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關系到我們每個人,這絕不是一句空話。
你的聲音,甚至是你的臉,都有可能被“盜用”。
微電影《誰的臉》用一個故事為我們揭開AI換臉技術詐騙的真相。
近日,2020青島市網絡安全公益廣告征集活動評選結果出爐,微電影《誰的臉》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一等獎。既能講好故事,又能發人深省,觸動人心,這背后的創作故事聽聽主創怎么說。
薛云嘉身兼數職,是微電影的導演、攝影師兼后期,對于影片他最有發言權。
薛云嘉在拍攝中
“這部作品是應青島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開展的2020青島市網絡安全公益廣告征集活動創作的,為了拿出有水準的作品參加這次比賽,我們主創團隊整整用了一周的時間進行前期構思,大家一次又一次討論,一遍又一遍打磨劇本。”為了能給大家呈現出最好的作品,在微電影制作的整個過程中,主創團隊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構思劇本。
薛云嘉想要尋找的案例,既要真實,又要新穎。微電影的編劇在公安系統工作,他接觸到很多新型的詐騙方式,其中的AI換臉技術,讓薛云嘉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他敏銳地捕捉到這背后所蘊藏的社會意義?!耙酝鶄鹘y詐騙方式的主要對象多是老年人和小孩,但AI換臉技術卻能讓鑒別力相對較強的年輕人上當,應該讓更多人引起注意,提前做好防備”。
一部好作品,要用心,更要用情。微電影《誰的臉》除了關注網絡安全主題之外,還在故事中埋了一條暗線——親情。
在薛云嘉看來,這也是“創作極為用心的一點”:“據統計,2019年電信網絡詐騙受損失最大的群體是老年人,人均損失83771元;而受騙最多的群體則是27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52%。而恰恰這兩類人群,是相互陪伴的關系。所以,希望年輕人看了,體會到父母的關愛;老年人看了,讓子女也看看。讓這種相互提醒,成為彼此交流的契機?!闭缬捌Y尾所寫“防詐騙,多核實;常陪伴,少擔憂”。
要想感動觀眾,就要先感動自己。薛云嘉說,在拍攝過程中,有一幕曾讓他濕了眼角。
影片中男主人公的母親
影片中男主人公和他的母親,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對母子。因為這位飾演母親的阿姨,不是專業的演員,所以她跟兒子打電話的片段反復錄制了很多遍,一直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正當大家都很著急的時候,她自己提出“真的讓兒子給我打電話吧”。當電話接通的時候,她瞬間進入了角色,一個母親的反應真實地表現出來。這種本能瞬間擊中了薛云嘉,他知道,這個片兒成了。
影片拍攝場景
對于薛云嘉和創作團隊來說,創作公益廣告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既可以滿足創作興趣,又有社會價值,傳播正能量”。薛云嘉說,很感謝嶗山區委宣傳部和大賽主辦方,讓他們的創意得以實現,讓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拔覀儎撟鲌F隊會繼續積攢創意和素材,有這么好的平臺,我們還要創作更好的作品?!毖υ萍纹诖?,明年青島市網絡安全公益廣告征集活動,他還有作品上榜。
愛青島/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葉明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