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中國新發展格局之路怎么走?林毅夫如是說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

    中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格局的意涵?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可從哪些方面發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華社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戰略抉擇

    “我國提出新發展格局,有人說,中國正走向封閉,是這樣子嗎?”剛坐定不久,林毅夫便拋出這樣一個設問。

    “當然不是?!彼⑿Φ馈?/p>

    在他看來,理解新發展格局,首先要看到格局中既有“國內大循環”,又有“國內國際雙循環”,前者為“主體”,后者則要“相互促進”?!安荒芷胬斫?,更不能把兩個循環割裂開來?!?/p>

    林毅夫認為,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是必然的選擇,也是共贏的選擇。

    他闡述道,過去中國發展更為倚重“兩頭在外”的國際市場,隨著經濟體量不斷擴大、經濟結構不斷調整,中國對內需的依賴逐漸增強。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7.8%,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從國際上看,經濟體量越大、收入水平越高、服務業占比越高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中有更多的(部分)在國內消化?!绷忠惴蛘f,我國2006年出口占GDP的比重超過35%,隨后逐漸下降,到2019年降至17.4%。作為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經濟體的美國和日本,出口占GDP的比重都在10%左右。隨著我國收入水平、經濟體量和服務業占比進一步提高,未來我國國民經濟會更加依賴國內循環,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漸進的轉變過程,這個規律解釋了為什么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我認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論斷?!彼f,我們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但這并不是說國際循環不重要,我們依然要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依然要擴大開放、擁抱世界。

    曾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的林毅夫說,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大約30%,在新發展格局下,一個依然開放、擴大開放的中國有望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

    “新發展格局與新發展理念之間,有什么內在邏輯?”訪談中,記者問道。

    “可以說,新發展格局是新發展理念的一種具體呈現?!绷忠惴蛘f,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可以用來指導解決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發展動力、內外聯動、可持續、互利共贏等問題。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在林毅夫看來,這既需要有效的市場,也需要有為的政府,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怎么劃?”他又拋出一個設問。

    “我個人認為,市場有效以政府有為為前提,政府有為以市場有效為依歸。”他說。

    眼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林毅夫認為,打通國民經濟循環中的淤點堵點,更加需要有效的市場,更加需要有為的政府。

    在他看來,目前產品市場基本比較暢通,要素市場還有不少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如何讓金融活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如何更好發揮土地功能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些課題需要不斷探索研究。

    持續用好改革開放的關鍵一招

    “船到中流浪更急。怎么破浪前行?”林毅夫再次設問,并作出回答——“改革開放!”

    他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放眼未來,要持續用好這關鍵一招。他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層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生產層面,林毅夫提出“兩個強化”的觀點,即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強化區域一體化。

    “我相信,任何技術,只要我們有決心,都能攻克。”他說,在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方面既要注重以改革促創新,也要打開大門搞創新,在全球范圍內更好配置資源、共享資源。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林毅夫認為,我國重大區域戰略不斷完善,也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出了新課題、創造了新空間。

    在分配層面,林毅夫認為,應該在一次分配中注重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在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這需要繼續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各地能夠充分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也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政府二次分配的能力。

    在流通層面,他認為,必須加快打通流通體系中的淤點堵點,充分利用壓縮審批等方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消除跨地區的障礙。

    在消費層面,他認為,要持續增強消費信心、改善消費預期,這既需要不斷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也需要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只要我們堅持做好自己的事,不斷地改革、不斷地開放,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突破瓶頸和障礙,打通淤點和堵點,我們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绷忠惴蛘f,“而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有利于中國,還將有利于世界?!保ㄍ辏?/p>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