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41家A股上市青企交半年成績單 9成實現盈利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趙震 王雪麗

    本周,滬深兩市繼續震蕩上揚,其中創業板指數上漲4.76%,漲幅領先于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創業板注冊制首批新股完成了上市首周的交易,同步落地的創業板新交易制度通過了最初的磨合期。從市場表現看,首批新股整體上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而交易制度的升級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跟隨滬深兩市,青島41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價超過半數上漲,其中,天能重工、海聯金匯、海容冷鏈、青島啤酒漲幅居前,周漲幅均超過一成。利群股份、高測股份、東方鐵塔下跌最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作為青島經濟壓艙石的上市公司群體,這份年中答卷備受市場關注。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青島41家上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報,合計實現營收196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億元,總市值達到4080億元。其中,37家公司實現盈利,2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上漲。青島上市公司整體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水平。

    3家公司營收超百億元

    從營收來看,青島共有3家A股上市公司營收超百億元,營收超過10億元的共有24家。其中,海爾智家實現營收957億元居于首位,海外市場實現收入470億元,同比增長0.6%。其次為海信視像159億元,青島啤酒157億元。

    從年報凈利潤來看,37家公司實現盈利,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的公司有25家,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翻倍的共有6家,分別是海信視像實現凈利潤3.66億元、青島中程0.29億元、高測股份0.33億元、國恩股份5.34億元、華仁藥業0.35億元、匯金通0.5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青島有16家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超過1億元,5家超過10億元。這些最賺錢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家用電器、化工、機械設備、食品飲料和金融服務等領域。前五名分別為,海爾智家實現凈利潤27.8億元,青島港實現凈利潤20.13億元,青島啤酒實現凈利潤18.55億元,青島銀行實現凈利潤15.31億元,青農商行14.84億元。

    此外,還有4家公司出現虧損,降幅超過100%,其中克勞斯虧損最多,高達2.25億元。

    7家研發投入過億元

    面對疫情,青島上市公司積極“備戰”,通過提高科技研發力度,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數據顯示,7家青島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過億元,分別為海爾智家、海信視像、賽輪輪胎、特銳德、漢纜股份、國恩股份、克勞斯。其中,海爾智家研發投入近30億元,超過其歸母凈利潤。此外,東軟載波、鼎信通訊、高測股份等3家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超過了10%。

    6家公司機構持股超六成

    機構持股代表著對公司的長期看好,從機構持股比例來看,持股比例超過40%個股有18家,其中青島港以機構持股比例達77.43%高居榜首。此外,海爾智家、漢纜股份、海信視像、海聯金匯、康普頓、城市傳媒6只個股機構持股比例均超過60%。

    從投資收益來看,5家公司投資收益過億元,其中青島銀行最多,實現投資收益10.94億元。

    3個行業表現突出

    機械設備、生物醫藥、化工等三個行業的公司業績表現突出。具體來看,在機械設備行業,青島中程、高測股份、匯金通、天能重工、漢纜股份等公司受益于新基建,上半年均獲得多個大型項目中標。在生物醫藥行業,國恩股份、華仁藥業、海爾生物、海容冷鏈等公司受益于疫情防控,上半年業績表現十分搶眼。在化工行業,海利爾表現搶眼,通過加大自產原藥產品渠道開發和銷售力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5.63%,國內化學制品行業已披露半年報個股的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4.31%,遠遠超過業內平均水平。

    記者梳理發現,雖然多家青島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出現下降,但是歸母凈利潤同比卻大幅度上升。例如青島中程、華仁藥業、賽輪輪胎、青島啤酒營收出現負增長,但是凈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正在提升,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正在逐步放大??梢钥吹?,上市青企正在主動調整、積極適應經濟形式的變化,努力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蝶變升級。

    制圖:劉國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