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爆款基金頻出,追之前你需要“靜靜”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火了。新發產品規模刷新歷史紀錄,爆款基金成為市場熱詞。不少投資者購買基金產品時,也喜歡追逐爆款。這到底是不是最好選擇呢? 

    先看看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的整體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今年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28.77%,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漲29.76%,同期上證綜指上漲8.52%。由此可見,上半年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為代表的權益類基金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公募基金產品不俗的表現,帶動了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700只新發公募基金產品成立,合計募資規模突破了1.06萬億元?!?/p>

    這個1萬億元是什么概念呢?截至今年6月末,公募基金整體規模接近17萬億元?;仡櫴袌龀砷L過程,僅有2015年和2019年的新基金發行規模突破萬億元,分別達到1.33萬億元、1.43萬億元。而今年公募基金新發產品規模僅用半年時間就邁過萬億元大關,足見市場的火熱。 

    進入7月以來,新發基金勢頭仍然“兇猛”。根據市場數據粗略統計,7月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超過130只,募集規模近5000億元。這意味著,公募基金新發產品規模在2020年已經達到1.5萬億元左右,僅用了7個月就刷新了2019年的歷史紀錄?!?/p>

    在賺錢效應的加持下,權益類基金更是成為推動市場規模擴張的主要動力。上半年,權益類基金發行總規模超過7100億元,占全部新發基金規模的67%。進入下半年,權益類基金發行勢頭依舊強勁。7月股票方向的新發基金超過40只,募集超過1600億元?!?/p>

    在預期向好的市場行情下,具有超強“吸金”能力的爆款基金屢屢出現,成為不少投資者購買基金產品的首選。 

    數據顯示,上半年新發的基金產品中,有近10%的產品在發售第一天就因達到或超過募集上限而結束募集。其中,更是有4只產品的成立規模突破了100億元,可見投資者對爆款基金青睞有加。

    與此同時,在投資者的熱情之下,不少“日光基”出現了極低的配售比例,十多只新發產品的配售比例低于20%,最低的甚至只有4%、5%。這意味著投資者投入100元購買爆款基金,最終只能獲配4元或5元。

    值得關注的是,7月已有爆款基金一日吸引超1300億元的資金購買,刷新了單只公募基金產品“吸金”紀錄。而該產品募集規模上限為300億元,最終配售比例僅為21.8%。此外,多只新發公募基金產品單日募集額都超過300億元?!?/p>

    然而對于投資者來說,追逐爆款基金真的是最好選擇嗎?業內人士提醒,爆款雖火,但不要沖動購買。投資者要冷靜設定投資目標,切忌盲目跟風?!?/p>

    有專家指出,很多不了解基金運作規律的投資者很喜歡追逐新發的爆款基金,但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首先,較低的配售比例會導致投資者的資金被無效占用一段時間;其次,新發基金的購買費用沒有折扣或者打折力度不大,從購買成本上看,不如購買老基金優惠;再次,有的爆款基金規模比較大,更加考驗基金經理的運作能力?! ?/p>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表示,爆款基金頻現說明基金銷售模式需要進一步走向成熟。 

    他認為,新發基金的產品規模應該適度,并在接受市場檢驗后逐步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愿意投資某些類型基金、某些基金經理,更好的策略是申購目前正在運作的該類型現有基金或某基金經理管理的現有產品。

    來源:新華社 記者 劉慧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