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海創匯第四屆
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
暨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舉行。
會上,由海創匯與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
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聯合規劃并啟動的
2020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榜單及發展報告發布。
此次評選共500余家潛力青企參選,
其中青島奧利普自動化控制系統有限公司等
50家企業憑借在技術創新能力、
成長性等方面的優異表現
成功入圍榜單。
↓↓↓
2019 年度青島市高科技高成長企業 50 強
50 強經營能力分析
(一)企業性質:
民營和規上企業是中堅力量
80%以上的 50 強企業為民營企業。近年來,青島發起壯大民營經濟攻勢,陸續出臺硬核新政與惠企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從企業所有權性質看,有民營企業 43 家,合資企業 5 家,國有控股企業 2 家。從企業經營規???,規上/限上企業 39 家,其中民營企業 32 家。
50 強企業深耕細分領域特征突出。從企業行業競爭力看,38 家企業被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其中,中科航星深耕輕型航空發動機領域,自主設計研發的小型渦噴發動機具有結構簡單、零部件少等諸多優勢;海龍川電子生產的冰箱變頻一體板與控制器名列業內前茅。9 家企業上榜山東省瞪羚企業,6 家企業入選山東省瞪羚培育企業。擁有 1 家單項冠軍和 2 家隱形冠軍,分別是賽特環球、華夏天信和乾程科技, 其中,賽特環球深耕粗紗機制造領域,粗紗機產銷量全球第一;華夏天信在國內礦用變頻器領域占據重要市場地位。
50 強企業成立時間集中在 4 年-8 年。從企業成立時間看,存續發展時間在 3 年-8 年的有 39 家,存續發展時間超 過 8 年的企業有 11 家。成立時間在 2013-2017 年的年輕企業已成為 50 強的主力軍,反映出青島創新創業持續活躍。
(二)經營狀況:
經營能力呈現強勁勢頭
50%以上的 50 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 5000 萬元。 2019 年,50 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超過 134 億元,平均主營業務收入為 2.69 億元。從企業營收分布看,整體呈現三角形格局,2000 萬以下的企業 11 家;2000 萬-5 億區間的企 業 33 家;雷沃工程和雷神科技 2 家企業營收超 10 億元,其中雷沃工程生產的履帶式挖掘機和輪式裝載機 2019 年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九和第六;雷神科技主營的游戲筆記本、臺式機獲得 2000 多萬游戲粉絲的認可,市占率不斷提升。
40%的 50 強企業主營業務利潤集中在 1000 萬元以上。 2019 年,50 強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總額達到 8.22 億元,平均主營業務利潤為 1644 萬元。雖然受國際經濟政治復雜發展形勢影響,50 強企業仍表現出較強的盈利能力,2017— 2019 年主營業務利潤增幅超過 90%,虧損面僅為 6%。從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分布看,整體呈現出沙漏型格局,100 萬-500 萬的企業 16 家,1000 萬-5000 萬的企業 14 家,超過 5000 萬的企業有 6 家。魯諾金融和華夏天信的主營業務利潤均突破 1 億元,其中,魯諾金融打造獨具特色的“魯諾車輛安全管理金融服務系統系列產品”,獲得汽車市場領域客戶的高度認可。部分企業作為科技型企業前期研發投入多,后期成長空間大。
40%的 50 強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超過 10%。2019 年, 50 強企業總體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為 6.11%,高于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率 5.5%,較 2018 年降低 0.46 個百分點,較 2017 年增長 3.7 個百分點,呈現倒 V 字發展趨勢。從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分布看,10%以下的企業 24 家,超過 10%的企業 23 家。其中,以薩數據依托多維度算法優勢,在城市安防領域業務快速擴張,2019 年主營業務利潤率位列榜首。元啟工業、海信醫療前期研發投入巨大,雷沃工程因環保趨嚴導致高排放設備淘汰和布局新基建,3 家企業處于扭虧為盈階段。
圖 3-6 50 強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區間分布
超 60%的 50 強企業上繳稅金超過 100 萬元。2019 年, 50 強企業的上繳稅金總額達到 5.29 億元,平均上繳稅金為 1058 萬元。從企業上繳稅金分布看,整體呈現出三角形格局, 位于 0-500 萬元區間的企業 38 家,500-1000 萬的企業 4 家, 超過 1000 萬元的企業 8 家,其中超過 5000 萬元的企業 3 家, 分別是雷沃工程、中加特電氣、華夏天信。
(三)成長能力:
步入高速成長的快車道
80%以上的 50 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 50%。2019 年,50 強企業總體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35.48%,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43.80%。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布看,位于50%-100%區間的企業17家, 位于 100-500%區間的企業 20 家,太平洋科技、華晟智能、 鼎實智能等 3 家企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 1000%。其中,太平洋科技從事海洋工程水下服務和水利水電工程水下服務, 在新技術應用上處于國內同行業的領先地位,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位于榜首。整體來看,50 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爆發式增長,企業技術產品得到市場認可。
60%以上 50 強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復合增長實現翻一番。2019 年,50 強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總額約為 2017 年的 3.7 倍,年均復合增長率整體達到 92.46%。從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布看,位于 100%-500%區間的企業 21 家,500%以上的企業 13 家,其中勵圖高科、海納云科技、 海永順科技等 3 家企業超過 2000%。勵圖高科聚焦智慧海洋 領域,自主研發的“智慧生態水產養殖云服務平臺”、“海洋環 境智慧監測”等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19 年主營業務利潤復合增長率位列 50 強企業榜首。整體來看,50 強企業呈現出指數型成長特性,企業盈利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60%的 50 強企業上繳稅金復合增長率超過 100%。2017 年至 2019 年間,50 強企業上繳稅金整體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38.88%。從企業上繳稅金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布看,年均復合 增長率超過 100%的企業達到 28 家,其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 過 500%的企業 4 家。有屋科技年均復合增長率位于榜首。整體來看,50 強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能力逐步增強。
(四)創新實力:
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
高新技術企業成為 50 強企業的主體。50 強企業中 47 家是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突出,成為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標桿。其中,海信醫療深耕醫用顯示、圖像處理、 彩色超聲等醫療設備領域,已承擔 3 項國家項目、2 項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項目,加速成為國際一流的醫療設備及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科捷智能圍繞智慧物流自動化立體倉庫、分揀裝備、輸送機、倉庫管理系統等進行產品創新,是國內先進物流技術領軍企業。海研電子聚焦海洋物聯網,從事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地質、海洋環境等領域裝備研發,擁有山東省院士工作站,是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74%的 50 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 5.6%。2017-2019 年 間,50 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整體為 5.6%,共有 37 家企業超過平均水平,反映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從企業 研發投入強度分布看,位于 5%-10%區間的企業 18 家,位于 10%-20%區間的企業 16 家,帕特智能、華高物聯、智騰科技、 容大高科、元啟工業 5 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超過 20%。其中,海信醫療、乘正科技、智匯方象 3 家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超過 30%。海信醫療堅持每年將 5%的利潤投入到醫療領域,圍繞計算機輔助系統、外科智能顯示、超聲等領域組建起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研發團隊。乘正科技基于 GIS 和 BIM 技術,深耕數字建筑、智慧園區等垂直領域,研發投入強度位列第二。智匯方象聚焦云計算收銀系統研發與推廣, 針對連鎖超市、便利店、商圈、農貿和餐飲等眾多業態提供專業的智慧門店解決方案,技術類研發人員占比超過 55%。
72%的 50 強企業擁有發明專利。2017-2019 年,50 強企業累計發明專利達 339 件,擁有發明專利的企業 36 家。從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看,擁有 5 件以上發明專利的企業 11 家,其中 10 件及以上的企業 7 家,擁有 20 件發明專利以上的企業 4 家,乾程科技、易來智能、中科紡織、億駿電器分別擁有發明專利 95 件、35 件、24 件和 23 件。乾程科技在智能電網領域開展自主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每年投入研發專項資金達 3000 萬元以上,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陸續推出低功耗系列、高防磁系列、IP56 高防水等級電表、多表合一高集成度電表等系列創新產品??傮w來看,50 強企業發明專利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領域。
86%的 50 強企業登記軟件著作權。2017-2019 年,50 強企業累計擁有軟件著作權 1152 項,擁有軟件著作權的企業 43 家。從企業軟件著作權獲得情況看,擁有 10 以上軟件著作權的企業 30 家,其中,松立控股、以薩數據 2 家企業擁有軟件著作權分別達到 228 項和 87 項。松立控股專注視頻識別技術研發,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慧停車,可實現資源統籌、可視監管、線上收費、信息交互的智能數據分析及應用管理。從軟件著作權分布行業來看,大數據與云計算領域企業擁有軟件著作權數量最多,為 505 件;智能硬件、地理信息、環保專用裝備等領域企業軟件著作權數量 100 件,位于第二梯隊。
40%的 50 強企業建有市級及以上的創新平臺。截至 2019 年,50 強企業共建有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 35 個,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創新平臺分別 4 個、5 個和 26 個,其中 4 個國家級平臺由容大高科、賽特環球、海永順和海納云擁設立。從企業擁有創新平臺數量來看,容大高科、賽特環球、海信醫療創新平臺數量位列前三,分別擁有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數量 5 個、4 個、3 個,容大高科和賽特環球均實現國家級、 省級和市級創新平臺的全覆蓋。容大高科深耕信息化發展, 立足社會治理、人工智能(自然語言)、大數據分析可視化三大平臺,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建立起完善的技術研發體系。
集中分布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
76%的 50 強企業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五個產業。根據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5+5”十強產業分類, 50 強企業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現代海洋、高端裝備五大產業,其中 37 家企業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兩大產業,占比 76%。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中于大數據與云計算、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工業互聯網和地理信息等 5 個細分領域。大數據 與云計算方向的企業有 12 家,呈現出大數據、云計算、軟件服務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趨勢。其中以薩數據獨創的 AI 視頻圖像全息融合一體化識別算法,革命性突破十萬路視頻圖像的全量、全目標實時聯網識別分析,聯網分析 能力超過同行業水平的 100 倍,賦能城市安防發展。松立控股將側向視頻識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靜態交通場景深度融合,賦能企業數字化停車轉型,為空間規劃和智慧城市提供數據支撐。
高端裝備產業集中于高端智能裝備、物流裝備、工業機器人、航空裝備等 8 個細分領域。50 強企業依托技術創新聚焦“專精特新”產品,呈現轉型“生產-服務-運維”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發展趨勢,多數入榜企業具備較強行業影響力。其中,賽特環球以紡紗設備生產為核心,全面掌握粗細聯合智能粗紗機系統和筒紗智能包裝物流系統的核心技術,已成 長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優秀集成商。
來源:青島創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