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憲 資料圖
“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是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的戰略目標。
該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近日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明確提出,作為中國近代最早啟動工業化的城市之一,制造業一直是青島的看家功夫,具有信息化條件下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良好基礎,而且,青島擁有海爾卡奧斯平臺這樣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國家戰略疊加和營商環境的加持,這就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最大底氣。
王清憲認為,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賽道上,傳統的道路已不能完全適用新的變化,按部就班、因循守舊面臨的結局就是被時代所碾壓、淘汰,只有把握住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以改革的“沖擊鉆”擊碎道路上的堵點難點痛點,才能拿到工業互聯網的賽點。
在以改革的“沖擊鉆”護航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同時,互聯網思維也在改變青島機關干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推動政府運作流程的深刻變革。
據王清憲介紹,去年以來,青島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精簡層級,打破壁壘,拔掉藩籬,建立頂格協調推進、部門協同聯動、依法倒逼政策兌現等九大機制,再造決策運行、執行落實、督導問效流程,構建起政務資源要素深度關聯、跨界融合、開放協同、利他共生的生態系統。
青島改革的內在邏輯: 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
澎湃新聞:據我們了解,您到青島赴任后高度重視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在全國叫得響的改革舉措,其中有什么深層次考量,您的“改革邏輯”是什么?
王清憲:談到改革邏輯,首先要明確改革的起點和主軸。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兩次來到青島,對山東和青島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倳浺笪覀儭稗k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賦予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城市優勢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重大責任。省委要求青島打造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要求青島牽頭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這標志著青島又一次歷史性地站在了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如何完成中央賦予的重任和省委要求,扛起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應有之義,就是青島改革的邏輯起點,也是青島為之奮斗的戰略目標。
開放就是在更大空間中優化配置資源,創新就是新元素和既有元素之間的重新組合,什么束縛了創新,改革就改什么。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這就是當前青島改革的內在邏輯。從這個意義上講,改革不是游離于各項工作之外的某一項工作,而是推進所有工作的重要方法論。具體改什么、怎么改,都要到發展的實踐中去尋找,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就是改革的要點。聚焦更高水平開放,我們主要做了三件事:
——把握開放的核心要義,在更大空間配置資源。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戰略疊加優勢,聚焦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重點區域,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動力,從而積極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發揮青島作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牽頭城市、黃河流域“出??凇背鞘械膬瀯?,帶動山東半島城市群加快崛起,推動膠東經濟圈打造成為中國新的增長極、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頭。
——打造“國際客廳”,為更廣泛區域的開放發展賦能。提出不僅要當好青島人的青島,還要當好山東的青島、全國的青島,推動山東乃至全國的市場主體、創新主體、人才主體等,通過青島與世界實現快速、順暢的無縫對接,為有意進入中國市場的各國企業以及有意對接國際的中國企業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建設“國際客廳”。目前,日本、韓國、以色列、德國及上合組織國家的“國際客廳”建設初見成效。其中,中德“國際客廳”開門納客,2019年德國在青投資企業合同外資同比增長95.8%,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5.7%;韓國“國際客廳”促進韓源新零售周末倉庫等8個重點項目簽約,總投資額達2.7億美元;日本“國際客廳”促成三菱日聯銀行、阿童木一帶一路商城等20個項目簽約,成為青島、山東乃至全國引進日本資源再創新的輻射中心和中日兩國戰略合作的承接載體;以色列“國際客廳”成功引進中以天梯創新技術研究院、特拉維夫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項目,正在最大程度鏈接以色列的創新資源;上合組織國家“國際客廳”加快建設,吸引印度海德拉巴邦辣椒協會、巴基斯坦(中國)經濟合作中心等9家商貿協會和25個具有上合元素或者與上合組織國家聯系密切的企業、產業項目首批入駐。
——站在世界看青島,面向全球尋找城市合伙人。目前,青島已與42個國家的79個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與100多個國家建立了經濟合作伙伴關系,2019年青島機場年出入境客流首破400萬人次,連續8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引進各類人才25萬余人,獲評年度“全國最佳引才城市獎”。今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添柴加溫,出臺“聚青行動計劃”十條,使人才吸引力不斷提升,人氣人脈更加集聚,城市發展“朋友圈”持續擴大。今年1-6月,面對疫情嚴重沖擊,我們堅定不移擴大更高水平開放,創新開展網上招商,全市網上簽約項目588個、計劃總投資6608.8億元,眾鵬芯片、陽光七星、信達、中南高科、深圳粵創微電子等企業紛紛落戶青島;新設立外資企業408家,實際使用外資29.4億美元,總量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45.6%,占全國4.3%;實際到位的重點內資項目425個,到位資金952.8億元,同比增長10.8%;新簽約5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18個、計劃總投資4457.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高于全國7.1個百分點、全省2.7個百分點,居副省級城市5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今年以來,我們全市上下堅持把改革作為推進工作的方法論,創新路數,改變打法,以超常規的干勁和舉措加壓奮進,持續加大“六穩”“六?!惫ぷ髁Χ?,全力克服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取得來之不易的戰績。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0.1%,高于全國1.7個百分點、全省0.3個百分點。特別是第二季度精準發力、逆勢趕超,當季增長6.5%左右,分別高于全國3.3個百分點、全省1.9個百分點。
澎湃新聞:我們注意到,您主政青島一年多來,市場化改革成為一個高頻詞,請您談一談對市場化改革的認識和理解?
王清憲:從經濟的角度說,改革開放的40年,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穩步推進的40年,也是中國企業家成長的40年,拼搏的40年,創造的40年,堅韌的40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只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貫穿其中的改革思想就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是所有的改都叫改革,只有符合市場規律、解放了生產力的改才叫改革,市場化是改革的方向,把握供求、價格、交換三要素在市場機制中的內在關系是改革的關鍵。
——在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政府的自我定位決定了成敗的關鍵。任何一個有效的市場,都離不開有為的政府;任何一個有為的政府,都需要以尊重和運用市場規律為前提。要充分認識市場規律、尊重市場規律、利用市場規律,凡是市場能干的一律交給市場;市場機制還不完善的,政府就去培育市場,而不是替代市場;在市場失靈的領域,政府則更好地補位,在“有所為、有所不為”方面科學把握好“度”。我們首創性地在17個經濟部門分別成立了市場配置促進處,專門研究創新要素配置方式,目的正是推動政府更好地認識市場規律、尊重市場規律、利用市場規律,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市場化改革的主角。城市的開放也好,發展也好,民生也好,增長也好,結構調整也好,本質上,真正的行動者、操盤手是企業家,他們最了解市場、最關注趨勢、最了解技術、最熟悉企業的上下游產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尊重市場規律,說到底就是要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尊重企業家這個企業的靈魂,弘揚企業家精神。我們建立了領導干部為企業站臺制度,梳理形成了100家企業發展創意方案,對經論證可行的采取“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精準扶持,助力企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像這樣的讀懂企業、讀懂企業家的創新性舉措還有不少,我們就是要讓企業家感受到青島的誠意和決心,感受到政府對企業的理解和支持,讓他們在青島發展感到舒服。
——市場化的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點到“穴位”上,行業商協會就是一處關鍵穴位。社會組織架起了微觀主體和宏觀調控主體之間的橋梁,發揮著承接政府、市場、企業及公眾之間相互聯系的紐帶作用,在彌補政府服務、市場調節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去年,我們有序“釋放”一部分政府承擔的社會公共事務,通過政府購買、補貼、獎勵等辦法,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最為典型,就是聘請法律服務中介機構,督促政府依法兌現承諾給企業的各種優惠政策。今年,我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開,促進商協會在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產業集群培育、高端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其用市場化的機制集聚人才、產業、資本等各類資源要素,共同構建良好的發展生態。
——法治化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和保障。去年,我們提出了“新官不理舊賬”是法盲的表現和違法的行徑,著力推進黨政群機關履約專項清理,旗幟鮮明鼓勵“民告官”,通過建立人大、行政約談制度,推動行政負責人100%出庭應訴。目前,工作推進成效顯著,行政負責人出庭率由2018年的32%、2019年的72.5%提高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00%,行政機關庭前聯系成為常態,負責人出庭出聲情形增多、出聲效果初步顯現、出解意識開始形成。政策是政府生產的公共產品,兌現政策不只是作風問題,同時是法律問題。今年,我們持續將法治化改革向縱深推進,按照“誰制定、誰兌現”的原則,建立政策兌現倒逼機制,推動公共政策制定者依法接受監督,直接推動惠企政策落實,形成了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良性互動。市人大和市司法局正加快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立法工作,通過出臺《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進一步為市場化提供法治保障。
拿到工業互聯網的賽點:以改革的“沖擊鉆”擊碎堵點難點痛點
澎湃新聞:青島提出要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青島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優勢在哪里,有哪些新的打法和路徑?
王清憲:工業互聯網時代,體現的是“萬物互聯”,強調的是“體驗為王”,是繼移動互聯網之后最大的經濟機會。消費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上半場,它重塑了商業形態;而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將重塑工業形態。抓住了工業互聯網,將使我國在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的競爭中走在前列,在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加快從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
作為中國近代最早啟動工業化的城市之一,制造業一直是青島的看家功夫,具有信息化條件下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良好基礎,而且,青島擁有海爾卡奧斯平臺這樣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國家戰略疊加和營商環境的加持,這就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最大底氣。
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賽道上,傳統的道路已不能完全適用新的變化,按部就班、因循守舊面臨的結局就是被時代所碾壓、淘汰,只有把握住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以改革的“沖擊鉆”擊碎道路上的堵點難點痛點,才能拿到工業互聯網的賽點。我們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加強制造業場景的開放和應用。堅持把跨界融合作為賦能產業轉型的主攻方向,動員全市的力量整合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選樹扶持155個智能化改造項目,35個項目入選全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和5G產業試點示范,6個項目入圍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名單,5個項目中標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目前,全市已認定酷特智能C2M個性化定制平臺等8個互聯網工業平臺、海爾空調膠州互聯工廠等33個智能(互聯)工廠、青啤五廠數字化車間生產系統等81個數字車間和特銳德KYN28柜等236個自動化生產線,覆蓋全市優勢產業鏈。
——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搶抓國家加快布局建設新基建機遇,制定一攬子推進新基建的改革政策,著力推動企業內外網改造,深化5G、時間敏感網絡、軟件定義網絡等應用,提升全面連接網絡支撐能力。目前,已建成12個規模以上數據中心,完成布設5G基站超過1萬處,家電、機械行業兩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即將建成,中國電信與賽輪集團就核心數據異地容災備份項目和5G工業互聯網應用聯合項目進行深度合作,攜手建立5G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成為全球首個5G遠程操作、零排放無人碼頭,這些都是夯實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基座”。
——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圍繞工業互聯網,推進市場化改革,加速資源要素的順暢流動和深度耦合。引進華為、騰訊、商湯科技、科大訊飛等頭部企業,發起成立國內首個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中國信息產業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均在青島設立分支機構,積極開展跨領域、多學科交叉的工業互聯網前沿應用技術和基礎應用技術研究,并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市場應用,強力支撐青島工業互聯網保持領先發展。今年又成功舉辦2020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發布首批500個“工業賦能”場景清單,投資成立了創投風投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聯盟,鼓勵創投資本投資工業互聯網改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新一代網絡設備、工業軟件、芯片、傳感器等領域的企業不斷集聚,產業生態體系更加完善,已集聚工業互聯網領域信息技術企業1820多家。
——積極探索產業數字金融與工業互聯網相融合。產業數字金融和工業互聯網是實體企業自身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雙輪驅動。青島市已經與上海聚量集團等產業數字金融平臺公司簽約合作,依托海爾卡奧斯平臺,對工業底層數據進行標準化探索,積極推動數據資產化,推廣數據資產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綠色信貸等,探索建立“工業數據—數字資產—信用體—資金支持”的產業數字金融新業態,讓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創新企業享受到便捷、高效、充足的金融支持,提升創新創業效率。
在以改革的“沖擊鉆”護航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同時,互聯網思維也在改變青島機關干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推動政府運作流程的深刻變革。去年以來,我們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務服務環境,精簡層級,打破壁壘,拔掉藩籬,建立頂格協調推進、部門協同聯動、依法倒逼政策兌現等九大機制,再造決策運行、執行落實、督導問效流程,構建起政務資源要素深度關聯、跨界融合、開放協同、利他共生的生態系統。
澎湃新聞:您提出“搞活一座城首先要搞活關鍵的人”,在“搞活關鍵的人”方面,您有哪些思考和舉措?
王清憲:打鐵必須自身硬,“自身硬”才能“打好鐵”。我們準確把握好“打鐵”和“自身硬”的關系,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用改革的辦法搞活“關鍵的人”,以“自身硬”的實際行動保障“打好鐵”,用“打鐵”的成效檢驗“自身硬”。
——以思想過硬促作風過硬。思想方法支配著工作、行為模式,有什么樣的思想方法,就有什么樣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對了,做事情就事半功倍;思想方法不對頭,就會南轅北轍,跑得越快,離目標就越遠。僵化的思想方法一定帶來陳舊的、老套的工作方法,片面的思想方法一定帶來顧此失彼、不夠周全的工作方法。對此,我們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兩個維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用總書記的思想提升我們的思想方法,改造我們的工作方法。創造性開展“述理論、述政策、述典型”“三述”活動,赴深圳、上海體悟實訓、專業實訓,將思想碰撞的火花和實訓的感悟融入改革的具體實踐,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優勢。今年以來青島的工作實踐,已經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推廣運用平臺法、點穴法、逆茬刮鱗法、乘數法、典型引路法、強攻山頭法等,這些工作方法,都是以總書記的立場觀點方法為指導而總結提煉出來的,并在實踐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作風過硬促素質過硬。良好的作風,是推進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深度革命的根本保證。作風問題絕不僅僅是工作態度問題,具備不具備開放、創新、改革的素質,能不能以開放、創新、改革來推動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更本質的作風問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緩進則退、不進則亡。在這樣一個大浪淘沙的時代,不管哪一個層級的領導干部,無論過去經驗和閱歷怎么豐富,不長新本領,沒有新知識,都不足以解決今天的矛盾、應對明天的變化,所以我們對每一名青島干部的要求是時刻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專業精神和探索勇氣,利用各種專業知識、規律、工具等對工作進行研機析理,搞清楚工作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改革攻堅的“穴位”在哪里,切實做到想透、說清,想透、說清才可能干實。同時,深刻理解“?!焙汀皺C”一體兩面的辯證關系,樹立直面困難、砥礪前行的信念,千方百計轉危為機。什么叫千方百計呢?毛主席說“千方者,就是九百九十九方加一方,百計者,就是九十九計加一計”。人在面對絕境、奮力求生時,就會爆出驚人的創造力!這才是真正的成長。6月份,為進一步強化干部作風,開展了“燃燒激情、建功青島”主題實踐活動,緊扣“非常之時要有非常之舉,非常之舉要有非常之策,非常之策要有非常之人”,推動廣大干部比激情、比擔當、比實干,創意、創新、創造,提升學習能力、提升專業精神、提升探索勇氣,激發“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的強烈使命感責任感,大力營造敢拼敢闖、敢想敢試、敢為人先、生龍活虎干事創業的工作氛圍,匯聚“搞活青島這座城”的強大動能。
——以素質過硬促事業過硬。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三化一型”干部,持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倡導“無功便是過”的干部評價理念,突破思維定式和條條框框,打破論資排輩的干部選拔習慣定勢,堅持把15個攻勢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選馬場、賽馬場,在攻山頭、穩陣地中發現識別干部,唯賢是舉、唯才而用,樹立起鮮明的選才、用才導向,激活了干部選拔任用的“一池春水”。出臺關于進一步關心關愛基層干部減輕基層工作負擔的意見,突破優秀基層干部成長“天花板”,調任52名優秀基層事業身份干部,推動落實鎮街干部收入比同職級區市直部門干部至少高10%以上,鎮街機關事業單位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提高到20%,激發了干事創業的深厚氛圍。
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鄭志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