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本W絡主題活動于9月22日-24日舉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山東科學謀劃沿黃地區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工程項目,主動對接沿黃兄弟省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山東樣板。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要進行統籌考慮和系統謀劃。從凝心聚力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省級規劃編制,到謀劃黃河口國家公園、東平湖—南四湖生態保護修復、“十強”產業智能提升等重大事項,再到主動與上游八省區進行多輪對接,就黃河—渤海陸海聯動污染治理等重大事項達成共識,山東省高點定位、系統謀劃,搭建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年來,山東堅持生態優先,評估調整生態保護紅線使之“應劃盡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加大水生態水環境保護和修復力度。不管是持續推動濕地恢復和生態補水,還是加固黃河山東段兩岸堤防,抑或是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山東省堅持問題導向,勇于向問題開刀,打好生態保護主動仗,取得重要戰果。2019年,山東沿黃9市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為75.6%,清理整治河湖違法問題近1.9萬處,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659平方公里,這張“成績單”,傳遞出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堅定決心和必勝信心。
產業轉型升級,激蕩高質量發展萬頃春潮。高新技術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山東省加快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領航型”企業培育計劃,大力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今年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4.4%,3年提高6.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3年翻了一番多,達到1.1萬家。從深化制度創新,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新通道,高質量發展的活力迸發、動力強勁、潛力無窮。
黃河奔流,見證齊魯擔當。在推動黃河山東段大保護大治理上,山東呈現出整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方縮影。在新的征程上,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繼續以更大力度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深化改革開放,勇于創新實踐,就必將激蕩起高質量發展的萬頃春潮。(文/郭雪營)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