本屆展會總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展會規模創全國同類最大。設立國際合作與戰略產業、海工裝備與海洋科技、新基建與新產業、國際消費商品、配套產業商品、漁業水產商品等六大展區,是目前國內參展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的海洋領域全產業鏈專業品牌展會之一。
本屆展會有70余個國家和地區770余家企業(機構)參展,展品近5萬種。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150余家,是目前已知國內海洋領域行業領軍企業(機構)參展數量最多的專業展會。
9月22日,東亞海洋博覽會首日現場參會人數達到2.3萬人,專業觀眾8500余人,現場意向交易額12.6億元,線上參展人數達到21.2萬人次。海博會從參展規模、國際參與度上均達到了全國第一,展覽成效再創歷史新高,成為與深圳中國海博會并駕齊驅的全國海洋領域知名展會品牌。
總體來說,今年實現了論壇層級、活動內容、展會規模和合作成果等四個方面提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論壇從多層次、多領域促進了東亞海洋合作和國際間廣泛交流和合作,將為進一步建立藍色伙伴關系網絡,深化平臺合作機制,共建東亞海洋命運共同體發揮重要平臺作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