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周刊智庫 | 消費互聯網之后,杭州工業互聯網發展有哪些新經驗?

    ▲蕭山歷來是杭州的工業強區,可以說在制造業方面,蕭山強則杭州強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強調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工業互聯網是做優制造業的重要抓手,其核心要素是“3+4”的業務架構,即人、機、物互聯及數據、算力、模型和應用。通過在制造業環節植入傳感器進行實時感知和數據收集,借助數據計算分析對工業環節精準控制,從而實現企業生產提質增效和節能降耗。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體系在本質上是通過全要素、全價值鏈和全產業鏈的連接實現重構,以價值重構為主線,由技術與業務雙輪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從2015年開始,杭州實施“機器換人”“工廠物聯網”“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企業上云”專項行動,圍繞“研發設計協同化、生產過程智能化、能源管控集成化、服務模式延展化和個性化定制”五個主攻方向,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和工業互聯網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工信部在杭州召開“企業上云”現場會,面向全國推廣杭州的做法和經驗。這也是對杭州市委、市政府自2000年提出“工業興市”戰略并一以貫之實施的充分肯定。

    杭州工業互聯網建設的主要特征

    第一,創新載體突出。在工信部和省政府的直接指導下,由之江實驗室、阿里云和浙大中控合力打造supET“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并成功入選全國十大“雙跨”(跨行業跨領域)基礎性平臺、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與數十家行業級平臺、200多家服務商建立了合作關系,聚集了570家生態伙伴,擁有3.5萬名開發者。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浙江分院、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浙江分中心、富士康工業互聯華東運行中心相繼落戶,同時,杭州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還擁有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年,全國“雙創周”在杭州成功召開、全國工業互聯網大賽永久落戶杭州,充分印證了杭州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和突出成績。

    第二,平臺體系完整。杭州工業互聯網三大領域均有國內領先的代表企業。在平臺方面,杭州擁有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網易工業智能開放平臺、邁迪信息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在算力支撐、大數據建模、人工智能、國標物聯碼等領域擁有優秀解決方案,平臺服務能夠覆蓋IaaS、PaaS、SaaS各個層面;在網絡方面,杭州是全國首批5個5G商用試點城市之一,IPv6規模實驗和推廣進展順利,擁有新華三、華為杭研所等高端機構,工業以太網、無線通信、邊緣計算管理等終端產品國際領先;在安全方面,杭州有國內第一個工控安全的實驗室--浙大工業控制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擁有以中控、阿里云、安恒、木鏈為代表的專業企業,可以為工業互聯網提供擬態防御、安全網關、工控安全基線核查、物聯網安全分析等體系化的安全防御。

    第三,協同創新良好。依托發達的“民營經濟+數字經濟”的營商環境,杭州以較強的應用場景設計和業務模式規劃能力優化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阿里從“陶工廠”到“春雷計劃”超級工廠,網易從“嚴選”到“數字賦能智造的引擎性公司”發展戰略,“5G+AR/VR+視覺智能+AGV”在杭叉、中策、杭汽輪等企業的率先成功實踐,都充分展現了杭州跨行業、跨領域協同創新的強大動能。對經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基礎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杭州市按國家、省資助額度給予同比例資助;對經認定的國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的一次性財政獎勵。

    杭州工業互聯網在蕭山的實施成效

    蕭山歷來是杭州的工業強區,可以說在制造業方面,蕭山強則杭州強?;仡欉^去的20年,杭州規上工業銷售產值由1999年的117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4283億元,20年間增長11.1倍,年均增長13.3%。蕭山規上工業銷售產值由1999年的27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894億元,20年間增長13.3倍,年均增長14.2%。因此,蕭山也成為杭州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應用的先行區。龍頭企業引領成功探索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傳化、萬向和恒逸等產業龍頭企業提前布局在工業互聯網和工業大數據平臺并都入圍了2018年度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名單。傳化智能供應鏈服務平臺是供應鏈長鏈的基礎服務平臺,目標是圍繞物流應用場景,打通供應鏈各環節,實現供應鏈端到端一單到底的業務場景,形成供應鏈閉環生態圈。萬向工業互聯網平臺(WXIIP)是以萬向工業企業為基礎,圍繞工業設計、工業制造和工業服務全流程,開展企業上云、業務上云、工業APP的生態建設。恒逸化纖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化纖行業采用“公共云+企業端”的混合模式,在云端構建數據平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工業知識模型對數據進行加工分析。

    產業園區示范服務成功助推中小型制造企業轉型。位于蕭山的中國(杭州)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已有20多家共建單位,以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創新生態和人才生態為目標,聚焦工業互聯網連接、平臺、安全和服務四大核心產業,聚合研發—測試—轉化—投資—孵化—加速六大業態,力爭通過5至10年的持續建設,招引和培育百家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孵化千家創業創新企業、集聚萬名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立足蕭山、輻射全國、國際一流的工業互聯網先進產業高地。園區是蕭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專項行動提升成功培育企業內引外聯的創新動能。通過實施市區兩級專項行動,將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作為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制造的突破口。近年來,蕭山區93個項目列入杭州市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汽車零部件、化纖紡織等一批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試點項目加快實施。2019年,蕭山區入選杭州市數字化改造攻關項目24個,投資6.98億元;組織實施市級第一批數字化改造推廣項目75個,投資3.75億元;新增市級“機器換人”項目100個,投資195.91億元。瞄準數字化轉型的目標,通過內部技改挖潛和對外申報項目支持,蕭山工業互聯網建設獲得了持續的動力。

    工業互聯網賦能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

    第一,深化技術融合,助推大企業優化解決方案供給。隨著5G、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多元化融合,制造業大企業發展企業級、行業級平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支持大型企業立足行業共性需求,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臺,在重點領域實現設備共享、產能對接、生產協同;支持建設供應鏈對接平臺,實施零部件匹配、原材料集中采購分銷、創新要素資源分享等服務,促進中小企業深度融入大企業的供應鏈、創新鏈;支持圍繞終端產品實施遠程監測、運維等后期增值服務,推動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向“制造+服務”轉型。

    ▲2019年8月,2019中國(杭州)工業互聯網大會召開,同時,中國(杭州)工業互聯網小鎮正式亮相

    第二,堅持分業施策,服務中小企業參與行業轉型。針對不同行業的具體特征,分行業加快研究制定工業互聯網平臺實踐指南,尤其是要鼓勵數字化服務商面向中小企業推“云服務”。支持中小企業設備上云和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幫助中小企業從云上獲取資源和應用服務,滿足中小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業務系統云化需求;加快“云+智能”融合,幫助中小企業從云上獲取更多的生產性服務,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進程,提升中小企業對接產業鏈供應鏈的能力,以及制造業整體數字化水平。

    第三,促進跨鏈融合,構建產商銜接的生態系統。通過試點示范、組織舉辦現場會等形式,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建設,鼓勵互聯網巨頭發展跨行業跨領域的超級平臺。支持建立集需求引導、市場接單、要素匯聚、資源配置、計劃調度、數字賦能為一體的超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市場快速響應—要素動態配置—業務高效協同—能力開放共享”的制造體系,實現“生產型”制造向“組織型”制造轉變;推動中小企業制造資源與互聯網平臺全面對接,實現制造能力的在線調度,促進中小制造企業實施“車間化”轉型,把專業分工作為中小企業降本減負增效的重要路徑;支持平臺與制造企業開展戰略投資、品牌培育、網上銷售、物流配送等領域合作,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實現全要素互聯互通互動。

    綜上,制造業是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也可視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更是實現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雙向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2020年新冠疫情促使工業互聯網平臺紛紛普及線上辦公、遠程指導、無人生產等應用場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漲。隨著工業互聯網建設及相關應用場景的快速發展,將加速重構傳統產業結構的技術價值體系,促進制造體系的專業分工,在宏觀上有利于提升國民經濟資源配置的科學性、產業經濟活力和技術融合創新,在微觀上有利于優化業務流程、減少中間環節并提高執行效率。

    (李明超,研究員,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處長,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智慧城市產業委秘書長;劉延朝,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