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指出,中國消費率長期以來偏低,消費應發揮更大拉動增長作用。
蔡昉表示,研究表明,對于長期停滯,全球老齡化、收入差距等原因,導致的“三低”——低通脹率、低利率、低經濟增長率成為新經濟趨勢的代表。勞動年齡人口負增長要素和生產率導致人口紅利消失,GDP潛在增長率瞎晃;而總人口負增長可能導致總需求不足,實際增長率達不到潛在增長能力。據研究報告指出,總人口將在2025-2030年達到頂燈,而勞動年齡人口在2010年達到頂峰,在2010年后進入負增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
對于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我們假設它是一個U字型的復蘇??赡茉趶吞K的半截上,就不會回到疫情之前的起點上,而是在半途就夭折了,就變成了一個更新的新常態?!辈虝P表示,“根據歷史經驗看,所有的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本來都是漸變的、緩慢的,通過一個突發事件會誘導出它漸變,緩慢地突然就加速。而全球化的局勢以及實體經濟長期停滯的狀態,很可能因為這次新冠疫情加速、加重、加深。這將導致世界經濟的復蘇是在一個更惡劣的環境中。因此,全球停滯不僅會繼續,可能還會比以前更重?!?/p>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外需仍然重要。研究者重新梳理‘三套車’經濟學含義并估算三大需求因素的貢獻率,得出不同于統計指標的出口貢獻,打破了凈出口貢獻率為負的悖論”,蔡昉指出,投資需求趨于“回歸到均值”,過度依靠投資實現增長的發展方式不可持續,投資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回歸均值”符合規律,目前全球資本形成率呈下降趨勢,長期停滯將不可避免地對中國帶來影響。
此外,蔡昉認為,消費應當發揮更大拉動增長作用,中國消費率長期以來偏低,數據顯示,目前居民消費占比約70%,城鄉居民分別占78.2%和21.8%。
在收入增長方面,蔡昉表示,隨著經濟增長減速,收入增長速度也放慢,這時要強調更積極的“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者報酬與生產率提高同步。在收入分配方面,蔡昉認為,勞動力市場初次分配縮小差距的功能仍可發揮,但效應遞減;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仍有諸多空間。在再分配方面,蔡昉認為,如果否認涓流經濟學,政府加大分配將不可避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