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開盤后,森麒麟股價一路飆升漲至27.3元/股,漲幅43.99%,達到首日44%的最高上漲幅度。
相對于森麒麟股價在開盤日的高歌猛進,另外一組數據同樣引人注目:森麒麟是今年青島轄區第4家新增境內上市公司,7月8日登陸創業板的酷特智能同樣來自即墨,這意味著即墨占據了今年青島新增境內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與此同時,森麒麟也是即墨第7家上市公司,不僅從數量上力保即墨區與嶗山區、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共同位居領跑軍團,而且即墨7家上市公司均為民營制造業企業,展現了即墨作為民營經濟重地和制造業強區的深厚底蘊。
森麒麟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在企業接連登陸資本的背后,即墨區政府這個“隱形之手”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即墨區變“要我上市”為“我要上市”、“事后獎勵”為“事前補助”、“上市前重視”為“一條龍服務”,力推企業走上資本市場。
企業頻頻登陸資本市場帶來的,不只是上市企業本身的快速發展,還有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目前,即墨在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已經確立了領先優勢。
趨勢:提速“超車”駛入“快車道”
企業上市時間漫長而工作復雜,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期間要經歷苛刻的財務規范,還要花費不菲的費用,上市之后更要遵守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縱觀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普遍存在習慣于通過銀行甚至民間借貸等傳統渠道解決資金需求、擔心股份制改造造成股權多元化后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等問題,這種民營經濟草莽發展特征即使是在浙江、江蘇、福建等民營經濟發達地區都普遍存在。
即墨自然也無法擺脫這種發展規律,這也使得在本世紀最初的十年,即墨只有2006年上市的金王化學一家上市公司。盡管在2011年,當時還叫海立美達的海聯金匯上市,為即墨企業上市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開了個好頭。但即墨企業上市走勢并未因此而走強,此后即墨企業上市經歷了6年的沉寂。直到2017年,偉隆閥門和英派斯上市,才徹底打開即墨企業上市的閘門,此后一發不可收拾,2019年日辰食品上市,2020年,酷特智能和森麒麟上市。
過去4年時間里,即墨企業上市提速“超車”駛入“快車道”,一舉由資本市場的貧瘠土地變成上市公司的熱帶雨林。今天的即墨企業新物種更加多元,除了7家上市公司,還有備戰科創板的云路先進材料以及備戰創業板的朗夫科技、正望鋼控,更有獨角獸偉東云教育,它們共同組成了即墨優質企業的后備軍團。
記者從即墨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該區有10余家后備企業正在推進A股上市計劃。其中,正望鋼控、卓英社科技、朗夫科技等即墨企業正在青島證監局輔導,偉東云教育、紅紡文化等企業已經啟動境外上市工作。
影響:即墨制造借力資本升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墨這7家上市公司均為民營制造業企業。其中,金王化學是在蠟燭領域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偉隆閥門則是一個低調的小眾領域深耕的技術流企業,酷特智能在紡織服裝領域實現了產業互聯網的落地實踐,森麒麟則在航空輪胎領域為青島制造乃至中國制造贏得一席之地。它們是青島制造業的優質代表。
眾所周知,企業上市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引擎”,企業做大做強的“驅動力”。借力資本的翅膀,即墨的上市公司加速騰飛,表現十分搶眼,也影響著區域企業的夢想與追求。
森麒麟是即墨智能制造的代表
以森麒麟為例,該企業公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4,345.42萬元,同比下降4.37%,2020 年6月起公司海外訂單恢復正常水平;主要受益于原材料價格下跌造成的成本下降因素,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482.66萬元,同比上升 14.19%;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026.31萬元,同比上升19.62%。
對比中國輪胎領域的10家上市公司,從營收來講,森麒麟輪胎位于第八位,但從凈利潤來講,森麒麟輪胎位于第四位,競爭優勢明顯。而從銷售凈利率來看,森麒麟為17.97%,高居榜首。
按照規劃,森麒麟募集資金凈額12億元,其中部分資金用于年產8萬條航空輪胎(含5萬條翻新輪胎)項目,航空輪胎是輪胎業內公認的高利潤領域。
相對于森麒麟登陸資本市場的幾經周折,成立于2017年的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是一家按照上市公司標準成立的科技型企業。豪江智能把研發作為企業的生命力,專注于提供傳動與控制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在涉及位移的領域都有廣泛應用,80%左右的產品銷往海外。豪江智能致力于智能家居和醫療設備研發,在智能家居領域位居國內第一梯隊,并且和其他同類競爭企業在產品應用領域形成良好的錯位,未來登陸資本市場后將極大提升在專注領域的競爭力。豪江智能成立以來一直比較低調,悶頭主攻研發,直到今年拿到青島里程碑創投超千萬元融資,才引發業界的高度關注。
憑借企業的良好表現,即墨企業在青島經濟版圖上的表現越來越搶眼。在最新公布的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企業名單中,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偉東云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位居其中,讓我們看到了資本、產業之間和諧發展的張力。
解密:厚植沃土催生“即墨現象”
即墨企業上市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戰績,除了源自企業自身的戰略格局、模式創新、產業夢想之外,即墨區通過引導創新、政策創新、服務創新等破解企業上市瓶頸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催生了資本市場的“即墨現象”。
豪江智能為代表的即墨技術流企業快速崛起
眾所周知,擬上市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改制上市、產權確認等環節,需要補交所得稅、契稅、營業稅,同時聘請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員參與同樣開支不小,大部分企業上市前普遍感覺資金壓力較大。
針對這一痛點,即墨區多措并舉為企業“雪中送炭”,有效減輕了企業上市的財務負擔。去年以來,即墨區改變以往事后補助模式,對企業上市實施上市前分步補助,企業完成上市關鍵環節就給予獎補,最高補助額達720萬元。自政策發布以來,累計兌現企業上市及掛牌補助5000余萬元。在此基礎上,今年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金融業創新發展的十六條意見》,新增科創板上市獎補事項,提高政策“含金量”。
而針對擬上市公司前期缺少戰略投資者的問題,即墨區在政府層面破題啟動股權投融資,吸引社會資本合作設立各類產業基金,依托“基金+產業”模式變“招商引資”為“投資促進”,推動資金、市場、技術三大優勢要素破解擬上市公司發展瓶頸,為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打好基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即墨區政府通過牽線搭橋,幫助企業引入毅達資本、凱石資本、青島高創等創投風投機構,為朗夫包裝上市注入動力,2020年9月,企業已順利進入上市輔導。即墨區還依托中金甲子團隊和中國誠通集團,發起設立20億元的中金國調科創基金,重點投資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依托清華啟迪科服團隊,發起設立10億元的啟信金融科創基金,重點投資數字經濟領域,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底層技術等初創期、高成長的企業,為將來即墨區上市工作埋下了“金色的種子”,將推動企業上市工作穩步健康發展。
除了變“事后獎勵”為“事前補助”,即墨區還變“要我上市”為“我要上市”、變“坐等服務”為“上門服務”、變“上市前重視”為“一條龍服務”,通過觀念轉變、服務創新等,持續推動企業走上資本市場。
記者從即墨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區對簽訂上市輔導協議并作出上市承諾的企業,統一納入“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對三年內能夠首發上市或向中國證監會上報首發材料的重點擬上市企業,爭取納入青島市“企業上市直通車”。還圍繞云路先進材料等重點擬上市企業,建立和企業“周對接”制度,及時了解企業上市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方式逐一分析解決,并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對接溝通,及時了解宏觀政策和形勢變化,為企業推進上市提供參考。
即墨區正力爭通過三年上市攻堅,使得上市公司超過10家,初步建立起梯次完善的上市儲備體系。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通訊員 梁之磊 邱光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