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莉 本報通訊員 阮寶勇 田常力
“石窩劇場是國內首個利用采石坑改造的露天劇場,看到它不久前獲得了素有建筑界‘奧斯卡獎’之稱的ArchitizerA+Awards專業評審獎,我很高興。當然,我更高興的是看到它能服務于當地的老百姓,成為環翠輕戶外運動小鎮生態樣板片區中一個突出的特色節點?!比涨埃C劇場的設計者——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教授何崴,在石窩劇場下的咖啡館對記者說。
何崴表示,就像商品能引導消費一樣,建筑可以引導人的行為,誘發公共聚集,提高村莊活力?!澳z東村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經經過一輪規劃,但缺乏公共活動空間。如今,要盡可能彌補這一缺陷,打造石窩劇場的初衷就在于此。我看到大家在這里舉辦鄉村音樂節、太極拳比賽,甚至跳起廣場舞,說明這個‘石窩子’的改造是成功的?!彼χf。
談到再次來到鄉村,何崴表示,他要用自己的設計幫助當地的村莊把活力“找回來”,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正在實施的環翠輕戶外運動小鎮項目就是重要依托。
“作為一種最輕松自如的運動、旅行及生活方式,輕戶外的大眾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非常受當下年輕人追捧?!敝远ㄎ弧拜p戶外”,何崴有自己的想法:“年輕人是最富消費力和創造力的,鄉村要振興就要讓年輕人成為主力軍。要重新給年輕人希望,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村莊不是衰落的,是能看到未來的;要重新塑造鄉村公共空間,有了公共空間才會有公共生活,鄉村的凝聚力才會回來;要重新塑造產業,建筑物好看非常重要,但是能生活得好更重要,年輕人才能留得住。”
項目去年10月啟動實施,是何崴帶領團隊根據環翠區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的要求,結合村莊規劃、資源稟賦、交通條件等實際規劃設計的。
“小鎮按照‘一軸兩環六區’的空間結構打造,‘一軸’是輕戶外運動體驗軸,‘兩環’是休閑自行車環路和山地自行車專業賽道,六個功能區包括西莊村的親子體驗區、臺下村的戶外營地區、五家疃村的賽事活動區、北七夼村的水上運動區和康養社區、東西七夼村的鄉村體驗社區。”何崴介紹說,通過“一軸兩環”將六個功能區串聯起來,沿途布置豐富多樣的節點,形成一個以“輕戶外”運動休閑為主題的樣板片區,打造“輕出行、微戶外、綠色運動、健康生活”的境界。
小鎮共規劃了30個特色節點,山地自行車賽道、特色民宿和童憶園等12個節點已建設完成。何崴告訴記者,要做活鄉村旅游,吸引游客前來,需要具備“有的玩、坐下來、住一晚、帶著走、可以曬”這五個要素。他表示:“說到底,就是要打造亮點。面上的工作是基礎,如果沒有一些特色節點作為‘高光’,就會讓整個區域顯得有點兒平淡。石窩劇場就是具有很強傳播力和首位度的點,游客來了很愿意拍照曬到朋友圈,通過圖片會誘發消費欲望?!?/p>
受疫情影響,何崴有半年的時間只能通過網絡和電話了解小鎮建設情況。8月17日抵達環翠區后,他立即乘車到各個施工現場考察進度,并與區、鎮(街道)領導討論下一步的工作怎么推進?!敖裉旌芏嗟胤轿乙彩堑谝淮慰?,當地政府部門的執行力特別強?!焙吾苏f,“就拿石窩劇場門前這條河來說,小鎮的戶外運動體驗軸正是沿這條河打造的。我第一次來考察時,這條河因為長期沒人管,有些淤塞,水流稀少,景觀性很弱。經過一年的梳理,現在不僅景觀性提升了,而且在很小的一片水域,就看到了6只白鷺,有村民說已經在這兒生活了一段時間了。”
“業內有句話,驗證環境改善就看是不是‘鳥回來了,蟲子回來了,年輕人回來了’?,F在小鎮建設已見規模,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一位老奶奶說從來沒見過村里一下子來這么多年輕人。除了游客,村里的年輕人也回來了,開民宿、辦農家樂或者參與其他跟鄉村旅游相關的產業。我感覺這些村子重新迸發了活力?!焙吾苏f。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