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企業家給青島亮高分!上半年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調查報告發布

    為了解企業家對我市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情況,傾聽企業家訴求,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近期開展完成了2020年上半年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調查。按照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通過的《調查方案》測算,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05分,比去年(95.24分)提升0.81分;部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64分,比去年(96.11分)提升0.53分;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5.16分,比去年(93.90分)提升1.26分。

    本次調查依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和“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權威指標體系,結合全市“15個攻勢”和“放管服”改革,從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角度,設計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調查指標體系,了解企業家對42個市直部門和單位以及12個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的滿意程度。

    調查主要涉及企業經營、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稅收和收費、公共設施與服務、創新創業與人才、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政務服務水平、中介服務等9個方面32項指標。

    調查結果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05分,比去年(95.24分)提升0.81分;全市政務服務環境各項指標除今年新調整的“通信”指標外,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傮w來看,企業家對我市政務服務環境整體滿意度較高,對涉及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各項政務服務較為認可。

    全市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企業經營96.90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96.67分、稅收和收費96.41分、政務服務水平96.25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96.10分、創新創業與人才96.09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96.04分、中介服務95.97分、公共設施與服務93.98分。

    部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64分,比去年(96.11分)提升0.53分,連續兩年分值高于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表明企業家對我市各市直部門和單位的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程度高。

    市直部門和單位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企業經營97.15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97.10分、政務服務水平97.09分、稅收和收費96.96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96.93分、創新創業與人才96.78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96.74分、中介服務96.71分、公共設施與服務94.07分。

    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5.16分,比去年(93.90分)提升1.26分,雖然分值仍低于全市和部門的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但分值增長幅度高于全市和部門,表明企業家對我市各區市(功能區)的政務服務環境滿意度有所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間。

    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企業經營96.43分、稅收和收費95.74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95.63分、政務服務水平95.62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95.28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94.85分、中介服務94.53分、創新創業與人才94.32分、公共設施與服務93.89分。

    調查反映問題

    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持續發力,發起“15個攻勢”,營造“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得到了企業家的廣泛認可。但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企業的期盼,就是我們持續前進的方向。

    本次調查反映出了一些問題。企業經營方面,問題主要有企業開辦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注冊地變更、破產辦理等事項手續繁瑣;行業壟斷現象多,品牌保護效果差。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方面,問題主要有土地證久拖不辦,建筑資質申請、證書變更等網辦事項流程復雜,便民變礙民。

    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方面,問題主要有融資成本高,必須通過中介交手續費才能辦理貸款、享受優惠,政府平臺每年2%擔保費太高,企業難以負擔;融資便利度低,政府與民間融資借貸市場不夠活躍,缺少融資渠道和機會,企業貸款難,小微企業、新開辦企業、“雙創”企業難上加難;融資市場亂,企業辨別難。

    稅收和收費方面,問題主要有納稅服務待提升,新版網上報稅系統高效便民,但培訓不細致,解答無耐心,初涉者難以掌握運用;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不到位,小微企業及外地來青企業難享真實惠;涉企收費存在強制壟斷,稅控盤業務以增值服務為由額外收費,航天信息專設費用高,部門違規收取店內空氣檢測費,醫療廢棄物收費標準不合理且條例實施時間早于發文時間。

    除此之外,本次調查還反映出了公共設施與服務方面、創新創業與人才方面、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方面、政務服務水平方面、中介服務方面的相關問題。

    附:調查報告全文

    為了解企業家對青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情況,傾聽企業家訴求,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近期開展完成了2020年上半年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調查。按照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通過的《調查方案》測算,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05分,比去年(95.24分)提升0.81分;部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64分,比去年(96.11分)提升0.53分;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5.16分,比去年(93.90分)提升1.26分。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一、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內容。依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和“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權威指標體系,結合全市“15個攻勢”和“放管服”改革,從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角度,設計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調查指標體系,了解企業家對42個市直部門和單位以及12個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的滿意程度。調查主要涉及企業經營、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稅收和收費、公共設施與服務、創新創業與人才、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政務服務水平、中介服務等9個方面32項指標。

    (二)調查方式。本次采用網絡問卷調查,由專業機構設計調查軟件系統,通過EMS快遞與市級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現場發函,企業微信掃碼,在線填報提交、系統匯總測算的方式開展調查。

    (三)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對象1/3取自統計“四上”企業調查名錄,2/3取自在市級和12個區市(功能區)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辦理過相關事項的企業,按照兼顧區域均衡、所有制類型、行業分布以及企業規模的原則抽取調查樣本。調查有效問卷3613份,其中,市直部門和單位有效問卷1561份,12個區市(功能區)有效問卷2052份。

    二、調查結果情況

    (一)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

    調查結果顯示,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05分,比去年(95.24分)提升0.81分;全市政務服務環境各項指標除今年新調整的“通信”指標外,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傮w來看,企業家對我市政務服務環境整體滿意度較高,對涉及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各項政務服務較為認可。

    全市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企業經營96.90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96.67分、稅收和收費96.41分、政務服務水平96.25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96.10分、創新創業與人才96.09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96.04分、中介服務95.97分、公共設施與服務93.98分。

    全市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增長由高到低依次為:稅收和收費1.46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0.96分、中介服務0.92分、企業經營0.89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0.86分、創新創業與人才0.66分、政務服務水平0.56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0.53分(一級指標“公共設施與服務”因其二級指標“通信”調整被調查單位,本次不計算指標分值變動情況)。

    全市政務服務環境二級指標分值及變動情況詳見附表1。

    (二)部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

    調查結果顯示,部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6.64分,比去年(96.11分)提升0.53分,連續兩年分值高于全市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表明企業家對我市各市直部門和單位的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程度高。

    1.市直部門和單位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

    根據有關單位的職能情況,對參與本次調查評價的市直部門和單位進行了相應調整,減少1個,新增3個。市直部門和單位的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除今年新增單位外,分值均在95分以上,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分由去年的97.41分提升至97.57分,最低分由去年的94.82分提升至95.32分,分值差距由去年的2.59分收窄至2.25分。

    從參與本次調查評價的42個市直部門和單位的分值分布看,15個單位指數分值集中在97分段,20個單位指數分值集中在96分段,4個單位指數分值在95分段,3個新調整單位指數分值分別在92分段、90分段和89分段。

    圖1:市直部門和單位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分布情況

    從位次變動看,位次上升與下降的市直部門和單位分別是19個和20個,各自占比接近一半。其中,市委編辦由去年的第4位(96.66分)升至第1位(97.57分),市海洋發展局和市商務局依舊位列前三,分列第2、3位,但名次較去年各下降1位。

    42個市直部門和單位企業家政務服務滿意指數及位次變動情況:

     2.市直部門和單位政務服務環境指標分值

    市直部門和單位政務服務環境各項指標除今年新調整的“通信”指標外,分值均在94分以上。受“通信”二級指標調整影響,“公共設施與服務”一級指標分值較去年有所下降,其余指標分值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市直部門和單位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企業經營97.15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97.10分、政務服務水平97.09分、稅收和收費96.96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96.93分、創新創業與人才96.78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96.74分、中介服務96.71分、公共設施與服務94.07分。

    市直部門和單位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增長由高到低依次為:稅收和收費1.09分、企業經營0.97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0.70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0.67分、政務服務水平0.66分、中介服務0.56分、創新創業與人才0.40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0.36分(一級指標“公共設施與服務”因其二級指標“通信”調整被調查單位,本次不計算指標分值變動情況)。

    市直部門和單位政務服務環境二級指標分值及變動情況詳見附表2。

    (三)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

    調查結果顯示,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為95.16分,比去年(93.90分)提升1.26分,雖然分值仍低于全市和部門的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總指數,但分值增長幅度高于全市和部門,表明企業家對我市各區市(功能區)的政務服務環境滿意度有所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間。 

    1.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

    區市(功能區)的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均在93分以上,8個區市(功能區)分值較去年有所提升,4個區市(功能區)分值較去年有所下降。最高分由去年的96.89分下降至96.26分,最低分由去年的91.01分提升至93.51分,分值差距由去年的5.88分收窄至2.75分。

    從分值分布看,各區市(功能區)的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分值呈現集中趨勢,整體情況好于去年,其中,1個區市(功能區)指數分值在96分段,5個區市(功能區)指數分值集中在95分段,各有3個區市(功能區)指數分值在94分段和93分段。

    圖2: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分布情況

    從位次變動看,位次上升與下降的區市(功能區)均是6個,各占一半。其中,黃島區由去年的第3位(95.18分)升至第1位(96.26分),市南區由去年的第11位(92.31分)躍升至第2位(95.99分),城陽區和嶗山區分別由去年的第6位(93.83分)和第12位(91.01分)升至并列第3位(95.76分)。

    12個區市(功能區)企業家政務服務環境滿意指數及位次變動情況:

    2.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指標分值

    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9個方面32項指標分值均在92分以上,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分由去年的96.37分提升至96.89分,最低分由去年的91.50分提升至92.97分,分值差距由去年的4.87分收窄至3.92分。

    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由高到低依次為:企業經營96.43分、稅收和收費95.74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95.63分、政務服務水平95.62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95.28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94.85分、中介服務94.53分、創新創業與人才94.32分、公共設施與服務93.89分。

    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一級指標分值增長由高到低依次為:稅收和收費1.97分、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1.68分、中介服務1.64分、公共設施與服務1.49分、創新創業與人才1.34分、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1.05分、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1.00分、企業經營0.78分、政務服務水平0.50分。

    區市(功能區)政務服務環境二級指標分值及變動情況詳見附表3。

    三、超九成企業家對疫情期間我市相關補貼、獎勵及政策落實工作表示認可

    針對企業面臨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我市在第一時間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保經營穩發展的政策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了解各項政策的落實情況,本次調查專門增設題目,請企業家對疫情期間我市相關補貼、獎勵及政策落實工作進行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對疫情期間我市相關補貼、獎勵及政策落實工作作出評價的企業家超過半數,其中,對疫情期間我市相關補貼、獎勵及政策落實工作表示認可的企業家超過九成。對全市工作認可度為92.15%,對市直部門和單位工作認可度為94.45%,對區市(功能區)工作認可度為90.78%。

    在本次調查中,多數企業家表示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企著想、為民解憂,積極主動推行各項獎勵、扶持政策,出臺的社保緩交、稅費減免等政策直切企業運營關鍵點,為企業減輕了負擔,感受到了政府對企業的關愛,對政府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期間提供的各項幫助表示非常感謝。但也有部分企業家表示政策信息接收渠道少,沒有享受到具體的扶持政策;扶持政策申報條件高、辦理流程多、審批時間長,困難企業穩崗補貼、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等發放周期長,對企業實質性幫扶作用??;政策流于形式,對小微企業而言就是空頭支票,希望可以針對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特別是融資方面給予更多普惠性政策支持。

    四、調查反映問題

    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持續發力,發起“15個攻勢”,營造“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得到了企業家的廣泛認可。但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企業的期盼,就是我們持續前進的方向。

    本次調查搜集問題建議366條,其中,市直部門和單位162條,區市(功能區)204條。各領域問題建議數量詳見附表4。

    圖3:各領域問題建議分布情況

    (一)共性問題

    手續流程雜,辦事效率低。具體表現為申報材料繁多,審批流程復雜,辦理時限長,企業跑腿多。

    服務意識差,官僚主義重。具體表現為工作人員不履職不擔當不作為,態度冷漠、辦事拖拉、推諉扯皮、吃拿卡要,部門熱線形同虛設,解答問題缺乏耐心。

    (二)個性問題

    企業經營方面,問題主要有企業開辦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注冊地變更、破產辦理等事項手續繁瑣;行業壟斷現象多,品牌保護效果差。

    項目審批和工程報建方面,問題主要有土地證久拖不辦,建筑資質申請、證書變更等網辦事項流程復雜,便民變礙民;建議主要是希望設立有關投資項目的企業或社會公益基金,希望能學習其他城市,在辦理建筑企業技術負責人資質認定時,幫助企業進行業績核查。

    跨境貿易和融資服務方面,問題主要有融資成本高,必須通過中介交手續費才能辦理貸款、享受優惠,政府平臺每年2%擔保費太高,企業難以負擔;融資便利度低,政府與民間融資借貸市場不夠活躍,缺少融資渠道和機會,企業貸款難,小微企業、新開辦企業、“雙創”企業難上加難;融資市場亂,企業辨別難。

    稅收和收費方面,問題主要有納稅服務待提升,新版網上報稅系統高效便民,但培訓不細致,解答無耐心,初涉者難以掌握運用;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不到位,小微企業及外地來青企業難享真實惠;涉企收費存在強制壟斷,稅控盤業務以增值服務為由額外收費,航天信息專設費用高,部門違規收取店內空氣檢測費,醫療廢棄物收費標準不合理且條例實施時間早于發文時間。

    公共設施與服務方面,問題主要有郵政投遞工作不到位,刊物投遞不及時,快遞寄件速度慢,加急保價收費高,快遞員私自簽收,丟失損毀難維權;三大運營商資費高、信號差、網速慢,壟斷號碼、限制轉網,電話營銷頻繁擾民、套餐變套路、消費陷阱多,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維修不及時;水電氣暖收費高、亂收費,水質差、供暖效果差;排水管網覆蓋不到位,管道老化,排水困難;排污監管不到位,污水廠臭味嚴重。

    創新創業與人才方面,問題主要有創業環境差,支持力度小,扶持資金濫用,扣罰參賽獎金;扶持政策少、條框多、不接地氣;創新扶持工作浮于表面,缺少前瞻性、專業性,對優秀潛質創業企業發掘力度不夠;人才引進條件多、待遇低、落戶難;人才培養模式與產業升級需求不匹配,創新型人才少、視野窄,交流平臺少、培訓機會少;行業協會沒有發揮應有作用,放任不正當競爭,費用收支不透明,缺少服務意識,態度惡劣。

    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融合方面,問題主要有政務服務數據共享交換發展前景不明,平臺尚未實現智能共享,仍需在不同平臺重復報送,企業報表任務重,費時費力;電子印章與證照推進不積極,企業難辦理;政務服務平臺公布的業務辦理流程繁瑣不明確,平臺系統經常出現卡頓情況;政務服務大廳辦事手續繁瑣,工作人員業務不熟練,服務不到位,存在不能一次告知或告知不明確、非必要業務要求企業到現場辦理、或者已到現場但不給辦理要求企業回去自己網辦、不提供辦結郵寄服務的情況。

    政務服務水平方面,問題主要有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落實不到位,不同窗口工作人員對政策法規和辦事流程的理解與標準不一致,現場辦理與網絡平臺辦理的審核標準不統一,只注重市級部門的審批規范,缺乏對各區市的管理考核;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不到位,各部門缺少統一調度,各自為戰,多頭執法,給企業發展帶來障礙;行政許可和備案工作不規范,不執行國家規定,強迫企業走審批途徑;“一站式”服務和“一窗式”受理有待提升,“一次辦好”改革仍需深化。

    中介服務方面,問題主要有第三方中介服務市場壟斷,存在指定中介、辦事亂收費、投訴不受理、推諉扯皮等情況;中介機構魚龍混雜,存在幫助企業鉆制度漏洞等不規范行為。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