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網絡刷單、網絡貸款、冒充熟人……青島警方發布提示,注意防范這些詐騙

    網絡刷單詐騙、網絡購物詐騙、網絡貸款詐騙、冒充熟人詐騙……23日上午,青島市反電詐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近期高發詐騙手法發布預警。

    常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有10余種

    警方認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多發,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權益,已經成為影響社會治安秩序穩定的重要因素。但是,從公安機關偵辦的大量此類案件來看,該類犯罪是可防性犯罪,只要熟悉了解詐騙手段和方式,不斷提升自我防范意識,是可以有效防止踏入詐騙陷阱的,絕大部分案件也是可以避免發生的。根據市反詐中心受理警情來看,今年1-7月,網絡方式詐騙占總警情的85%,電話方式詐騙占總警情的13%,短信方式詐騙占總警情的2%。目前,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手段有10余種,但密集多發的詐騙手段主要集中在刷單、網購、貸款和冒充熟人四大類。

    網絡刷單詐騙發案數高居首位

    網絡刷單詐騙發案數一直高居首位,特別是剛剛過去的暑假期間,很多大中學生和無業人員熱衷于在網上尋找兼職,成為詐騙分子重點侵害對象。犯罪嫌疑人假冒電商客服,通過短信或網絡群發兼職刷單信息,以工作簡單、賺取傭金多吸引受害人,他們發送虛假網站購物鏈接,要求受害人購買商品并付款,后返還購物款和小額傭金,嘗到甜頭的受害人很容易落入陷阱,信以為真。之后犯罪嫌疑人便會以系列任務需要連續刷單、系統故障等理由引誘受害人不斷刷單,一步步詐騙錢財。

    警方提示:刷單是違法違規行為,不僅會受到查處還會給自己的財產安全帶來隱患。請大家不要相信任何刷單工作的廣告和推薦,自覺抵制任何形式的刷單行為。想要網絡兼職要選擇有驗證保障的平臺,從事合法合規的工作。

    假冒電商客服實施網絡購物詐騙

    消費者在正規網站購物,由于有第三方平臺的保護,相對比較安全。但詐騙分子常常會以受害人賬號異常、系統故障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跳出平臺,在無保護的環境下直接通過紅包或掃碼轉賬,進行網絡購物詐騙。有的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購物信息后,假冒電商客服,以受害人購買商品出現問題可以辦理退款和賠償為誘餌,誘使受害人根據其指示登錄虛假網頁鏈接或掃碼辦理所謂“退款”,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網絡交易要選擇正規的平臺、使用官方聊天軟件,在交易過程中不要隨意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更不要隨意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對自稱電商客服的電話一律不要輕信,如果對購物有疑問可以登錄官方網址進行核實訂單,切不可輕易進行轉賬等操作,以免踏入詐騙陷阱。

    冒充金融機構實施網絡貸款詐騙

    由于今年疫情原因,很多個人或小型企業資金緊張,詐騙分子建立虛假網站或通過短信、QQ、郵件等方式群發信息,以“低息、無抵押、放款快”等“利好”條件吸引受害人貸款。受害人填寫個人信息后,詐騙分子便會冒充銀行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以幫助提高貸款額度、繳納保證金等理由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辦理貸款有著嚴格的條件和審批的手續,一定要選擇有正規資質的貸款機構。同時要牢記:以檢驗還貸能力、做流水等借口在未放款前就要求你轉賬的一定是詐騙。同時,不要在網絡上隨意填寫個人姓名、手機號、銀行卡等個人信息,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進行詐騙。

    冒充熟人編造各種理由詐騙

    犯罪嫌疑人通過電話、短信、QQ、微信、微博等各種方式,假冒受害人親友身份,編造“生病”“車禍”“委托買票”等各種虛假理由,以急需用錢需要匯款、轉賬或代付為由,對受害人實施詐騙。特別是現在冒充老板實施詐騙案件多發,犯罪嫌疑人通過編造虛假身份加入一些財會人員QQ群、微信群,在群內發送一些帶有木馬的視頻、文本等文件吸引群內人員點擊,一旦打開便會在電腦或手機中植入木馬病毒,不法分子可以竊取事主的相關信息包括聊天記錄,分析其聯系人群后,假冒單位領導虛擬身份聯系事主,并編造虛假理由讓財會人員轉賬匯款,從而造成巨額財產損失。

    【警方提示】

    一是對于陌生來電、短信或網絡信息要謹慎對待,不要輕易向對方泄露個人信息;

    二是如果對方自稱是事主的親朋好友并提出與財產相關的需求時,一定要通過撥打自己熟悉的電話號碼的方式核實對方身份;

    三是對人員構成復雜的QQ群、微信群內發送的視頻、文本等文件不要輕易點擊,同時應該在電腦或手機安裝防火墻和殺毒軟件并按時升級,及時防范和查殺木馬病毒;

    四是各類企業一定要嚴格財務管理制度,防止出現財務管理漏洞;

    五是自己親朋好友在外地的,盡可能保存一些對方在當地關系人的聯系電話,一旦出現問題聯系不上自己的朋友時,可以第一時間與其關系人聯系確認;

    六是如確認是詐騙行為時,應在第一時間內通知自己親朋好友,防止他人被騙。

    電信網絡詐騙這樣防

    除了以上四類高發、多發的詐騙手段方式外,其他諸如“冒充公檢法”“網絡交友”“中獎”“機票改簽”等詐騙也易發多發,在此,公安機關就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向廣大市民鄭重提醒:

    1、要端正自己的觀念,不能存有僥幸心理,不要輕信好事,貪圖便宜,避免因貪念或好奇心理作崇蒙受經濟損失。

    2、防止個人信息外泄。個人信息外泄,特別是個人手機號碼、銀行賬號、網銀密碼等外泄是導致詐騙案件發生的重要原因。

    3、對陌生人打來的電話或陌生手機發來的短信,都要謹慎接聽和對待,在電話或短信中無論以何種方式要求市民進行匯款或轉賬的,可以確定是詐騙行為,應當不予理睬,同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4、當接到疑似詐騙電話或短信時,要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尤其是對方要求向指定賬戶匯款時,絕對不可輕易匯款,應該第一時間告知家人、朋友商量解決,或者直接到公安機關或銀行當面進行問詢,避免上當。

    5、不要抱有一夜暴富的想法,謹防虛假中獎、彩票預測、炒股暴富、私募基金等類的網絡詐騙手法。

    6、謹慎網上交友,不要隨便泄露個人信息,杜絕財物往來,以免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

    7、在接到類似汽車退稅、教育退稅、補貼等內容的電話或短信時注意:第一不要輕易被對方自稱的“財政部、國稅總局、車管所等”部門工作人員的身份迷惑,不要輕信所謂的國家出臺的新政策,多問幾個細節性問題就很容易讓騙子露出破綻;第二不要隨意拔打對方提供的所謂(包括“400”“800”)咨詢電話,應直接到公安、稅務、教育等部門或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查;第三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消費活動中要注意個人信息的保密,不要隨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銀行帳號和身份證號碼。

    8、無論什么情況下,有陌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匯款、轉賬的,都可以直接撥打110報警或咨詢。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