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張瑞敏:創業者應具備“三個力”

    張瑞敏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尹為鑒

    3月19日至22日,北京大學校友會、海爾集團及青島創業大學展開合作,共同開辦了青島·北京大學海爾訓練營特訓班(一期)。北大名師、創新名企海爾、校友企業家共聚一堂,協力打造北大海爾創業實戰教育平臺,為創業者分享企業管理與實戰經驗。本次合作不僅開啟了校企聯合扶持創新創業的先河,更使青島、北大、海爾圍繞著創新創業,共同構建起一個中國企業創業生態圈。

    3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學校友會與海爾集團在青島八大關小禮堂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同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現場發表了題為《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者要有“三力”》的專題講話。張瑞敏認為,互聯網時代下,從企業和個人來講,創業應當具備“三個力”,即心理承受力、自驅力和定力。

    承受力是自我顛覆的勇氣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宣布了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的來臨。而從2014年至今,中國市場也逐漸掀起了新一輪的“創業浪潮”?;仡欉^去的30多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諸如海爾集團這樣的時代創業者實現了自己從零到一的改變。而在互聯網時代,創業更是近乎“零門檻”,讓每個有創業意愿的人都擁有創業空間已是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核心內容。“人人都是創業者”的理念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創業者,但是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證創業成功率,或是在現代經濟當中打造一個有效的創新體制,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張瑞敏表示,創業的必要條件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沒有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沒法創業,這是創業的必要條件。心理承受力這個概念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很熟悉,但是對于互聯網時代的創業者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創業所注重的方向是另辟蹊徑,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不可能輕易成功。創業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要使自己能夠面對可能的失敗,就必須首先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

    此外,在企業創業過程中,心理承受力也可以理解為顛覆自我的勇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企業要克服守業之艱難,其重要方式就是“持續創業,自我顛覆”,即“邊破邊立”。以海爾集團為例,從2005年9月份提出來“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其實就是要顛覆我們傳統的大企業的科層制。張瑞敏表示,在互聯網時代,過去大企業的結構、模式一定會崩塌,與其被動推倒,不如自己進行自我顛覆。這其中有很多的試錯、很多的曲折,但目標一直是堅定不移的。如今海爾已經把企業從原來一個管控型組織變成了一個可以讓員工在上面獨立創業的創業平臺,而海爾的目標就是“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CEO”。

    自驅力讓創業永遠在路上

    “如果決定創業,那么在創業全過程、全流程當中必須要有自驅力,因為創業沒有人逼著你做,而是你自己要做的,所以就要自己去克服一切的困難。”張瑞敏認為,創業永遠在路上,不能說我們創業成功了,因為永遠要面對每天的改變,所以必須要從一開始就要自己驅動自己以克服困難。

    張瑞敏借用YC創業營的創始人格雷厄姆在《YC創業營》里的觀點,認為相較于“孵化器”,企業應更像“加速器”。因為“加速器”強調獨立思考,不在于錢的問題,而在于一定要創造自己新的事業。在張瑞敏看來,創業者對被認為應該是正常的東西都應該挑戰和質疑,這需要一種非常強大的自驅力,但也是創業者應該具備的一種信念。

    海爾在自驅力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即是從薪酬切入。過去,大企業所有的薪酬都是由企業來發,按照崗位來發,在什么崗位得到什么薪金。而現在,海爾顛覆了“企業付薪”,變成“用戶付薪”——如果你能夠創造用戶價值就有薪金,否則就沒有薪金;沒有上級,只有用戶,用戶就是你的上級。海爾的這種變革是需要強大自驅力的,因為這個變革直接關系到員工的利益與個人價值,其過程必然會面臨諸多挑戰;但它也會驅動員工和用戶融合到一起去,之后會讓用戶驅動企業發現市場需求,最終會讓企業看到巨大的市場與未來。如今海爾在自驅力的推動下已經發生了改變,從被動進行生產變為主動融入市場,從金字塔式的結構變為扁平化的網狀組織,從傳統意義上的制造類企業變為互聯網時代的平臺型企業。

    定力即創造用戶最佳體驗

    創業的第三個力是定力。所謂定力,就是必須要有堅持創業正確方向的定力。發展方向好比企業的骨骼,由企業自身情況、市場需求及時代特征決定,同時又影響了企業的未來上限和下一個時代的趨勢。而定力要保證的就是創業者在前進道路中能抵擋住誘惑,保證自己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市場基本屬性進一步回歸,市場以用戶需求為主導,用戶成為了市場經濟的決定性因素。因此,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方向也是用戶。張瑞敏表示,過去傳統企業不管怎么創業,做出來的總歸是想我產品增長多少、能夠賣多少、市場占有率有多少等等,雖然市場賣這么多,有這么多顧客,但沒有用戶;現在,用戶則是希望可以跟你交互,并在和用戶交互過程當中創造更多的價值。

    海爾在探索與用戶交互這個方向時,其凸顯出的定力就是創造用戶最佳體驗。張瑞敏表示,海爾如今的考核是兩維的,橫軸是原來的KPI等傳統的企業價值,縱軸是用戶價值。在張瑞敏看來,海爾的全部導向就是要如何與用戶進行交互,而只有致力于創造用戶最佳體驗,才能真正創造出用戶價值。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