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審批制度再創新 營商環境再升級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流程再造提速增效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辛小麗) 8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上半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繼續把“流程再造”作為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優化營商環境的“牛鼻子”,對標先進城市,聚焦企業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機構改革后1+1>2的優勢,以“用戶思維”重構土地、規劃、不動產登記審批全流程,優化辦事流程,減少辦理環節,推進服務便捷,加快信息整合共享,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更少、審批速度更快、政務服務更優、企業群眾更滿意”的營商環境,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保障復工復產“立即辦”

    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潘奇介紹,為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支持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用地和項目建設,2月18日制定了《全力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發展15條保障措施》對外發布實施,涵蓋強化用地服務與保障、降低企業成本和違約風險、強化行政審批服務、創新不動產登記便捷服務四大方面內容,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保障職能作用,有效提振了企業投資青島、拓展業務的信心。上半年全市累計規劃許可建筑面積約4690萬平方米,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促進項目策劃生成“提前辦”

    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將土地、規劃、礦產、測繪、不動產登記等數據以及各類各層面規劃納入“一張圖”,統籌空間資源配置,優化土地供應,完善建設時序,引領城市發展。建設青島市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實現政府部門信息共享、協同高效推進,并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

    建立省、市重點項目管理庫,強化建設項目前期研究和策劃生成。結合“一張圖”平臺依申請提供基礎要素底板和項目管家服務,提前開展核對規劃條件、匯集設計要求、深化方案研究、落實土地供應等工作,促進方案成熟穩定,提升項目生成的質量和效率。

    推進審批流程“精準辦”

    按照“全流程全覆蓋、分類別精準服務、分階段節點控制、分情形計時管理”的原則,制定了劃撥供地、協議供地、招拍掛供地3個不同主題流程圖,進一步梳理辦事環節,強化內部銜接,清理“隱形時間”,推進要素整合和業務融合,構建“時間清晰、責任明確、環節順暢”的審批體系。

    落實“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要求,制定出臺《青島市“多審合一、多證合一”辦理流程》,實現了土地預審與規劃選址合并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與劃撥決定書或者土地出讓合同同步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土地證、交地手續并聯辦理,以及規劃核實、土地核驗、不動產首次登記并聯辦理。其中,招拍掛供地項目,從簽訂成交確認書到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控制在12個工作日以內,到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控制在18個工作日以內,比全市審批流程時限要求更短。

    部分辦事環節提前,土地規劃手續“壓茬”推進。論證規劃選址或者規劃條件的同時,開展勘測定界、權屬調查、土地確權工作。設計方案審查提前,劃撥供地項目持發改部門批準的項目建議書即可啟動方案審查;招拍掛供地項目簽訂成交確認書即可啟動方案審查,為“拿地即開工”創造條件。如,李滄分局在重慶中路學校項目推進中,將設計方案審查與土地確權、供地方案報批手續同步辦理,在供地方案批復當天即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較正常審批縮短近1個月的時間。嶗山分局推進海爾物聯網全球創新中心項目中,在核心要件齊全的情況下容缺受理,方案審查與土地手續同步辦理,提前公示征求意見,按照不同平臺公司和建設主體需求創新分期發證模式,從正式啟動項目到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僅用了58天,為我市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贏得先機。

    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標準辦”

    按照省政府關于加快政務服務標準化的部署要求,129項土地、規劃、不動產登記依申請服務事項全部制定了辦事指南并對外公布,明確設立依據、受理條件、申請材料、審批流程和辦理時限。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工作手冊“標準單”,規范審查要點、審批條件、批文格式等內容,實現政務服務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運行。

    統一規范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模擬審批以及規劃許可變更、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內容。細化項目管家服務對象、服務內容、辦理時限,強化統籌調度和結果考核。上半年共向250余個項目提供項目管家服務,有效促進各類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如市北分局在集中安置住房項目土地收儲供應期間,為項目落地“量身定制”管家服務,開發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第3天即同步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城陽分局在海爾細胞谷項目招商洽談階段,成立工作組對項目進行“包干”服務,根據項目工期倒排時間,做到一次性告知辦理流程、一次性核定規劃要求、一次性反饋方案建議,開發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當天即同步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探索審批業務“在線辦”

    將涵蓋土地、規劃、礦產、測繪、不動產登記五大類121項“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對外公布,全部實現可通過山東政務服務網、愛山東App等“網上辦”和“掌上辦”,其中,三級網辦和“零跑腿”比例達到90%以上。確需現場辦理的事項,開通電話預約服務,不受工作日和工作時間限制,全力保障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

    發揮大數據在流程再造中的重要基礎作用,啟動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區塊鏈技術將工程建設項目土地、規劃、不動產登記全流程審查審批數據上鏈,落實全業務融合、全流程再造、跨部門共享協作,推行在線標準化規范化審批。審批全過程實行時限管理和跟蹤督辦。計劃年底前在市內三區試行。 

    實現“拿地即拿證”“交房即可辦證”

    優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辦理流程,“拿地即拿證”。通過不動產權籍調查系統傳輸權籍調查成果數據,實現辦理不動產權證只需到登記部門辦理,由原來的多次跑腿簡化為只跑一次。土地取得人在繳清土地出讓金后,當日即可申請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并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便民利民舉措維護購房人權益,“交房即可辦證”。在不動產登記遠程服務平臺中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在線支付等手段,實現可以在項目現場申請不動產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和稅務部門通過遠程服務平臺直接進行審核登簿、計征稅費。購房人網上繳納稅費后,交房現場即可下載電子不動產權證書或者領取紙質不動產權證書。6月28日,萬科未來城3期作為我市首個“交房即可辦證”試點項目,近800名業主在交房現場辦理了不動產權證書。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