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專訊(記者 姜亞玲 李菁)在22日舉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辭中透露,近日證監會依法接受青島港集團等主體在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示范區新設期貨公司的申請,這是期貨公司行業發展20多年來第一次接受新設立公司的申請。這意味著繼成功引入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山東首家公募基金之后,青島將實現法人期貨公司零的突破。
目前,青島港擁有20號橡膠、天然橡膠、紙漿等三個期貨交割品種,也是全國最大的鋁錠期貨交割市場。以青島港牽頭設立期貨公司,我們認為股東有良好的資質條件,地方發展也具有比較好的環境。”方星海表示,隨著國內期貨業規范化發展,同時根據國內外金融市場競爭的形勢,以及金融業開放的需求,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重新開始接受設立期貨公司的申請,穩妥有序推動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今年以來,受疫情沖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大國博弈顯著加劇,全球各類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在此情況下,全球資產管理難度顯著增加,國內大宗商品投資的財富管理價值凸顯。
方星海表示,相比國際市場,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發展及投資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改革與發展,在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領域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商品期貨市場產品體系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容,為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夯實了投資基礎。目前我國已上市的商品期貨及期權品種合計達78個,基本覆蓋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投資者參與度和市場活躍程度不斷提升。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商品期貨期權成交量累計達30.24億手,同比增加43.2%。日均持倉2208萬手,同比增長40.92%。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急劇波動的環境中,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避險手段和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當前大宗商品投資在居民財富管理中還存在不足。比如我國還沒有上市商品指數期貨產品,商品期權數量較少,功能發揮有待提升。商品指數基金和商品指數ETF市場發展剛剛起步,在資管產品中所在比重仍然較小,金融機構商品類資產投資和管理能力還有待提高。
要想推動國內大宗商品領域財富管理市場發展,需要進一步暢通大宗商品市場投資者財富管理的渠道。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與有關部門一同努力,進一步推動國內銀行、證券、保險、公募基金、養老保險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規范利用商品期貨市場進行資產配置。另一方面鼓勵各類財富管理機構在滿足風險防范和合規要求下,進一步拓寬大宗商品資產配置渠道,全方位、多角度滿足投資者需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