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9月21號)起,暴風集團股票交易正式進入退市整理期,股票名稱變更為暴風退。
昨天股市一開盤,暴風退一字跌停,跌幅達到20%,報1.18元,成為A股歷史上首只跌幅20%的退市股。全天換手率0.05%,僅13萬資金出逃。從昔日的“影音霸主”淪落到如今黯然退市,暴風集團的結局令人唏噓。
01
退市原因
暴風集團此前的公告顯示,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間,公司股票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公司將不籌劃、不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在退市整理期30個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將被摘牌,不考慮其他因素,暴風集團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2020年11月9號。另外,根據交易所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不接受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請,因此公司股票退市后,將不能在創業板重新上市。
暴風集團為什么會退市?原因是暴風集團在法定披露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從2020年7月8號起暫停上市。
在股票被暫停上市后的一個月內,暴風集團依舊沒有能夠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觸及深交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8月28號,深交所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
02
也曾風光一時
2007年,暴風集團的前身暴風科技成立。當時,暴風科技通過“暴風影音”系列軟件為視頻用戶提供免費使用為主的綜合視頻服務、為商業客戶提供互聯網廣告信息等服務。暴風影音播放器的用戶總數最高曾達到2.8億。
2015年3月,暴風科技如愿登陸創業板。在互聯網概念加持下,短短40個交易日內,暴風科技收獲37個漲停板,打破了A股漲停紀錄。公司市值一度超過400億元。
03
擴張招致虧損
上市后的暴風科技也開始了激進的擴張,布局當時處于風口的VR、影視、游戲、體育等多個領域。暴風科技也改名為暴風集團。
不過糟糕的是,這些投資沒能獲得理想的回報,卻將暴風帶入現金流緊張的漩渦之中。上市第二年,公司業績就出現下滑。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10.9億元。
與此同時,暴風的股價狂歡也沒能有持續太久。在證監會開始重點打擊操縱市場行為之后,暴風科技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04
劇變跌入谷底
2019年7月,暴風集團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2019年9月,馮鑫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占罪被上海靜安區檢察院批準逮捕。
截至目前,公司總市值為3.89億元,股價報1.18元,距歷史最高價已跌去99.05%。而在創業板注冊制下,質地較差的公司、殼公司的價值再度承壓。翻身無望的暴風集團進入退市整理期后,可能將面臨一場跌停風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