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首頁評論丨多出來的1000億美元,以及59%未完成的承諾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李冬明

    這兩天的財經頭條,屬于新經濟。

    8月27日,小米集團漲幅超過11.43%,報收21.35港元,創近2年新高,市值超過5000億港元。Q2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營收535.4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514億元。

    在8月11日,小米十周年演講上,雷軍公布了手機+AIoT的未來十年規劃。此后,小米股價漲得簡直停不下來,距離上市最高價22.2港元,只有一步之遙。

    不過,雷軍曾承諾,要讓上市第一天買入的投資者盈利翻倍。小米上市第一天最高價同時也是發行價17港元,翻倍是34港元。

    還有12.65港元,59.25%的差距。

    革命尚未成功,雷軍仍需努力。而美團的王興,已經收獲了新的1000億美元。

    8月21日,美團點評發布Q2財報,總營收同比增長9%。8月24日,美團點評大漲8.4%,股價創歷史紀錄272港元,成為香港市場第四大市值公司。如果換算成美元,美團點評市值達到2016億美元,距其5月26日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還不到3個月。

    騰訊控股市值從1000億美元跑到2000億美元,用了1年零7個月。

    因為有了美團、小米、騰訊這些新經濟公司,以金融、地產為標簽的港股市場結構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化。上個月27日,恒生指數公司發布了一個新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囊括了阿里、騰訊、京東、美團、小米等30只在港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

    這30只股票對整個港股市場的市值覆蓋率高達35%,成交額覆蓋率高達36%;最新財年的營收增速為24.2%,顯著高于恒生綜合指數的10.5%;研發開支占收入比例為6.0%,顯著高于后者的0.8%。

    這30只股票市盈率達到了45倍,顯著高于恒指的12倍。這是國際化資本眼中,中國新經濟的價值。

    同樣是在這一周,新經濟對舊經濟的替代在美國市場發生。

    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對道指成分股進行調整,客戶關系管理(CRM)軟件商Salesforce成了新寵,老牌能源巨頭??松梨诔鼍?。這是道指自2013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調整。

    20世紀80年代,美國市場的周期制造類市值占比曾一度接近50%,在90年代互聯網和計算機開始商用普及后,美國適時啟動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思科、高通、微軟、雅虎、蘋果、亞馬遜等公司先后涌現。

    根據Wind數據,目前美國上市公司的信息科技類市值占比最大,達到37%,消費服務和醫療保健市值占比分別為22%和12%;周期制造和金融地產市值占比分別下降到16%和13%。

    從市值結構變化看,港股市場已經開始體現中國新經濟的分量。A股的變化也已經發生。在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硬件大爆發期,從2009年開始,A股消費、科技、醫療保健三個行業的市值占比逐步走高。在今年疫情沖擊下,周期類資產市值進一步下行,但消費、科技、醫療保健三個行業市值卻反身向上實現反超。

    目前,A股信息科技類、消費服務和醫療保健資產的市值占比分別為21.5%、24.5%和9.3%,合計占比55.3%,周期制造和金融地產市值合計占比44.7%。

    相信,中國新經濟對舊經濟的替代還將繼續。

    本周,螞蟻金服傳來A+H兩地上市的消息,上市目標估值為2250億美元(約合1.56萬億元人民幣),有望成為全球最大IPO。

    這幾個新聞,串起來讀,你品,你細品。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